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2-10-12 03:37:13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开掘语文素质教育的途径,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素质教育不能让学生为“应试”去拼命,也不能让学生得到一点知识而满足,而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念,辩证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相应的文化修养和文艺鉴赏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扩大学生的视野

现在高中语文除基本篇目外,还有阅读教材,在当前仍处于应试教育的气氛中,不但阅读教材无人问津,束之高阁,就连教科书中的除基本篇目外的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也很少有人去讲,这就缩小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不了学生的素质,因此可选取反映时代精神的,在社会上有一定效应和反响的文章,诸如热门话题,有较高认识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新闻、通讯、社论等,都可以让学生阅读,这样既能拓宽学生视野,加速学生知识更新,发展学生兴趣,更是对学生进行德美的素质教育,除此之外,还让学生阅读一些名著,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中外名著,这样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认真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一些教师,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只注意几个尖子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去向45分钟要效率,而是大量占用副科和课余时间搞“题海战”为其制订分数目标,由此使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语文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要做到,按照大纲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从教材特点出发,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就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的任务担当起来,使学生得到情操的陶冶和终身奋斗精神的奠定。在运用语文知识中要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新颖别致,丰富多彩的辩论会,专题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小型文艺评论会,班会演说,文学欣赏,优秀作文评比会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四、语文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展

语文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不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相加之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关照和认识语文素养(不是语文素养可以分成这样的三个部分):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语文素养侧重于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

3.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五、理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家知道,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它所涵盖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比如,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都称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到底包括多少, 真的很难给予界定,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课所获得的语文素养。再说它的内涵,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要求比较全面,但是各个要求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体现出来,层次感不强,造成目标众多,有关于学生的人生态度,有关于学生的认知态度,有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这些目标要素间如何平衡和衔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内外教学资源

我们还可以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以课外激活课内,以课内带动课外。“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既丰富又宽广,适时地引进课外学习资源,如瞻仰烈士陵园,欣赏地域风景名胜,体验民俗风情等,再配以合理的“煽情”。学生将会超越表层的感动和欣赏,进入对人格、人生乃至人性的感悟。?课后丰富的阅读也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空间,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让他们在了解世界、提高认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

组织好课外阅读是落实语言积累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这些规定为加强课外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并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即这些好的词语、句子、段落好在哪里或为什么觉得它好)和心得笔记,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报告会、朗读会和读书知识竞赛会。同时,我要求学生每周背两至三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摘录下来的好句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

课后的阅读空间是丰富的、精彩的,可是学生阅读的效果差距很大。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我专门给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摘录本,让学生把课外书中看到的好词新词,好句新句摘录下来,并谢谢自己的感受或看法。由于学生认识层次的不同,理解水平也不一样,语文能力的差异也很大,所以摘录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是通过这样的积累实践,他们又一次掌握了新的知识,又一次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加强研究,不断改革,就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