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为了转业?

时间:2022-10-12 04:01:33

专业为了转业?

我看到过一个数字:当今中国的“音乐学院”数目,是“”前的十倍!在今天高校改名热当中,还不知道是否出现了音乐研究生院、音乐科学院之类。音乐学院再加上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的音乐系科的扩招,现在全国的在校专业音乐学生,大概有“”前的百倍吧?

我还眼见过一个数字:中国的专业表演团体,比“”前,萎缩到了十分之一以下。以我的故乡华北地区一省为例,过去基本上是每个县有一个专业的剧团,有的县还有“乌兰牧骑”专业歌舞队。一些专区还有一个专业歌舞团。在部队,很多的师都有专业文艺宣传队。现在,谁听说还有哪个县有剧团哪个专区有歌舞团哪个师有文艺宣传队?

培养的音乐专业人才激增而社会需要的专业音乐人才骤减,进门专业出门业余,毕业即转业,这就是当今音乐教育的怪圈。

何以如此?

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了误区,即脱离了国情,脱离了现实。当今的专业音乐教育,显然,不是计划教育。计划教育,要有计划。计划从何而来?从人才需要、从编制框架而来。中国有多少单位需要专业的音乐人才,各单位需要多少专业的音乐人才和什么专业的音乐人才……这是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如今的专业音乐教育,已经抛弃了这些。如今的专业音乐教育,又不是市场教育。市场教育,第一位的根据是市场需求。就像烤白薯烙烧饼一样,要以销定料定产。显然,如今的专业音乐教育,并不是根据音乐市场的需求来建校招生。非但如此,还和市场需求大相径庭,南辕北辙,来个你减我增。专业音乐教育,既不是计划教育,又不是市场教育,那么,它就只剩下了一种情况:无序教育。

是什么原因把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拖进了无序的泥潭?

在我看来,重要的有两个原因:

一是教育官员在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干面子活儿”。在教育官员看来,专业音乐教育规模越大、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人数越多,他们的成绩就越大、贡献就越多。自然,他们飞黄腾达的系数就越保险。在这种主导思想的支配下,自然,专业音乐教育就既不讲计划也不讲市场导致无序啦。

二是利益驱动,创收作祟。收一个学生,收一份钱;多收一个学生,多收一份钱。专业音乐教育,成了开饭馆开旅馆,餐桌越多床位越多,赚钱就越多。除了教育官员热衷此道以外,教授讲师也乐此不疲:上一堂课,有一份津贴;多教一个学生,多一份收入。

专业音乐教育,乐了先生,哭了学生。

师资的精力和时间,是一个恒定量。学生越多,那么,每个学生获得的教益越少。这是一道除法题:教师是被除数,学生是除数;被除数一定,除数越大,商越小。专业音乐教育不是电视台的讲坛,可以听众不限,它是特殊教育,是个别教授。招生多了,教师就会超负荷运转;教师超负荷运转,教学质量就会下降。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就成了有文凭无水平的空花瓶。久而久之,学校自己也会声誉扫地,最终是专业音乐教育害了自己。

学子学无所用,专业为了转业,浪费了学子的青春时光。实际上,这是一种生命贻误。琴键代替不了算盘,琴弓代替不了瓦刀,专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一改行几乎就成了废物。专业音乐教育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这样残酷!

专业音乐教育,不仅是人才资源的浪费,还是财力资源的浪费。国家和家长花了那么多的钱财供孩子专业学习音乐,结果是毕业即转业,这笔浪费帐,谁能算得清?■

上一篇:大剧院版《图兰朵》揭开神秘面纱 下一篇:国家大剧院管风琴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