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视影像书写奥运会历史

时间:2022-10-11 09:02:33

【前言】用电视影像书写奥运会历史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首次实现了与凤凰卫视的大型直播合作,在凤凰资讯台、欧洲台和美洲台同步并机直播; ――首次实现了与新媒体的直播合作,新浪网站、搜狐网站和奥运官方网站都在显要位置全程直播了这次特别节目; ――在直播过程中,成功连线直播了中国香港和伦敦、洛杉矶等大城市...

用电视影像书写奥运会历史

人们常说:“新闻是历史的第一章”。2008年注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年。作为奥运主办城市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持续数年利用电子影像记录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每一个脚步,众多电视人用新闻记录了历史,他们自己同样也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在整个北京奥运会和2008年残奥会的转播工作中,北京电视台屡屡独辟蹊径,推出了一批批独家报道和“不可复制”的新闻行动。

一、奥运报道:独辟蹊径,全程记录

1.奥运筹办期:敢为人先

2006年8月8日,北京电视台推出“迎奥运倒计时两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一共设立了9个直播点,北京以及香港、青岛、上海、沈阳、天津、秦皇岛等奥运协办城市首次共同登上电视荧屏,全方位展示2008年奥运会筹备进展和全球华人对奥运会的期盼。

这次直播实现了北京电视台历史上的几个第一:

――首次实现了与凤凰卫视的大型直播合作,在凤凰资讯台、欧洲台和美洲台同步并机直播;

――首次实现了与新媒体的直播合作,新浪网站、搜狐网站和奥运官方网站都在显要位置全程直播了这次特别节目;

――在直播过程中,成功连线直播了中国香港和伦敦、洛杉矶等大城市;

――我台成为国内外第一家进入奥运大厦直播北京奥组委工作的新闻媒体。

7月8日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一个月,新闻节目中心在北京卫视推出100分钟特别直播节目“北京,准备好了”,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北京筹办奥运的最新进展。中央电视台与BTV实现了直播信号共享,青岛、上海、天津等奥运协办城市电视机构纷纷采用了BTV的新闻素材,实现了BTV品牌价值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火炬接力期:拼搏进取

奥运圣火传递分为境外和境内两部分。在央视全程高密度直播的情况下,北京电视台启动了建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报道行动,圆满完成火炬传递各阶段的报道任务,有力提升了BTV的品牌价值。

在火炬境内传递中,最艰难的挑战来自珠峰传递现场。由5人组成的北京电视台珠峰报道组,4月25日入藏,由于高寒缺氧,5位成员都出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整夜无法入眠,走几步就喘不上气。他们克服从生理到心理的极限挑战,及时发回动态消息和新闻特写数十篇,特别是从4月29日起在“北京新闻”开辟的“珠峰日记”专栏,以第一人称形式,记录记者在珠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带有浓郁的个性化和人情味儿,成为火炬传递报道中的一个极富特色的亮点,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3.奥运会期间:寻找特色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卫视推出“光荣与梦想”特别节目,其中包括“奥林匹克早晨”、“奥林匹克新闻”、“北京新闻”和“奥林匹克全景”4档栏目,实现了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据统计,从8月9日到25日,北京电视台4档新闻栏目平均每天直播总时长达到5个半小时,播出各类新闻120多条。17天合计直播总时长92小时,播出总条数达到2000多条。

在奥运报道中,北京电视台作为非持权转播商,记者无法进入比赛场馆和奥运村采访。作为奥运举办城市东道主电视台,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突出地域优势,在赛场外开辟第二战场,让我们的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首都特色和大台风范。赛事保障、城市运行等成为我们自采新闻中的重要内容,独一无二的特色报道屡屡被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媒体采纳。

二、残奥会报道:传递人文关怀

按照“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的要求,新闻中心在进行残奥会赛事报道的同时,还策划推出了适合栏目定位的特色报道和新闻行动,体现了媒体服务社会的公益精神。

1.“北京新闻”策划推出“残奥1+1”和“超越、融合、共享”专栏,视角独特,引领舆论

从9月6日开始,“北京新闻”开设专栏“残奥1+1”,特邀北京残奥会注册记者青风(盲人)、解岩(肢残)作为北京电视台特约记者,以残障人独有的视角参与盛会、报道残奥。由青风和解岩本人的配音报道给观众以极大的感染力,给人以温暖和感动。由于记者残疾人身份的特殊性,节目播出后,产生了很强的亲和力。

