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活”课堂

时间:2022-10-02 07:59:48

有感于“活”课堂

摘要:通过分析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出教学改革既要体现新课程教学活的精神,又要不脱离文本的的宗旨和作者本意,才能创新而不走极端,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新课标 阅读教学 自 教育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惜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与学习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小组讨论随处可见,教师自制教具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有些教师认为“活就是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死就是旧课程的套路”,于是一堂课出现了30多次的提问,或者40多分钟内安排了8次小组讨论,而每次讨论只给学生2----3分钟;还有一堂课设计了10分钟的录像,6分钟的演讲,8分钟的师生自制教具表演…..这些课堂不仅“活”了,而且有些已经“活”的让人看不懂。面对这种种“新鲜奇异”的课堂教学,人们不禁要思索:在追求浮华的课堂中,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样的知识。其实,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见解并不是要否定教育的向导性。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性,把教材当成金科玉律固然不可取,但把学生的自然需要凌驾于所有原则之上或当作教学的惟一法则,也同样不值得欣赏。

然而,在“填鸭式”教育中浸润已久的我们,一旦获得教学自,在发出“不知道怎么教书了”的感慨同时,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有些教师就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甚至“放羊”;新课程强调评价要重鼓励,有些教师就给回答的学生戴上“你真聪明”之类的“高帽”深刻,精彩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拓展当作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从当教材的奴仆到刻意让学生叛离一切教材和疏远教材的一切,尤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表现得尤为典型。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其一,教师缺乏目标意识,不知道课为什么要“活”。只有当过程的“活”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时,这种“活”才有意义,否则只是一种“课堂秀”,而不是课堂教学,结果只能是“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其二,错把学习方式的变化当作课程改革的惟一目标。这样必然会出现,课堂中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其三,课堂的肤浅源于我们对教育理解的肤浅。在许多人眼里,教育的模板是欧美,而在畅销的教育书里,欧美学校总是被描述为只有轻松而没有负担,只有快乐而没有艰辛的“乐土”,于是素质教育就被一些人定义为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痛苦,没有深度的教育。

对于一个急需要科学精神和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启蒙的社会来说,当应试仍有市场时,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无疑异常艰难,充满教育理念的新课程必然要遭遇种种阻力和挑战,而最为激烈的就是发生于课堂里的新旧理念在不同层面的交锋------这样的交锋有可能促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走向深化,但也可能令新理念异化、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师理念缺乏足够的警惕、反省、扬弃,听评它混淆、遮蔽新的理念。而这种思想层面的“偷懒”,又往往表现出对操作技术的盲目推崇------比如某些教师对新课程的关注焦点不在于理念、精神,而在于各种教学技巧;他们对课程标准也许没有精读的兴趣,却对形形的教材教法趋之若鹜,结果,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就徒有形式而无精神,甚至让应试思想穿上新的外衣粉墨登场。

教育理念的重新建立,有赖于每个教师批判意识的觉悟和反思能力的提高。要让新理念转变为教师所采用的理论,就必须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细节进行持续的追问、反思,把具体的每节课拿出来解剖,让隐藏着的旧有的教育理念现形乃至放大,让变味了的新理念得到澄清,让迷失方向的教学行为获得指引。

作为语文老师还必须认识到:语文要活在学生的对话和体验中,但是绝对不能丢弃文本的阅读。

课程应该是文化,但稍不注意课程就可能是工具,其关键是以何种方式运作。告诉、灌输、一味的训练,课程就会演变成工具,反之,对话、体验、探究,学生主动地以各种方式学习,课程就回到了文化的位置。语文更是如此。但是,目前我们对对话和体验的理解、把握、运用还处在浅表层,停留在形式的追求上。其实,对话和体验既是一种课程文化,又是学习、激活文化的手段。比如对话,也应发生在人与文本之间。对话要以文本为基础。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这就需要把对话与文本阅读结合起来。阅读是一种“聚会”,是作者被读者相约或召唤入场,读者与作者对话,理解文本,在理解中文本生成意义,而且生成新的意义。这样对话在文本阅读中获得文化。比如体验,是有一定的规定性的,体验的方式是很个性化的,应有一个过程,并获得一系列可记忆的内容。因此,要注重体验的内容、深度、场合和品位以及体验后自我总结时教师的概括与指点,不少教师已注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体验,但是把握上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常常习惯于丢开文本、离开文本的宗旨和语境,体验成了想怎么就怎么的个人自由活动,久而久之可能在破除教材是“圣经”观念的同时,走到不尊重文本,不凭借文本,不求深刻,不求扎实的另一个极端。

上一篇:门户网站对日本大地震报道的同质化现象浅析 下一篇:从5W模式看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