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实践过程

时间:2022-10-12 11:54:22

浅谈德育实践过程

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是为了“成人”。那么带着这个目的,德育实践过程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允许学生自由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探索构建。

一、德育的前提:允许学生自由阅读

阅读能力一直是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学生在阅读测试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海5000多名中学生在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的表现领先,2010年12月公布测试结果显示,中国香港和上海均取得了各项第一。这样的成绩着实使得中国的基础教育界“扬眉吐气”,当然,后来也发生了很多的争议。不管这个评价是否合理,有一条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阅读很重要,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

弗朗西斯·培根告诉我们“读史可以明智”。以史为镜,可以反思过往、把握现在和筹谋未来。这里的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历史,并不是指激进的改革主义,将现在的历史教育推向理想的状态。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社会的现实,中国由于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那时的历史教育可以说是扭曲的。

我们现在可以尝试着做出一些改变。第一,对于历史教科书可以细化教育。我们看到初中的历史课本几乎涵盖了中国五千年的全部文明,内容是全面了,但是对于整个历史过程只能是走马观花,难以有深刻的认识。不妨将其细化,在初中阶段只讲历史的某个部分,不求全面,但求深刻,求能达到启蒙的作用。第二,将历史教育交给学生。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很明显地将每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一切事件都给予了充分的或正面或反面的评价,学生更多的是需要背下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意义”,而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又囿于应试教育的限制不能在课外去看别人对历史的多样化的见解。第三,近代史和当代史应该更加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正在面临社会转型,未来将如何走?近代史和当代史最具有参考价值。

2.保持原创的文学作品

如果说历史是对生活的真实和客观的记录的话,那么文学作品则是在历史基础上的再创造。文学作品来源于历史生活,却又高于历史生活,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读者要从其中获益的话,就必须在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前提下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

前段时间爆发了对小学语文课本编排的大讨论。人们除了对语文课本中删除或者增加的文章存在不同意见外,更多的是反对将文学作品进行加工后再呈现给我们的学生。说实话,笔者小时候看到课文下的注释第一条就写着“选入课文时有删节”,对此常常十分疑惑,自己给自己的解释是节省纸张或者我们太小读不了那样长的文章。那么现在面对这样的事情则常常觉得有些愤怒,有些社会学者对这样的现象称之为“”。这是不无道理的,是对文学的“人身攻击”,是“亵渎”。所以,我想如果需要培养道德完整的下一代,先还给他们真实的书中世界吧。

3.阅读的内涵解读

“阅读”二字的构造,“阅”的门里是一个“兑”,而“读”的右边是一个“卖”,就很好地体现了“阅读”的内涵,其实就是一个买卖,一个兑换,一个信息的兑换和买卖。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其实阅读的能力不仅是来自于一个人读书能力的提升,而且是一个人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这不光是视觉对于文字刺激的反应,还有听觉、触觉、嗅觉各种官能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沈从文说“我就喜欢看那些东西,一面看就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我后来写作的人物的个性,大约就在于我遇到的这些人说出的各种话,尤其是这些兵士,一句粗俗的话语,在这些直爽的人口中说出来,却常常是妩媚的”。[1] 文学虽然是属于创作,并非纪实,但是一旦发生有意或者无意的欺骗,尤其是面对那些具有可塑性的幼小灵魂时,欺骗几乎可以说是犯罪。考量的背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学作品,但是对选定的作品内容不可以进行二次选择。中国人一直有着文字诺贝尔情结,但是我们的孩子如果连完整的原创的文学作品都读不到,何谈后来的自我创作呢?

二、德育的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的道德教育严格来讲包括外界刺激教育和学生的自我反省教育,尤其是自我反省教育。那么这一切的开展就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形式中。德育有没有在进行,就看你的学生有没有独立思考。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公平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学生的独立思考首先是要有一个师生公平的关系。这个公平主要体现在对话公平,尤其是在学生是否有话语权,教师又是否能进入学生的话语体系并且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成熟的话语体系。只有对话公平了,学生才有可能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天平向任何一方倾斜,都可能导致强势意志无理的侵犯。所以,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之前被抑制的表达在这一代的孩子身上得到了空前的释放。面对学生可能的非理性情绪表达,如何化解成为了难题。如何在这非理性中抽丝剥茧发现理性成分,是每个教师要细心探寻的。但是,仍要强调保持公平。

在教育的环境中可能生生关系的和谐公平比师生关系的和谐公平更加重要。在笔者念书的时候,“差生”是没有发言权的,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往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们的想法和认知很多时候被压抑了,这是一种人为的疏忽。在一元的学生评价体系中,不可避免的现实是总有一批人将成为“失败者”,这是很可惜的。可能作为个体教师的我们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在局部区域里做出调整和修正,去帮助这些本不应成为“失败者”的“失败者”。另外,也应避免学生群体因家庭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导致的分化。总之,教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成果表达出来的话语权,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连续性。