“超越、融合、共享”专栏是“北京新闻”从9月7日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内容包括开幕式揭秘、运动员人物故事、志愿服务、服务资讯等,报道首都的发展变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成果等。专栏注重挖掘赛事背后蕴藏的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为残奥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此外,“北京新闻”还以《见证新北京・打造无障碍之都》为题,策划推出了4集系列报道,以景点无障碍、交通无障碍、医院商场无障碍为切入点,集中报道了北京在建设无障碍城市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而报道首都残疾人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更广泛地利用媒体影响力,使更多的人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从更高层面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形象。

2.“北京您早”策划推出“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主题报道,架起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的桥梁

从9月4日开始,“北京您早”推出“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主题报道,请观众从每天播出的节目中,选择感动自己的运动员或者是志愿者,通过热线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告诉节目组,节目组再委托主持人和记者,代替观众给运动员或者志愿者送花。

受观众委托,栏目已经陆续派记者将鲜花送给了英国盲人足球运动员、老山场地自行车馆的志愿者、双腿残疾的“刀锋战士”奥斯卡、硬地滚球运动员王义的母亲贾妈妈等。通过给残疾人朋友送花送祝福的形式,媒体架起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的桥梁,让全社会了解残奥项目,理解残疾人的艰辛。

每当我们送上鲜花的时候,我们的画面里都会出现一张张或激动、或惊喜、或腼腆、或兴奋的笑脸。外国朋友更加外向,他们为能在北京得到来自观众的祝福而感动,我们也为能在观众和运动员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感到骄傲。

3.“特别关注”推出以帮助盲人观看比赛为主题的爱心行动

残奥会开幕之前,“特别关注”向全社会召集志愿者,发动主持人和志愿者开展以帮助盲人观看比赛为主题的爱心行动。活动宣传片播出后,有数百名观众报名成为志愿者,和主持人一起每天组织盲人朋友到各比赛现场,为他们引领服务,讲解赛事,奉献爱心。这些爱心行动不仅塑造了主持人和媒体的公益形象,还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爱护、尊重残疾人的风气。

中秋节,主持人带着巧娘工作室富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走进残奥村、媒体中心和鸟巢,向各国运动员和记者送上北京市民的节日祝福。其中,桑朝晖和外国同行朗诵唐诗,曹一楠和台湾代表团团长互送中国结等情节尤为感人。

4.“直播北京”策划推出“爱无障碍”新闻行动,开辟专栏“朋友的故事”

残奥会开幕前,9月2日,“直播北京”栏目与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合作,开辟了“爱无障碍”专栏,以保障盲道畅通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反映北京市为残疾人出行所做的无微不至的服务。主持人来到中关村大街、西土城路、西单、王府井等地,体验盲人出行的困难,报道城管执法人员对自行车、报刊亭等占用盲道的现象进行认真整改。看到低垂的树枝挡住了盲道,主持人还亲自修剪树枝,为盲人朋友提供一个畅通的路径。栏目组用自己的行动感化着全社会,为残疾人无障碍出行尽了一份心意。

“直播北京”还开辟了专栏“朋友的故事”,让记者主动与残疾人交朋友,“把朋友的故事讲给你听”,然后记者再以朋友的视角,向观众讲述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的故事。

5.捕捉新闻人物,挖掘感人故事,体现人文关怀

在关注赛事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物故事,突出人物精神,是此次残奥会报道的一大亮点。“轮椅舞者 勇做命运强者”讲述了美国高位截瘫运动员安吉拉不向命运低头,用轮椅跳舞表达生命的激情;“这一刻我们和你在一起”讲述了美国选手霍姆斯在女子200米T44级决赛中意外摔倒又爬起来冲过终点,当她悄然落泪时,同场竞技的对手围过来安慰霍姆斯,鸟巢里所有人的心都和她在一起。还有69岁的祖母选手埃米莉、“刀锋战士”奥斯卡……

除了运动员,我们还注重在赛事背后挖掘亮点,比如“芭蕾女孩李月”、“盲人柔道馆中的父子情深”、“儿行千里母担忧”、“网球场上默默捡球的志愿者”、“残奥会的啦啦队”等新闻特写,同时更注重挖掘人物内心,传递“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也使我们新闻工作者收获了很多经验、启示。我们将把这些经验、启示用于今后的报道中,用新闻展示后奥运时代北京的前进步伐。

(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

上一篇:多角度诠释“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 下一篇:公信力的客观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