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儒商文化

时间:2022-07-22 09:44:12

有感于儒商文化

仓颉造字,孔子留书;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近日观看《大道鲁商》,颇多感想,今略表拙见,与大家共享。

纵观中华五千年,诸子百家,异彩纷呈;圣贤俊才,群英荟萃。儒、道、释、法、墨,诸家争鸣;工、农、商、学、兵,百业林总。儒商已鹤然独立,焕然绽放为诸家百业中的一支奇葩。

儒商是中国传统商人的一种,是“儒”与“商”的有机统一,是儒者中的商人,也是商人中的儒者。儒商既具有儒家的道德与才智,同时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是商界的精英。要成为儒商,并非易事,必须同时实现两方面的升华和历练:一是为儒,就是要博学广知,积德修行,满足道德灵魂的升华;二是为商,就是要有捕捉商业机遇的犀利眼光,坚守商业道德底线,不断积累财富。

中国成功的儒商不在少数,然而最早、最成功的莫过于“子贡”。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是“言语”科的代表人物,他一面求学,一面经商,可以说是学业、事业两不误。《论语》记载: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安贫乐道,老挨穷;子贡则与命运抗争而经商,行情看得很准。孔子的话并无责贬之意,可见那时对经商并不贱视。作为传统文化支柱的孔孟儒学的价值观是“重义轻利”,义利之辩是君子小人之所由分。《论语》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也。孔子圣哲又实在,说自己也喜欢金钱。《论语述而》记载:“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旧注云:“执鞭,贱者之事。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亦求之,亦所不辞。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安于义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意思是说,他认命,不去强求,强求就有背义理,徒自取辱,即丧失了人格。

儒家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大信仰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而商则是古代“士、农、工、商”四大行业之一,儒商则是中国传统信仰与行业的完美融合。

儒商文化,可以梳理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见利思义

“利”是商人的共同追求,而“义”则是儒家的基本操守,见利思义是儒商独特的文化符号。也就是说,在“利益”面前,要讲“道义”,取利于义。即人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发不义之财。

二、忠恕仁爱

作为企业,身为儒者,儒商就要有“忠恕”的心态和“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操。下级对上级要忠诚不二,上级对下级要宽容仁慈,同事之间要相互关爱,同行之间要携手互助,要关爱社会,尊重人权。

三、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不仅是商人共同恪守的商业规范,也是儒商特有的文化特征。孔子讲:“言必信,行必果。”儒商在经营过程中,信守承诺,童叟无欺,真正做到以义取利,仗义疏财。把诚、信、义、利等伦理道德,贯串融合到商业经营的全过程,洗涤荡尽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奸商流俗恶习。

四、谦恭礼让

儒商首先是儒者,他们大都饱读经书,深谙礼仪,注重谦让;其次作为商人,又洞悉孰知经营之道,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商人的显著特征。儒商为人行事,得体适中,彬彬有礼,商业成功,富而不骄,表现出的是超群脱俗的儒商风度。圣人对此早有诠释,《论语》记载: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孔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五、崇德任贤

儒家崇尚道德,惜贤任贤,儒商有智慧,有操守,因此在商业经营管理中,自然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注重道德,尊重人才,爱惜人才,这也是儒商“礼贤下士” 传统人才观的固有特色。

儒商之所以能以独特的经营之道,创造出一系列传奇故事,并铭刻牢记于世人心中,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儒家思想“忠恕、中庸”的深入人心。大道儒商,关键在“道”,终极在“商”。“道”即“仁义礼智信”,“商”乃取“财”手段,国无“商”不富,邦无“道”不存,“商”离“道”则行不远,“道”去“商”则根基不深,“儒商”就是“儒道”与“商人”的珠联璧合。

上一篇:书法――书写――写 下一篇: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