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不孝不能当官”

时间:2022-10-11 06:32:44

2006年山西河津出台了《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其中除国家和党内相关规定的要求以外,还包括: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必须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诚实忠信。不孝敬父母、不善待配偶者不能当领导干部,在职的不能提拔重用。在孝敬父母后,还特别注明是“夫妻双方”。组织部门在考察县市、乡镇局级领导职务拟任人选时,要考察其德、能、勤、廉、学等各种情况。而紧随其后,甘肃省金昌市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

此规定出台后,立即引来各界关注。就此问题,各方展开了热烈讨论,拍手称好者有之,对此质疑“讨伐”者亦有之,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论赞成者还是反对者,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不过,决策者作出如此决定,也有其通盘的考虑,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我个人认为这种选拔任用官员的办法,可能是决策者选官用官的一种理想范式。

其实,以孝作为选官的标准,并不是当下时髦的东西,而是古已有之。早在战国时期,齐国就建立了反腐监察机构,将官员是否尊老爱幼列为监察之列。汉朝的察举制更是直接把孝作为选官的一种标准,即为“举孝廉”。也就是地方官把本地至孝至廉的人士举荐出来,朝廷以此作为选拔任用官吏的依据,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以后历代也都非常重视官员的个人品德修养。

孝道在儒家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居于首德地位的。肖群忠教授认为:孝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原发性、综合性的核心概念,孝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文化以儒家为核心,儒学以仁学为核心,而孝又为仁之根本,孝体现了儒学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孝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现在,都在议论如何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其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应该从“孝”这一基点出发,先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乃是古今通理。党员干部在社会上起着榜样示范作用,其一言一行都对普通群众有着很大影响,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尊老爱幼,践行“三德”,人们才能效而仿之,那么家庭和睦,人际融洽,社会和谐,则不难实现。同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在对此的众多议论中,有人提出了“官德”、“公德”和“私德”之说,认为把孝作为选官标准是“公权对私域的僭越”。我认为所谓的官德,也即为官之德,它不仅包括为官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也应包括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这才是完整的考核干部所包括的“德、能、勤、绩、廉”之德,这就不存在所谓的“公权对私域的僭越”。另外,也有人认为忠孝不能两全,以孝作为选拔干部的标准,要求干部尽孝会影响到“忠”。我觉得“忠孝不能两全”的观点是把二者割裂开来对待的,其实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孝不仅包括对父母膝前问寒嘘暖,也包括对社会尽责、对国家尽忠,为国尽忠更是一种大孝大义。《孝经・开宗明义》就指出:“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为了“扬名后世”,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好本分工作。我相信天下所有父母不会因为子女为社会尽责、为国尽忠,导致无法经常在其膝前尽孝而大加指责,顶多会说一句“工作太忙,注意身体”。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子女的(包括做官的)只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工作之余,抽空常回家看看,那么忠孝两难的矛盾也就自然而解了。

当然,两市关于选拔干部的办法已经出台了,具体如何操作,实施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像河津市关于考察干部的途径就有三种,还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其中所要做的工作很多,而防止假“孝廉”、如何看待“忠、孝”的关系,以及由于道德的制度化,由柔性变为刚性,如何把握其弹性,都是决策者和具体实施者要全面权衡的。汉代就出现“察举”不察弄虚作假的现象,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也是世人不想看到的。

因此,我认为,对于这样的选拔办法,我们可以唱赞歌,亦可以质疑其有效性,但是决不应该去抨击、去压制它,因为决策者的愿望是好的,是符合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我们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采用抠字眼的方式去指责、甚至苛责什么,那样做只能显示我们的肤浅。官德、私德,都是一个“德”字,均要求为官者俱之。所以,我们应为决策者多想办法,多提好的建议,使选官制度趋于完善,真正能把“德才兼备”的人选出来、提上去,为党所用、为国出力、为民造福,这才是国、民之幸也。

上一篇:关公信仰漫谈 下一篇:A Brief Analysi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