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

时间:2022-10-11 09:19:58

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

摘 要: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文对思品课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传统教学方法 问题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研究者可以从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三个方面对教与学的特征作出判断。现代条件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件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当前形势下,课程改革基本完成,下一步就是在教学理念指导下,重点开展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方法是相对于现代教学方法而言的,现代教学方法是从传统教学方法发展过来的,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这两种教学方法反映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不同的,例如,现代教学方法的产生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这里谈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是指古代社会的教学方法,而是特指在现代教学条件下,尤其是在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影响极大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决定教学方法:教师只是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

在一般的传统理解中,课程的制定和教师的教学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事情。课程的制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专家的事情,课程教学则是教师的事情;课程是教学的内容、方向、目标,它规定了“教什么”,是不能改动的,教学是实施课程的过程、方法、手段,它规定教师“怎么教”。可见,在课程的规定下,教师只是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教师的教学活动被规定和限制在仅仅是如何操作的方面,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能动性弱化。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说明,课程的结构、内容、目标、要求等方面极大地限制了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课程决定方法。

二、师生关系决定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话功,它完全不同于人与物之间的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充满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中的一切内容最终都要落实到师生活动中。因此,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

出于对师生关系的不同理解,尤其是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所产生的观念,会使教学活动带来不同的方式和结果,我们说师生关系决定教学方法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些弊端其实质就是师生关系观念的反映。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方面,教师和学生理所当然地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上;长期以来,教学中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观念是根深蒂固和潜移默化的。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的权威者和社会的代言人自居,在师生关系上,认为自己是权威,是中心,是发号施令者,学生是观众、听众,要绝对地服从自己。这样,师生关系就变成授受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关系。在这样的认识的前提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就必然表现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记、我考你背”等特征。综观目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关心学生情感的体验;只强调分数的效果和价值,不重视学习态度、学习观、生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引导,等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师生关系方面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三、教学评价决定教学方法: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法宝

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一个怪圈,就是一方面,绝大多数教师对那种窒息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和教师都不堪重负的传统教学方法深恶痛绝,但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威力”,又不得不在教学中使用这些传统教学方法。所谓考试指挥棒的“威力”,就是教学评价问题。不少老师说,可以在教学中探索新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可以让学生们轻松地学习,但是,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考核和评价的问题。如果还是以目前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那么,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法宝,因为这里有个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升学率”是学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是关系到全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如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德育素养,等等。

四、教学观念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中的弊端不容易克服

在采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有体制性的因素制约外,对教师个人来讲,教学观念如何同样决定教学方法。广大老师,特别是中青年老师,他们基本上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因此对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应试教育有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开始做教师时,在教学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老师的做法,认为教学就是这样的。这种教学观念导致他们的教学方法出现许多问题,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不容易克服,有时甚至会变本加厉。所以,要改变教学方法,首先要在教学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即切切实实从应试教育的观念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观念上来,只有这样,在教学方法上才能真正有所突破。

以上从四个方面说明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方法本身,而是在课程、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教学观念等制约下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从传统教学方法所暴露的缺陷去反思问题的症结,然后通过不断的改革,逐渐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思想品德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党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高效动态管理的艺术 下一篇:关于体操课中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