运用多种形式优化语文教学

时间:2022-10-12 01:09:39

运用多种形式优化语文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永恒追求。目前摆在众多教师面前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投入的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学生也就十分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创设情境,从而给学生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活泼多样,争取为学生精心打造形式更活泼,效果更明显的高效课堂。

一、力争让学生自主学习,多思善问

一位名人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那么在学习上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建树。可见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恰好是依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无独有偶,牛顿也用自己的举动诠释了这一点。牛顿认为,本人对社会之所以做出杰出的贡献,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自己不折不扣的思索。总体说来,但凡想有成就的人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乐于思考,这个好习惯必须养成。作为教师,为了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塑造好人类的灵魂,应该让学生多加思考,积极思考,注意多启发学生,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但是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学生把每一个问题多想一想,把不懂的地方多问一问,在钻研中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当前有很多学生十分懒惰,不爱动手,也不喜欢动脑筋,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求助同学、教师或是家长,很少主动地去克服困难,挑战困难,并最终解决问题。这部分学生的依赖性很强,尤其是对教师的依赖。其实教师也没有做太多的工作,无非就是根据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引导,三言两语的点拨,学生马上就茅塞顿开,关键是这部分学生不去动脑筋。另外就是学生力不从心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想法子,指路子,出点子等,但不要直接给出学生答案,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争取做到刻骨铭心,以求今后遇到此类问题学生能很快解决,最好还能做到举一反三。

学问学问有学有问,只读书而不提问,就失去了读书的一把金钥匙,也可以说,在思考的起点上就输给了别人,毫无深入钻研的耐心和精神,这是不可取的。早在宋代,朱熹就告诉我们没有疑问的读书是不行的,必须多疑问,小的疑问有小的进步,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在学习中凡是那些优等生,都善于提出问题,差等生就不一样了,自己不善于提出问题,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对待学习不认真,即便有不会的问题也是囫囵吞枣,不努力解决,不经过大脑进行思考和判断,往往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这样只能害了自己,慢慢地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在问题的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不过学生问问题必须有套路,有讲究,要善于问问题,但不是随便问问,更不能胡乱瞎问,保证问题有价值,不是为了问而问,刻意追问,这样敷衍的行为也不可取。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呢?自己要动脑筋想一想,思考一下,并认真鉴别,要把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做一下对比,找出与他人的差距,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见贤思齐。同时自己还要争先创优,取长补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质疑,把自己的潜力挖掘到极致,把学习效果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彼此合作,取长补短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不会一路顺风,或此或彼的问题在所难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学生自己已经不能完成任务。与此同时,不少学生很悲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么去找教师,要么选择放弃。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学习运用而生,教师可以把遇到的这些问题放开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教师不是甩下学生不管,也不是全权包办,而是把学生放在一个合作的环境中,聚集体之力,集中力量干大事,发挥群策解难题,在这其中,学生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还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还要学会鉴别与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更加突出,更能得到尊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合作学习机会,尤其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更适合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众所周知,许多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需要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作铺垫,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后,大部分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学生之间交流一下,再加上教师的一些点拨,学生就能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以节约出大量时间,为突破重点和难点奠定基础,也可以给学生留练习,让他们对所学知识得到足够的巩固和发展。而对于一些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是不应该选择放弃,也不应该浅尝辄止,不要回避这些学习内容,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进步,众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在互帮互助中,就会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很好地掌握从而使学生能力获得长足的发展。教师也要和学生亦师亦友,收起高高在上的尊严,平易近人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教师不要摆架子,最好也和学生一道,还原自己为一名知识的探索者,和学生并肩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也会在教师的熏陶下尽己所能,克服一个个困难,千方百计选择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学问深似海洋,艺术性十分强。但是制约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还有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刻服困难,突破制约课堂教学的因素,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实践和总结中完善自己并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新课程下中学物理分层教学探究 下一篇:谈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