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注意力训练课程,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时间:2022-10-11 11:38:57

通过注意力训练课程,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摘要:基于我校学生情况,尝试从注意力训练的角度,提升学生的专注度,改善学生分心和焦虑的现状,以期望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研究首先进行了前期调查,通过不断地探究,初步形成了三类课程:团体辅导课、体验课和主题活动课。后期通过学生访谈和教师反思初步看到研究成效。

关键词:注意力;课程;学习状态

一、问题的提出

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我国学者刘毅玮将学习状态定义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时,学生身心活动度、稳定性、持久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学习者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整合,生理状态经常以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动机状态等心理状态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的学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记忆力、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等,但是由于注意力既非心理过程,又非个性特征这一特殊性,使得近年的研究对学生注意力培养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注意力缺失造成结果现象的康复训练上。整理已发表文献中提到的有关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培养方法有注意稳定训练仪、抄书训练和加法训练法等等。但是系统的研究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面向全体中学生设计和实施系列的课程,则非常少。

在学生的个体咨询中,常常有学生表示,自己有时候无法专注于课堂,所以跟不上教师授课步伐,也有学生反映考试时越是紧张越是觉得无法专注于考试,很多学生和教师也将学习问题归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如此看来,注意力如何算是专注,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带来的焦虑问题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由此,我校尝试从注意力训练的角度,提升学生的专注度,改善学生分心和焦虑的现状,以期望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

二、学生注意力状况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注意是对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彭聃龄,2004)。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注意的外部表现可以作为研究注意的客观指标。注意对信息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人的需要、情感,过去的知识经验等。注意保证了人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更准确的反应和进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这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和实际工作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本研究旨在测查我校初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状况,影响注意力的因素以及提升注意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初二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工具

(1)注意力状况:采用自编问卷,共12个题目,每个题的选项从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为1、2、3、4分,再计算总分。将学生的总分范围取前27%和后27%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其余为中等分数组。

(2)影响注意力因素:采用自编问卷,共12个题目,分别测查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意志力和自控力、用脑方法、意识状态、学习动机、情绪、放松状态、学习内容难度等因素对注意力的影响。每个题的选项从很不符合、不符合、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为1、2、3、4分。对每道题的得分进行二分处理,即选择1、2分视为该因素对注意力没有影响,选择3、4分则视为有影响,统计每道题选择“不影响”和“有影响”的频度和百分比。

(3)提升注意力途径与方法:通过一道题进行态度调查,根据被试的选择分析学生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升注意力。

3.数据分析

采用SPSS18.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注意力状况

对所有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总分进行频度分析,结果如下:

如上表所示,注意力状况位于中上水平的学生占79%,注意力状况不佳的学生占21.1%。

2.影响注意力因素

统计学生每道题选择“不影响”和“有影响”的频度和百分比,结果如下:

如上表所示,J为学习目标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50.4%;认为学习兴趣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71.4%;认为意志力和自控力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38.3%;认为用脑方法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54.9%;认为意识状态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77.4%;认为放松状态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43.6%;认为学习动机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82.0%;认为情绪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59.4%;认为学习内容难度影响注意力的学生占46.6%。

3.提升注意力途径与方法

对所有学生的态度倾向进行频度分析,结果如下:

如上表所示,希望通过注意力课程提升注意力水平的学生占69.9%;希望通过个体辅导提升注意力水平的学生占35.3%;希望通过自学提升注意力水平的学生占54.9%;希望通过家长指导提升注意力水平的学生占12.8%;希望通过家长和老师约束督促提升注意力水平的学生占18.8%。

(三)分析与讨论

从分析结果来看,初二学生注意力状况整体良好,21.1%的学生存在注意力状态不佳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注意力训练进行改善。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注意力课程、个体辅导以及自学的方式提升注意力水平,少数同学希望通过家长指导和老师约束督促提升注意力水平。由此可见,159中学开设的注意力训练课满足了学生改善注意力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注意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绪状态等等,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调节这些因素提高注意力,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意力训练课程的实践探索

基于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我校在注意力课程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实践研究。通过不断地探究,初步形成了三类课程:团体辅导课、体验课和主题活动课。

团体辅导课主要通过心理团体辅导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注意力以及注意力品质,了解注意力影响因素,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调控注意力。体验课主要通过快乐芯等生物反馈仪器和相关教具,引导学生体验注意力状态。主题活动课主要是通过班会课,设计和实施一些注意力训练活动,带领学生通过注意力训练活动重视和掌握一些方法。

(一)注意力团体辅导课的探究

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如下表的课程框架:

(二)注意力训练体验课的探究

在注意力体验课的实践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通过专业的注意力训练设备,来体验和学习;二是通过教具实现体验的目的。

为配合注意力训练体验课的开发与实施,在专业教室的建设中配备了四类专业设备:注意力训练反馈仪、注意力对抗系统、精细度训练组合套装、多项能力综合训练套装。同时,配备了教具:多米诺骨牌、叠叠乐、竹节棍等等。而体验课的总体目标如下:

(三)注意力训练主题活动课的探究

在主题活动课的探究中,我们主要通过班会课的形式来进行。而这类主题活动的开展,往往能使学生更愿意积极的参与。

四、注意力训练课程实施后评估与反馈

1.学生的反馈

在注意力训练课的实施后,我们都通过座谈会的方式,收集了学生对于课程的感受与收获。特别是团体辅导课和体验课,更是收集了很多同学的反馈信息。

2.教师反思

教师是每节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除了学生的需要和感受而外,教师的反思与体会直接关系到课程是否不断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具体实践中,部分课后教师有一些反思,可以是简单的总结。

总之,在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和积累的过程中,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注意力相关研究现状,并面向学生进行了注意力状况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注意力训练课程,通过团体辅导课、体验课和主题活动课,对学生进行了辅导和训练,学生在访谈过程中,也结合自身实际感悟与收获给予了反馈。

五、参考文献

[1]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国鹏,金瑜等.《中小W生注意力测验》全国常模指定报告[J].心理科学,1998,21(05):401-403.

[3]殷恒婵.青少年注意力测验与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51-53.

[4]殷恒婵,孟庆茂,钱铭佳.恩师TM(MC2StudyTM)对提高中小学生注意力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3).

[5]钱莉,金科,章苏静.教育游戏中学生注意力资源开发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0,(06):93-97.

上一篇:关于中学生人际信任和团队精神的调查 下一篇:增强中职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