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社会公众意识的电视纪录片

时间:2022-10-11 09:19:36

具有社会公众意识的电视纪录片

[摘要]纪录片是纪实的艺术,但这并不等同于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与手法就应当是机械的原生态纪录,内容的真实性应当与形式的艺术性有机统一起来,应是“创造性的利用现实”。结合电视艺术手段的烘托和渲染,借鉴现代科技元素,利用搬演,重现,动画等来叙事,追求故事性和艺术美感是当下纪录片创作的特征和趋势。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不仅体现在媒介对受众的尊重,也体现于媒体对受众审美趣味与文化品位的引导与培养上。

[关键字]电视纪录片;大众化;形式;媒介

近期《故宫》、《再说长江》的推出,使电视纪录片重又给观众带来了莫大的惊喜与期待。《故宫》与《再说长江》都是通过现代影像技术让观众在恢宏独具的画面中,去认识我们深厚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感受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对于纪录片的艺术创作,对于社会文化的反思,对于观众的审美需要,都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说到纪录片,往往会提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这是因为我们之前不知道原来纪录片也可以这样拍,拍得这么好看,这么通俗易懂,这么吸引观众。一直以来,我们的纪录片是真实的、深刻的,却也是冷漠的、清高的、说教的。不讲究形式和传播效果,不注重观众的审美心理,只是在讲述事实,完全忽视了电视作为媒介的观赏本质与纪录片作为艺术样式的艺术性。

一、纪录片的大众化

如今以观众为本位的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观众越来越享受自由与独立,文化越来越以人为本。在这样的社会演进中,传播者就应当转变观念,把握社会文化的发展,注重观众的审美要求,改变一直以来高高在上的我播你看的姿态。如果观众对你所传播的知识不感兴趣,那么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听你说任何事情。而树立公众意识,以大众化的方式和形式去创作,注重媒介自身的形式表现本质,用形式去表现内容,为内容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要使观众产生共鸣就要牢牢抓住观众的视线。而这就需要纪录片的编创者深入地把握观众的审美心理与需求,最根本地要把握当下社会审美文化的发展状态,从中去分析规律,进行创造。这样的纪录片一定是既能揭示社会内涵,又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艺术创作必须要认识时代与环境,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精神。

电视艺术是一种以视觉欣赏为主体的视听综合艺术。电视纪录片语言同电视本体语言是完全一致的,它是以视觉艺术为主,以完美的画面与声音共同营造的氛围去吸引人、感染人的。如果忽视电视音画特有的视听表现力与感染力,那就无法实现电视艺术的创作,无法展现电视的艺术魅力。电视要努力用完美的画面来叙述。

纪录片是纪实的艺术,纪实是它的风格与特点,不允许虚构。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与手法就应当是机械的原生态纪录,内容的真实性应当与形式的艺术性有机统一起来,应是“创造性的利用现实”(格里尔逊语)。愈是要表现现实内容,就愈要注重表现形式的艺术性,用适合生动的形式来承载内容,从而编创者的理念得以有效地传播出去,使观众很好地理解领悟。

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在他的《纪录片十四条戒律》中这样要求:纪录片“不要背离包含下列三个基本元素的原则: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如果认为一些现代手法的运用就是纪录片娱乐了,低俗了,那无疑是一种认识上的极端与浅显,不仅排斥了艺术的包容性与创造本性,也是轻视大众与大众文化的表现。大众化并不等于世俗化、媚俗化,而是同样要求真实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问题。

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内容的理性与形式的感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社会文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艺术创作的观念与手法,随之不断更新和演进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艺术就是要反映现实的,就是理应为大众服务的。用现代观念与手段改变知识与艺术高高在上的姿态,晦涩乏味的传播样式,注重形式,讲究美感,使知识与艺术真正为大众服务,为更深层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何错之有?知识与艺术并不是精英的特权,我们都能感受到,大众的审美眼光与审美需求正在飞速提升,甚至越来越挑剔。而眼下充斥荧屏的低俗无聊的节目往往是编创者一厢情愿的理解,事实上,大众早已厌恶反感了。而真正有内涵的艺术精品永远不必担心收视率与影响力。

二、纪录片的新形式

现在的纪录片题材内容是非常多样丰富的,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就必须要注重形式。结合电视艺术手段的烘托和渲染,借鉴现代科技元素,利用搬演、重现、动画等来叙事,追求故事性和艺术美感是当下纪录片创作的特征和趋势。无疑也是艺术创作的进步,并会大大推动艺术的演进。增强可看性是纪录片创作观念上的一大进步,电视本来就是让大众观看的,而非高高在上的说教。当然,观众群是有分类的,对节目的审美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是受众的定位与注重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不冲突的。

