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年轻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分析及心理疏导

时间:2022-10-12 11:38:59

急诊科年轻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分析及心理疏导

关键词 急诊科 年轻护士 心理压力因素 心理疏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27

急诊科是危、急、重及复杂患者的聚集地,因为特殊的环境和工作对象因素,急诊科中出现一特殊的群体――急诊科护士。她们肩负着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抢险救灾及留观患者观察及护理等重任,高强度和高压力的工作给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因此急诊科护士比普通病房护士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要大[1]。有研究显示,年轻护士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规。因而,急诊科中年轻护士的心理状态更不容乐观。工作早期经常、不良的心理应激会使个体形成一定的不良认知,而影响其日后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甚至引起心身疾病,从而降低这一护士群体的工作、生活质量。笔者认为,对急诊科年轻护士做好早期的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干预不良认知、宣泄负性情绪、清除心理垃圾,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水平并最终提高心理素质为根本之策。以下为急诊科年轻护士心理压力产生因素及心理疏导的具体阐述。

心理压力产生的因素

护士自身因素:①个人业务素质因素:年轻护士由于工作时间较短,临床经验尚不丰富。当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抢救中自己难以顺利处理的问题时,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自责、自怨等不良情绪。②沟通、协调能力因素:年轻护士由于沟通、协调的经验不足,不能够及时掌握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当沟通不畅,双方难以达到共识时必然使护患之间的冲突增加,破坏护患关系。因而,年轻护士在工作中无成就感的体验,使其逐渐对工作感到倦怠以致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③人格因素:现在的年轻护士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能受委屈,心理平衡能力较差。护校毕业后,从事着服务性的工作,医院环境的严管理、工作的高压力、医患关系紧张等因素,都给这些年轻护士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④认知因素:年轻护士从护校毕业后大多都要经历一些认知上的调整,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磨合、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些需要年轻护士在认知发展上出现变通性思维新的整合。当不能有效、合理的整合时必然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

工作环境因素:急诊科是危、急、重及复杂患者的聚集地,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和沟通障碍的场所。年轻护士长时间处在这样一个工作节奏快,突发事件多,嘈杂、气味难闻以及充满患者和家属的愤怒、恐惧和悲伤等不良情绪刺激的环境中,这些不良应激给年轻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工作性质因素:急诊科处置的是各种危、急、重症患者,其病情来势凶猛、复杂,在对患者紧急处理时,很难及时做到自我防护,时常受到传染病的威胁,这对护士的身心健康直接造成威胁。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下,护理人员普遍不足、超负荷工作、疲惫得不到缓解,紧张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放松。不规律的倒班,生物钟的紊乱,在身体疲惫的同时更易致心理的疲劳。

社会环境因素:随着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患者应用法律来保护自我的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而患者重医轻护,对护士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当现实情况不能满足他们的主观愿望时,患者及家属会把心中的怒气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护理人员常因害怕医疗纠纷而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指利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协助各类心理障碍患者以及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婚姻恋爱等方面面临困扰的来询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借助谈话和肢体语言等方法来疏导其心理障碍,同时开展多种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使来询者获得内心安全感、成就感以及被人尊重的感觉,以满足来询者的心理需求。达到提高来询者心理平衡能力及人格的不断完善。

心理疏导的适合对象:通常一般性心理问题最适合于心理疏导,即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一定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者。其次是某些类型严重的心理问题单独进行心理疏导或配合其他治疗也会有较好的效果。对于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则要建议到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心理疏导过程:①建立信任关系,收集资料:心理疏导者首先要与来询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收集资料初步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来询者的性格、平时调节情绪的方法、社会支持度等。充分尊重来询者,以真诚获得来询者的信任,并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其身心感受,充分达到共情。使其真正感到被理解、被接受。②明确心理疏导的目标:根据来询者的情绪、心理问题,通过与其共同协商,确定双方可以接受的并通过双方努力基本能够达到的目标。③针对来询者的特性及心理问题采取适宜的语言及交谈方法介入:来询者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为此交谈的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如对富有暗示性者,语言要明确肯定;对抑郁个性者,语言要温和,充满同情关切;对强迫个性者,论述要严密,推理要合乎逻辑;对于内向拘谨者,要多给予理解、鼓励;对敏感多疑者,交谈应诚实恳切;对依赖过重者,不宜过分迁就或提供较多的支持;对被动个性者,应多让对方发表看法。总之,应充分考虑到来询者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情绪、心理问题需注意要有不同的交谈方式。比如,受委屈、受压抑的人,要尽可能让他们宣泄;因为自卑、缺乏自信而求助的,交谈时要多给予鼓励;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态度要沉着,语言要肯定,方法要果断。其它还要考虑来询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工作、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支持资源的利用程度等。④心理疏导中的参与性技术:首先,疏导者要充分利用倾听的技术。倾听是疏导的第一步,是建立彼此信任关系的基本要求。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来对来询者的倾述做出反应。比如,“噢”、“哦”、“嗯”、“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良好的倾听不仅可以收集资料,对某些来询者来说也是宣泄情绪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次可根据来询者的困扰予以相应的开放式、半开放式或封闭式问题进行提问,并使用鼓励、重复技术以获得更详细、准确的资料。通过内容、情感反应,来捕捉并感受来询者的感受,由此了解来询者的思想、情感,使来询者能更为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⑤心理治疗方法的配合应用:在疏导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个体配合以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如对于经常有不合理想法的来询者,可以使用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对于常有紧张、强迫倾向的来访者,可使用放松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

讨 论

急诊科年轻护士心理压力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在医疗环境,护患关系已渐有改善的今天,更要注重自我的内在调适。合理应用外部的资源来调动内部积极的力量是心理疏导的主流。培养年轻护士的心理应对能力、及时调适心理状态,是维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工作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孙宏玉,郭光霞.县级医院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3,3(4):10-13.

上一篇:对护理干预抑郁症的体会 下一篇:护理人文关怀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