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别了,“不列颠尼亚”》听课侧记

时间:2022-10-12 05:44:37

铃声未启,乐音飘扬。一曲《东方之珠》带我们重回历史,那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往事。教师平稳有力的声音引领学子再入故国风云。

一首题为《回忆与倾诉》(李小雨 作)的诗篇在学生和教师的齐诵中飘入耳际。我们的心怀开始沉浸,沉浸。学生的声音是如此纯粹,有如金石般的声音为那段岁月更添庄严。

教师言道,华国盛事,媒体纷至,争相报道,唯有此文《别了,“不列颠尼亚”》脱颖而出。何以显其出类拔萃?携另一篇题为《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的新闻稿加以参照,展开比较阅读。

“同一时期、同一题材,选取角度有何不同?”一问出口,学子们的心灵为之搅动,转而畅所欲言,真实可感。

教师引领:新闻视角。事件如风景,你便是摄影师。站在最佳的位置,你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新闻视角亦如是。

再次引领:本文系新闻特写,即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场景,通过片断、场面、镜头,对事件、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描述,是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学子们在文本中筛选场景,加以讨论。教室里热闹起来,讨论的声音好似麦浪起伏,学意浓浓。

场景迅速呈现: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驻港英军告别仪式,中英政权交接仪式,“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时间的精灵以妙手串起历史的时刻。

品读文本,寻觅动人文句。“面色凝重”,透露出末任港督的无奈与落寞。学子们在文字的海洋里游泳嬉戏,虽然此时此地没有水花四溅的热闹,却又徜徉文句间的惬意。

查尔斯王子出现在屏幕上,话语中寻不见英伦绅士的骄傲,只有不得不直面历史的伤感,与之强烈对比的是火一般的欢呼声在那最后一分钟,在那最初一分钟,响彻天宇。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香港的上空。视频可能让学子们有了感性的认识。如果以纯美的语言落入学生的耳际,萦绕于学子的脑海,似更可显示语言的美丽。

“新闻作品”抓住了最有表现力的场景,那撼人的真实将永远印刻在每个人的心怀。

校歌响起,校园的画面呈现,“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活动,成为新闻事件,选取角度,写出新闻特写,小试锋芒。耀华学子,不辱使命,学以致用,尽情挥洒。

掌声响起,铃声若隐若现,心怀仍在荡漾。

(注:天津市耀华中学于2010年10月28日进行了全国十三省市的20多所重点高中参加的“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活动。本文记述了一位教师的展示课,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

上一篇: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策略 下一篇:一道数列不等式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