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铅球教学中送髋动作在完整技术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2 07:09:44

浅谈推铅球教学中送髋动作在完整技术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推铅球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上肢、下肢、躯干的力量,灵敏及协调等身体素质。在其握法与持球、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和推铅球后维持身体平衡这五个部分中,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主要环节,其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推球的效果,这也是教学过程中不易掌握的部分。最后用力部分里的送髋动作,是最终掌握推铅球技术的关键。因此,学生要尽快掌握推铅球完整技术,提高对推铅球这项运动的兴趣,达到锻炼的目的。结合多年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强调了送髋动作在完成技术中的重要性。送髋动作推铅球教学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推铅球这项运动的练习能发展学生上肢、下肢,躯干的力量、灵敏及协调等身体素质。推铅球的技术由握法与持球、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和推铅球后维持身体平衡五个部分组成。在这五个部分中,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主要环节,其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推球的效果,这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易掌握的部分。而且推铅球既是一项竞技项目,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要想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这项运动,作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这项运动的技术。在这项运动的许多环节中,最后用力部分里的送髋动作是最终掌握推铅球技术的关键。

一、学生掌握推铅球技术的现状

在推铅球的教学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知道铅球被推出去的远近取决于这几个因素:快速的出手速度,合理的出手角度以及高的出手点。然而,在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快地掌握推铅球的前三个技术部分,但对于最后两个部分的掌握却出现了困难,因而不能掌握整个推铅球的技术。结果,推出去的铅球在远度上很难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降低,影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推铅球教学中突出重点部分

针对上述出现的情况,教师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应该以最后用力部分为重点。因此,首先要抓好原地推铅球技术的教学。通过教师对此技术的分析、讲解、示范,让学生知道最后用力技术环节的掌握在推铅球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只有掌握好这个环节,才能将技术完整地运用到推铅球中,推出去的铅球的距离才会远。除此之外,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对学生急于把铅球推出去而没有掌握技术的情况要及时加以制止,并让学生多做无球的练习,让他们知道只有掌握好主要技术动作,才能更好地掌握完整技术并运用到推铅球中去。

三、送髋动作在主要部分中的作用

通过教学中突出对主要技术部分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推铅球的完整技术,而在推铅球的教学中,作者通过对学生练习情况的掌握,发现学生由于在最后用力中送髋动作的不充分,而无法完成整个推铅球技术。所以,作者认为,要让学生掌握主要技术部分,必须了解正确的用力顺序,首先从身体重心周围的大肌群即髋部发力,右腿用力蹬地,使右髋向投掷方向移动,继而上体向投掷方向抬起。这些力作用于地面后,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向上传递,最后协同躯干、手臂和手的相继用力将铅球推出。

1.如何发挥腿部与腰部的力量

在推铅球过程中,右腿快速的蹬伸与快速的转体这两个动作,是发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快速的蹬地、转体时而没有充分地送髋,会导致腿蹬离地面时,腿部、腰腹部分的力量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的,只有在右髋充分地向投掷方向移动时,才能最大的发挥腿部和腰腹部的力量。

2.抬头挺胸,高的出手点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推铅球时总是出现在低着头、含胸的情况下把铅球推出去的现象。结果,造成有些学生不是在推铅球,而是出现铅球过早地离开肩,用手扔出去的现象;甚至手臂力量小的学生还会造成手臂、手腕、手指受伤的情况。我们知道,推铅球的最佳出手角度在38°至42°度之间,这个角度推出去的铅球的距离才会最远,而且只有在腿部与腰腹部的力充分发挥,通过右髋向投掷方向移动,右腿迅速的蹬直,上体向投掷方向移动,抬头挺胸,才能达到最佳的出手角度,并朝着正确的方向投掷。

3.出手后的身体平衡

当铅球出手后,怎样才能维持好身体的平衡、不出投掷圈、不犯规呢?当然,除了及时迅速交换两腿位置,以全脚掌着地,屈膝、降低重心外,还与送髋是否充分是分不开的。送髋不充分往往容易造成出手方向偏离投掷方向,出手角度小于投掷角度。当铅球出手后,学生就很难运用维持平衡和降低速度的方法保持身体平衡和不犯规。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强调送髋动作在最后用力部分中的作用,应多加以练习、掌握,要充分突出它在推铅球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为学生能更快地掌握推铅球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这项运动,最终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磊,张迪.动作智能训练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掌握[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2):25、28.

上一篇:中药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跳跃运动员跨栏练习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