《再说长江》融纪录、访谈、探寻、艺术创作于一体,是通过应用多种电视手段诠释社会政治,文化,科学等诸多方面内涵与意蕴的光辉典范。它不是故事性的纪录片,而是景状物类的文献纪录片,它的观众群是有较高文化与品位的。但是《再说长江》对于新形式,高新技术创作手法的运用是相当广泛与丰富的,并且成为一大特色。没有全程高清拍摄,数字影视三维动画技术等的大量应用,一流的音效,特别是用“未知的内容去诠释熟知”创作理念的广泛实践,诗意的虚化处理与情感表现,甚至设置悬念的故事化处理方式,就不会成就一个高水准的鸿篇巨制,也不会有如此完美的审美效果和观众广泛好评。

《故宫》从故宫的建筑、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馆的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拍摄使用了高清晰度摄录设备,并且聘请了具有国际水准的摄影、音乐创作、动画制作等专业人士加盟。特别是动画制作创造了纪录片中动画创作的新纪录,如故宫的修建过程、康乾盛世时的故宫原貌、场面浩大的典礼仪式再现等,从而使片子获得了真实生动而完美的艺术表现,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与艺术魅力,使观众无不有感于意蕴深厚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戏剧化叙事,已经成为眼下电视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性和趋势。尤其对于人物与事件类纪录片,情节、悬念与起承转合的结构设计,对比、象征等艺术手法的运用,矛盾冲突的起伏过程,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都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可视性。丰富有力的画面表现会大大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强烈的审美期待。

但纪录片往往是在看似自然、客观、冷静的讲述与引导中来表现这一切,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中的矛盾冲突展现得真实而自然。不虚构,不歪曲,不去干涉事实内容的发展,这正是纪录片的记录性所在,也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从而使观众透过客观表层事件,跟随人物与事件的呈示去判断与体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毋庸置疑,美是艺术品的追求与价值所在,真实绝非等同于粗糙的原生态再现。所以讲究美感与真实叙事是不矛盾的。电视作为一种音画艺术媒介,视听必然是第一性的。纪录片的题材类型多样,但无论哪种题材,故事化,多种艺术手段与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都会让画面叙述精美动人。

法国的《微观世界》用人性化视角叙事,画面精美而生动,充满情趣与美感。我们与昆虫一起感受它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昆虫的视野重新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自然与心灵世界,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真实而又精美生动的艺术世界。这不仅是艺术,更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真切关怀与赞美。

2001年7月9日,中国第一个大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纪录片栏目的《探索・发现》开播了,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即知识娱乐化,目标就是要拍观众喜欢的纪录片。讲故事的解说方式,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电视艺术手段的烘托和渲染无疑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艺术享受和审美。

当然,我们要坚决避免单纯追求视听刺激娱乐化的倾向,避免误解与滥用纪实手法,防止简单化与模式化。而要以深邃的人文内涵,精美的制作吸引观众,将科学严谨的知识理念与精美生动的影像完美地结合,融科学性,教育性,娱乐性,艺术性于一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与自然人文接触的平台。

三、纪录片的媒介传播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市场是有巨大发展潜力与空间的。对于电视纪录片,越来越多的电视人正在转变只重社会效益的创作观念,正在用产业化的思路来推动市场化进程。并努力创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电视纪录片精品。

媒介追求大众化的创作思路并非是自降身价的媚俗与功利。事实上,这不仅不矛盾,反而恰是媒介具有社会公众意识的体现。而一味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才是不尊重大众的表现,也是不尊重艺术的表现。试想,如果媒介传播的知识是晦涩难懂的,不顾及观众需求的,不注重传播效果的,那还如何实现对全民的文化与道德的教育引导责任呢。传播同样需要“知己知彼”,需要媒介工作者真正去了解认识社会文化心理,立足于广大大众的接受水平。

我们还要认识到,立足于大众并非等同于一味迎合受众的需求,一味追求市场化的商业利润。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不仅体现在媒介对受众的尊重,也体现于媒体对受众审美趣味与文化品位的引导与培养上。因此,大众化的文化语境下,艺术创作更需要注重文化性,艺术性,而绝非走入低俗浅薄,才能积极健康地引领大众的文化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应有之义,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现之路。

[参考文献]

[1] 罗红辉.《关于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04期.

[2] 高鑫,周文.《电视专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3] 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4] 宿丰,黄丽.《论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对平民人生的关照》. 理论界,2005年09期.

[5] 杨贻军.《中国纪录片需要走向市场》.中国电视, 2006年05期.

[6] 冷凇.《访〈再说长江〉策划人 胡智锋》.中国纪录片网专稿,2006年11月24日.

[作者简介]周艳丽,河北保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从《喧哗与骚动》中的母女形象反观福克纳对美... 下一篇:《自由作家》种族与性别的双重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