2.保有包容的心态和智慧的头脑

那么在进入独立思考之后,该如何保持和发展这样的情绪状态呢?很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拥有智慧的头脑和包容的心态。学生的问题不一而足,往往稀奇古怪,常常是让教师头疼的。这种头疼并不是对答案的未知,而是表达形式、存在现实性和未来性的冲突。或许有的教师对这样的问题时间久了就会失去耐心,且与现实的教育功能实现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往往会草率对之。如糊弄型的:大约应该是这样的,要不能怎么样呢?往往把皮球踢回去;或者暴躁型的:这是你该问的吗?粗暴地打断学生的问题。

真正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如这样尝试:第一,启发式回答。教师不用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只需要给出引导性的意见就行了。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思考之前就应该知道,一件事既然可以被不断地思考,就说明它存在的问题是无限的,也就是说答案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有这样的意识解答问题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第二,师生共同回答。问题暂时解决不了,教师只能给予基础性的回答,问题的进一步的回答需要师生共同来回答,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学会指引学生成为回答问题的主体,自己只做些把控问题回答的过程就好了。第三,学生组团回答。在思考问题发出疑问时,我们经常发现这是一个共性问题。比方说,近代史上到底各个团体对中国发展做的贡献表现在哪里,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我在初中的时候就遇到这个问题。历史老师是给我们分组去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将我们的初步答案贴在墙上,讨论后再由各组组长重新组成一个团队,最终得出一个全班较为认同的答案。自始至终她只是做些协调工作,并未发表任何观点。后来老师告诉我,在儿童世界里,成人总是不自觉地有表达自己的愿望,以期对儿童有所帮助,殊不知,有些问题,就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成人是帮不了的。总之,孩子需要自己的视角和思考,最原始最单纯的思考,而这也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是不可以随便超越的。

三、德育的目的:帮助学生探索构建

我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在《 自传集 》中说:“在自己不再对女人有强烈兴趣时,便想要去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去牺牲,为自己的理想而痛苦了。”[2] 在这里,沈从文把自己成熟以后的目标分为两个,一为自己,二为大多数人。回归到德育层面上来,在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以后,最终的目的还是重新构建,内容就是自我价值实现和做出群体(社会)贡献。

1.自我价值实现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在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同时,中国人民的财富增长迅速,人民较之前富裕了许多,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尤其体现在这一代的孩子身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说服力;“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不但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激起了学生群体的普遍焦虑。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些孩子是群体迷失。社会上对“80后”“90后”争议批评不断,当然这不排除由于现在信息发达,有被恶炒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的学生的确对自我价值实现问题的考虑要比上一代多很多。

那么解决办法在什么地方?第一,首先德育要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当然,认知自我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沈从文先生14岁投身行伍,虽做的是文官,但也是见多了杀戮、贪婪和践踏。历时8年之后,才进京求学,并为当时众人所不看好。等及功成名就,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却转向文物美术等工作,虽然1988年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但一生也算完美。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今时今日孩子我们是过于急躁,且以外来意志强加,并没有帮助孩子真正地认知自我。所以,要完成自我认知的重要环节是不可太过急切,人的成长是一生的,短短几年就可以功成名就的人是屈指可数的。其次是多给尝试的机会,学生的资本就是年轻,是可以多犯些错误的,教育者不必大惊小怪,甚至不用以太多关注的;个人兴趣是个双刃剑,既是实现自我的理由,也可能是逃避的借口,教育者对此要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当然,最多的,仍是尊重。第二,德育要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古语有云:达时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人只有先助己,方可助人,若是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那么社会也将达到最和谐的状态。帮助学生实现自己,要提供更多的是成熟意见的指导和对问题的分析方法。

2.做出群体(社会)贡献

这里要讲的是,人是社会性的生物,在承认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对某个群体或者整个社会做出的贡献。这个贡献价值主要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发展的导向。第一,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德育的重要功能是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在细微处会有不同,但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上,人们总是可以寻找到对话基础的。在这里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分化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加强群体的融合,体现德育对社会秩序维护的功能和作用。第二,德育还应该体现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这个作用是广泛的,但是应集中在结合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使得培养的下一代保持在一个合理理性的状态。

维护社会秩序和对未来导向这两个作用是彼此交融的,相互推动发展的,这需要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合二为一地去看问题。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062)

参考文献:

[1][2]沈从文.自传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基于合作学习的人生语文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