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颌面部严重狗咬伤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11 11:39:51

农村儿童颌面部严重狗咬伤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使颌面部严重狗咬伤的农村儿童顺利完成各项治疗护理,恢复良好的面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 对2004—2010年农村儿童颌面部严重狗咬伤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颌面部严重狗咬伤的几位小儿面容恢复良好,通过回访无狂犬病发生。结论 根据儿童颌面部狗咬伤的程度,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患儿颜面部畸形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生存质量,降低儿童死亡率。

【关键词】 儿童 颌面部 狗咬伤 护理

农村养犬绝大多数都以看家护院为目的豢养了家犬,且比例很大。据文献报导狗咬伤在农村地区较为严重,且颌面部犬咬伤患者儿童最为常见[1],农村家狗、恶狗多,狗虽通人性但它的本性还是野性,儿童容易无意识接近狗且自我保护能力差,一旦被狗咬伤,轻者组织撕裂,重者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儿面部美容,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2004至今共收治颌面部严重狗咬伤农村患儿12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1岁零三个月~8岁。咬伤部位:右耳根部撕裂1例(长度2cm),右眼球挫伤2例,左眼球挫伤2例,颌面部组织缺损4例(3cm×1cm×2cm以上),右颊部严重撕裂伤2例(全层裂伤伤口长度达4cm),鼻部、颧骨、下颌部软组织撕裂联合损伤10例,其中伤口长度≥2cm7例,≥4cm3例。伤后就诊时间30min~6h,均及时行清创缝合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毒抗血清,按规程伤后0、3、7、14、30天各注射狂犬疫苗一次。

2 护理

2.1 全身情况的处理:颜面部软组织撕裂移位严重。与口腔穿通者,首先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血凝块、异物及分泌物,无休克者可给予半卧位。防止因组织移位、水肿、误吸等造成窒息。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损伤后出血较多,尤其是撕脱伤面积较大时,注意发生失血性休克,一旦发生,要充分估计失血量,及时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根据病情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镇痛、等对症治疗,防止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待全身情况平稳后再行清创缝合术。

2.2 配合的患儿,对其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给予安慰和鼓励,态度要和蔼可亲、语速慢、语调温和。在对待疾病的问题上与患儿或其家长达成共识,可在科内手术室行局麻清创缝合术。首先做好清创缝合用物的准备,治疗车上备好无菌清创包、无菌手套、3%双氧水、生理盐水、酒精、眼科剪、眼科镊、可吸收缝线、6个0铲针缝合线、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注射器等。创面冲洗:这几位颌面部咬伤患者均为农村儿童,严重的软组织撕脱形成组织缺损,造成形态和功能破坏,伤口不同程度有泥沙、毛草、狗唾液等异物残留。患儿全身情况允许后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及创口周围.去除残留异物,然后用20%肥皂水与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创口;再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口;最后用0.5%碘伏冲洗创口,消毒创区。冲洗过程中注意保护眼睛,防止冲洗液灼伤。做好术中观察:由于患儿恐惧、出汗、伤后出血,体液丧失较多,术中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情况,稳定患儿情绪.及时补充液体。不配合的患儿,及时与医院大手术室联系,为患儿行全麻清创缝合术。

2.3 术后护理

2.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了解患儿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多功能监护仪严密监测患儿bp、p、r、t并详细记录,持续低流量吸氧,全麻患儿要求专人看护直至麻醉清醒。

2.3.2 室内温湿度适宜: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防止室温过低血管收缩加重疼痛,相对湿度50%~60%,保持适当的温湿度,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2.3.3 伤口护理:狗咬伤术后伤口一般不予包扎。给予暴露疗法,应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涎瘘情况,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经常给予双氧水及酒精进行擦洗,防止血痂形成及痂下脓肿,按时用药。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根据伤口情况每口或2~3日换药1药,换药时动作要轻,尽量减轻患儿痛苦。

2.3.4 预防感染:颌面部狗咬伤伤口污染严重且深,如不及时正确的诊疗,常致狂犬病、破伤风及伤口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应用有效抗生素,局部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区清洁、干燥及被褥清洁,铺一次性消毒中单,定时更换。若伤口有渗出或疼痛剧烈,及时报告医师。

2.3.5 疼痛的护理:外伤术后患儿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护士可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有关疼痛的知识,有助于减轻患儿对疼痛的焦虑和其他影响因素。

2.3.6 口腔护理:较大的患儿采用棉签擦洗法,年龄较小的患儿采用1/5000呋喃西林漱口水含漱法,一般漱含3~5min,如患儿不能将漱口水吐出,应用温开水或0.9%nacl溶液代替漱口水,并让患儿每次吃流质食物后多喝一点温开水,预防术后创口感染。

3 健康指导

3.1 饮食指导:嘱患儿进食清淡、富营养、无刺激的饮食,以减轻伤口红肿及涎瘘的发生,预防感染,促进愈合,接种狂犬疫苗期间忌饮酒或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忌喝浓茶、咖啡,忌吃鱼吓。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

3.2 指导患儿坚持注射狂犬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注意观察患儿情况,有异常时及时复查。狂犬病疫苗注射方法:受伤当天、3天(第四天,以下类推)、7、14、28天或30天各接种l针,成人于上臂三角肌注射,小儿于大腿外侧肌肌注,禁止臀部注射。疫苗制品要求2—10℃低温下避光并在有效冰箱内冷藏。

3.3 因伤口在颌面部,往往影响美观,因此,拆线后应指导患儿家属行康复期治疗、理疗或紫外线照射创口,使疤痕软化,减轻挛缩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对于畸形明显,影响面容可在适当时间进行整复。

4 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严重的颌面部够咬伤需要的治疗费用往往较高,来自农村山区的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差,很难坚持到治愈出院,其中一位3岁的右颊部严重撕裂伤1例(全层裂伤伤口长度达4cm)患儿伤口清创缝合术后因费用不足第二天家属就强烈要求出院,经劝阻无效给予暂时离院回家,但之前给其家属讲解继续治疗的重要性,讲解有关方面的法律知识,告知患儿是被他人的家犬咬伤的,医疗费用理应由狗的主人支付。经过患儿家属的努力,获得了治疗经费,患儿离院后第一天又能返院继续治疗,防止了伤口感染发生,无涎漏并发症,并完成了颌面部伤口的二期修复。

5 讨论

我院接诊的12例患儿均为严重狗咬伤农村儿童,伤情重,创口多为污染伤口,给病情的观察护理,局部的清创造成一定困难,但经护理人员及时的处理、精心的护理,使患儿及家属掌握了狂犬病预防知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患儿无生命危险,至今无狂犬病的发生。本组患儿伤口8例一期愈合,4例经二期整复后,皮肤组织及功能恢复均满意,无畸形发生,无伤口感染,出院后随访,无狂犬病发生。

参 考 文 献

[1]徐浩峰,马文军,聂少萍等.广东省部分医院狗咬伤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12(6):22.

[2]袁风英,郭道鸣,罗秀荣,等.狗咬伤28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80.

上一篇:肺动脉栓塞合并跨卵圆孔血栓 下一篇:简论异舒吉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