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之我见

时间:2022-10-12 12:56:00

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之我见

[摘要]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好坏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持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精确性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在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当中,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没意思”,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出现偏科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上述现象发生,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结合我近年来教学数学的一些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第一、将数学知识与语文及其它学科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改变数学理论的枯燥性,增加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复习“表内乘除法”时,我普经设计“小动物回家”的游戏:准备好三间标有得数6、18、24的“房子”,让孩子扮成10只带有算式(3×2,4×6,18÷3,2×9,30-6,24÷4,25-7,19+5,8+2,8×3)的“小动物”,游戏一开始,教室里便一片沸腾。很快就有9只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只有带8+2的这只小动物找不到家,我于是让学生想办法帮助这只小动物,让它有“家”可住。学生提出不少方案:有的认为把“+”号改为“-”号,8-2可以住到6号房子去;有的认为把2改成10,8+10便可以住到18号房子去,还有的认为把8+2改为8×3,就可以住到24号房子……这节课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探究欲望也很强烈。

第二、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或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物图形来说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逐步培养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三角形”认识的教育中。首先让孩子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物,接着在屏幕上出示三角旗、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图,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去掉图中的颜色,只留下三个物体的外框,让孩子说说这三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舍弃这三种物体的颜色、大小、材料等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都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接着出示三角线段,在屏幕上慢慢地“围成一个三角形,形象地突出了“围成”这一特征,使孩子准确地理解:“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实物或实物图形比较直观,能克服数学知识学习当中的抽象、难以理解的缺陷和困难。

第三、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了活动,经历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获得的知识较深刻;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兴趣浓厚。因此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给每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硬纸板,让每一组学生糊一个长方体纸盒。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只有相对的两个长方体硬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从而对长方体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第二次,让学生利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在插的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把1根木条分成3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长短相等的木条才能插成长方体框架。从而对长方的特征产生了感性认识。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提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手脑达到有机的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要充分发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将知识与现实生活尽可能地联系,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象“直线和线段”的教学。可先呈现“四组镜头”让学生观察。

镜头一: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突出散乱在地上绕来绕去的毛线。

镜头二:斜拉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

镜头三:三个女孩打电话,用手指绕着弯弯曲曲的电话线。镜头四:建筑工地上用绳子拴住重物往上拉的画面,突出笔直的钢丝绳。然后提问:“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你能给这些线分分类吗?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曲线变直?”这些熟悉的生活现现象不仅唤起了孩子对生活的回忆,更激起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为孩子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市场购物,让孩子计算物品该负多少款该找多少钱。或者让孩子做家庭会计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第五、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在竞赛的条件下比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夺红旗比赛”“开火车比赛”“开谁算得又对又快”“谁最细心”等,形式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分小组比赛,男生与女生比赛,后进生与优生比赛等等,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热情就会更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我们教师切忌课堂“无味”而高压学生,应尽最大的努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学习的母亲。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情、有趣、有味、有疑,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

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运用策略的必要性,不能为了激发而激发, 激发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激发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发

展,孩子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相同的,因此,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孩子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互相配合将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苏霍姆林斯基》

上一篇:浅议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下一篇:春天耕耘,秋天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