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品如何突破旧模式

时间:2022-10-12 03:11:19

东北小品如何突破旧模式

当戏剧小品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历经20年的发展,确立了自身在戏剧艺术之林的特有地位并日益为广大观众接受和喜爱的今天,东北三省的戏剧理论工作者没有因表面的喧嚣与繁华沾沾自喜,而是站在时展的前沿,共议东北戏剧小品的现状,共商东北小品今后的发展大计 。近日,在三省剧协共同举办的东北三省戏小品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40余位专家各抒己见,发表了对东北三省戏剧小品的看法。

长春市艺术研究所罗辑在肯定东北小品迄今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观点鲜明地指出当前小品创作中存在的审美价值取向与道德标准出现偏差的倾向,以曾在央视晚会中获奖的小品《卖拐》与《卖车》为例,一种本应该引起我们思考并遭到道德谴责的欺诈行为,在作品中竟被当成智慧的化身进行赞赏与肯定,在我们大力提倡“诚信”的国度里连番获奖。罗辑由此而论及近期好评如潮的电视剧《大宅门》、《桔子红了》中所存在的较浓厚的封建思想,被当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以宣扬的问题,他说我们要警惕封建主义文化回潮,提防这种回潮对东北小品创作的影响。从时展的高度看,农民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底线,我们的小品创作,不能长久停留在农民文化的层面上,应该谋求在此基础上向更高文化层面的挺进。

在谈到东北小品的创作、表演时,与会专家则有不同的观点。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常小华、孙亚强集中论述了当前小品创作与表演中的模式化倾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性格模式化、小品风格雷同化、小品语言套路化。这种模式化倾向在东北小品创作表演中呈愈演愈烈之势,长此以往,会带来观众的审美疲倦,对小品的长远发展不利。辽阳市艺术研究所的李玉英把戏剧小品分为晚会小品与汇演小品两类,她认为晚会小品多以喜剧风格为主,由于演出市场的制约,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在上演小品剧目时,也大都选择晚会小品,这就使得类似《雨巷》风格的抒情小品、正剧小品等极少有露面机会,致使小品风格的多样性受到极大影响,这也是导致东北喜剧小品模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她呼吁东北小品在创作演出上应力求风格的多样化。

吉林省艺术研究所的孙桂林、姜学军认为,东北的喜剧小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蕴涵着独有的喜剧精神和鲜明的地域色彩,这恰恰是与大众文化的平凡而快乐的特征极为契合,这是东北喜剧小品迅速窜红全国的最根本原因。在大众化、快乐化、市场化原则的引导下,某些模式是有其存在道理的,如小品表演中“铁三角”的固定搭配,就同知名相声或二人转演员的“一副架”、“铁搭档”一样,是受市场和观众欢迎、认同的产物。对晚会小品的喜剧风格是一种总体的把握,但其表现形式完全可以是多样的,如与模特表演结合的《红高粱模特队》,与歌舞结合的《如此包装》,乃至于引进“实话实说”谈话类栏目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可见,某些模式化问题的出现,也并非是由单一的喜剧性风格造成。因此,东北的喜剧小品应在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态上大做文章,沿着大众化、市场化的原则乘胜前行。

东北戏剧小品取得了很大成功,它的创作有哪些值得借鉴?黑龙江艺术研究所杨利娟和辽宁省艺术剧院刘若云认为,此前成功的小品,大都是运用了“对比”强化戏剧小品的表述方法,人物的瞬间置换是艺术小品成功的秘诀。小品可无冲突、无事件,但不可无“对比”,小品的对比,往往是由两个思想、行为方式极端不同的人物造成的,“对比”即使不从人物中来,也要放到大环境情景之中,如《昨天、今天和明天》,虽无人物间的鲜明对比与置换,但不同时代背景的对比支撑了作品,所以说:没有无“对比”的小品,只有“对比”不成功的小品。

长春市艺术研究所的张世昆、于杰,吉林省艺术研究所的张驰,分别从不同侧面对戏剧小品进行了论述。张世昆认为,小品这个特定的艺术形式应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小品应是表现放大了的生活瞬间的艺术,从提炼和捕捉到的生活瞬间中去开掘生活的意蕴,从而对当前小品创作中,较多出现的独幕剧、片断化的倾向表示了质疑与担忧。于杰则从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小品艺术审美取向的影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张驰另辟蹊径,从中国幽默喜剧机智化、世态化、英雄化的发展三阶段中,对照戏剧小品的发展经历,论述了两者间的阶段性异同,力图推演出戏剧小品的今后走向。try{showad(3,0,1);}catch(ex){}

上一篇:爱岗敬业演讲稿(教师爱岗敬业) 下一篇:公司承包经营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