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办法探讨

时间:2022-10-12 05:11:45

医院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办法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的经验和办法。方法 以我院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我院院感管理的经验总结,形成相应的办法。结果 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严把质量关、做好质量监测是院感管理的重要手段。结论 通过积极探索院感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消毒供应室院感发生,提升医疗质量。

关键词: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随着医学科室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医院的心脏部门--消毒供应室[1],供应室在"医院管理年"和"创群众医院满意医院"的活动中,顺利通过检查,现将成果予以介绍。

1 提高院内感染的认识

消毒供应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院内感染的认识不到位,对院内感染的风险存在轻视。甚至部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认为消毒供应室并不是控制院内感染的主要科室,消毒供应室不应该花费力气在院内感染管理方面。针对消毒供应室对院内感染管理人士不足的情况,在供应室从事消毒方面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并取得相关的培训结果,加强其理论知识与熟悉基础操作流程,对院内感染的基础知识有明确了解,对于消毒灭菌处理机器相关物理化学知识都需要有不同程度掌握,做到供应室操作的专业性与科学化。同时,定期化开展相关的课题讲座、研讨会议,鼓励相关人员交流经验。对于业务骨干,还鼓励并支持参加全国性、地方性的各类学术会议,积极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以更好的改善我院消毒供应室的院感管理。

2 完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完善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是消毒供应室院内感染管理的制度保障,为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了制度基础。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我院成立了院感科。该科由分管副院长出任组长,将供应室的护士长与不同病区的科护士长任命为组员,共同制定关于消毒、隔离的相关制度,对控制院感及规范供应室管理方面做出详细制度,严格制定的相关制度执行,保证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各类临床器械及相关物品回收与处理必须严格到负责人,需要负责人对其进行签字并负责到底。就整个制度而言,以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奖惩制度为保障。质量制度围绕着卫生部等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所确定的相关标准,层层落实责任和具体的管控目标。奖惩制度则从消毒供应室最关心的工资、奖金、职称评定等环节,对于质量控制目标未落实到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不仅工资和奖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一定年限内职称评定也会面临影响。

3 严把质量

3.1严格一次性用品管理

3.1.1医院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对其进行监管,在物品进入到消毒供应室之前必须对物品进行核对与处理,验证外包装是否完整与记录完整。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外包资料不齐全或者是已经过了安全期,则嘛事停止使用,并将其整理好呈交相关部门。

3.1.2储存管理 为了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医院往往需要储存大量的一次性用品。在储存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也会引发院内感染。针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我院采取了专柜存放,离地20cm,离墙5cm,室内通风良好,保管室内空气菌落数≤500cfu/m3。建立储存动态管理机制。对于超过保质期的医疗用品及时清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3.1.3使用后处理 使用后的管理是规避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观念下,往往注重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至于使用后的管理重视程度较差。事实上,一次性用品在使用后的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我院消毒供应室为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在一次性物品回收后,注射器、输液器立即毁形,引流管放在消毒液内浸泡30min后毁形[2],每日下午下班前由专人全部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对一次性用品使用后的及时管理,很好的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风险。

3.2重视洗涤质量 清洗是消毒供应室的重要职责。虽然近年来一次性用品不断增多。但是如果全部器械都使用一次性器具取代,不仅会导致患者医疗成本加大,而且在一些大型设备方面也不适用。部分器械的重复使用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注重洗涤质量,严格控制洗涤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器械清洗作为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室经过大量临床实验总结出一句话:"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这就体现了洗涤的重要性。我科根据不同器械的使用范围、污染程度、是否有管腔跟轴节等要求来进行严格分类。在分类后,严格按照消毒、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常水冲洗、纯化水精洗、烘干、上油保养、检查洗涤质量的流程进行操作,充分达到程序化与科学化,保证每一个器械都消毒洗涤到位。在每个环节,都会按照卫生部等医疗主管部门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质量抽查。对于不合格的清洗,将会重新清洗。

3.3严把包装关 包装是保证已经灭菌物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保存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包装内的物品质量。在对物品使用前应该检查其包装是否完整与是否存放指示卡,外包上门是否贴有相关胶带与说明,在说明上面是否有包装人签名。明确专人负责包装质量检查。如果质量检查不合格,将会责令相关人员重新操作。

3.4正确灭菌方法 对器械进行灭菌处理是供应室工作的主要工作,也是所有工作中的重点,对于降低院内感染具有突出的价值。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讲,灭菌效果的好坏决定了消毒供应室工作成效的好坏。灭菌器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内相关制度进行操作,在整个灭菌过程中要坚守工作岗位,科学熟练掌握灭菌器的操作方法与检测方法,注意灭菌的3大要素:温度、时间、饱和蒸汽。在灭菌前后需要对灭菌器进行严格检查,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常规检查与维护,保证管道内冷凝水充分排除,一般都需要10min左右。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水分≤3%,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对于灭菌不合格的器械和设备,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操作再次灭菌,直到达到灭菌效果。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原因分析,查找灭菌未达标的原因,避免以后发生类似情况。

3.5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灭菌完成后,并不意味着相关的器械和设备就会立即投入使用。大多数灭菌物品可能需要存放一定时期后才会得到临床运用。因此,强化灭菌后的物品管理对于控制院内感染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标志,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无菌间的柜内,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对发出去的物品,在回收后不论其是否使用过,都需要将其视为污染物,不能松懈杀毒灭菌流程。

4 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的关键

4.1对压力蒸汽灭菌进行严格监测 严格按照卫生部和上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每锅次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工艺监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对化学监测需要每包都进行监测,对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监测需要在每日首次使用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则需要每月1次监测。

4.2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 工作人员的手细菌需要每月进行常规监测1次,需要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在200cfu/m3内,而操作台的工作人员相对更为严格,需要在≤5cfu/m3内。做好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尤其是要对工作人员强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

4.3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 对于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必须坚持现配现用,每日更换,决不能因为省事或者节约成本多次重复使用。在每次配置后都需要采用专用的化学试纸对其进行浓度测试,并在每个月中都进行抽查1次,做相应的染菌量监测,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3为达标。

4.4紫外线消毒 每月进行1次紫外线消毒监测。对紫外线的灯管强度严格按照要求设置(要求照射强度≥70uw/cm2),当紫外线强度达不到则需要进行立即更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度,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也朝着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升,拓展知识面,严格相应地操作流程,保证整个医院器械得到有效消毒灭菌处理,为达到医院0院内感染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熊小江,李利.新世纪医院诊疗质量管理实务[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07.

[2] 黄秀兰.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管理的探讨[J].华夏医学,2013,26(3):614-6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S].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

[5] 李红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4(14):375.编辑/许言

上一篇:创新医院文化,实现医院持续发展 下一篇:PBL教学在骨科临床课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