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瘤胃臌气的诊治技术

时间:2022-10-11 08:15:50

浅谈奶牛瘤胃臌气的诊治技术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奶牛养殖业也在大规模地扩增。奶牛瘤胃臌气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发生,将导致养殖率低,严重的甚至提前淘汰,这大大减少了养牛户的收入,造成奶牛场经济效益降低,影响了奶业增效。瘤胃臌气又称瘤胃膨胀,是由于胃内饲料急性过度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而使瘤胃体积迅速扩张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瘤胃过度膨胀、嗳气受阻、呼吸困难与黏膜发绀为特征。

【关键词】奶牛;瘤胃臌气;诊断

1 瘤胃臌气的发病原因

1.1 原发性原因

主要是由于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而引起。如品质不良的青贮料和腐败、变质的饲草、冷冻的马铃薯、萝卜、甘薯等块状类饲料、以及过食带霜露雨水的牧草等,这些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在瘤胃中产生大量气体。特别是经过一冬舍饲干草的奶牛,在开春后开始饲喂大量肥嫩的青草时最危险。如果给奶牛饲喂了大量新鲜的豆科牧草(如豌豆藤、苜蓿、花生叶、三叶草等),由于这些鲜草中含有丰富的皂角苷、果胶等,可产生一种泡沫性臌气,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若奶牛误食某些麻痹瘤胃的毒草,如乌头、毒芹和毛茛等,常可引起中毒性瘤胃臌气。另外,饲料或饲喂制度的突然改变也易诱发本病。

1.2 继发性原因

继发于某些疾病之后是该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瘤胃臌气常继发于下列疾病之后:食管阻塞、麻痹或痉挛,瓣胃弛缓和阻塞,皱胃阻塞、溃疡和扭转,创伤性网胃炎,瘤胃与腹膜粘连(由于瘤胃反复穿刺、腹壁创伤等),慢性腹膜炎,网胃与膈肌粘连,奶牛纵隔淋巴结肿大(结核病)等。

2 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

本病一般呈急性发作,奶牛于采食时或采食后不久随即发生。病牛拱背呆立,反刍停止,站立不安,惊恐,出汗,脉搏和呼吸加快,结膜充血,角膜周边血管扩张,但体温正常。病初,病牛频频嗳气,随后,嗳气完全停止,表现出回视腹部、摇尾踢腹、起卧不安等腹痛症状;继之,腹围逐渐地或迅速地增大,以左肷窝部最明显,有时左肷部的突起可超过脊背以上。病牛先频频努责,可排出少量稀软的粪便,后则排便停止。触诊时,病牛腹壁紧张而有弹性;叩诊时,可闻及高亢的鼓音;听诊时,可听到瘤胃蠕动音初期强,以后转弱,最终完全消失,偶尔可闻及金属音。泡沫性臌气时,病牛常有泡沫状唾液从口腔逆流出或喷出。瘤胃穿刺时只能断断续续地排出少量气体,同时瘤胃液会随着胃壁收缩而向上涌出,放气困难。

瘤胃臌气严重时,病牛呼吸困难,黏膜发绀,静脉和毛细血管淤血怒张,脉搏细弱无力,心音亢进,第二心音微弱,心跳急速(每分钟可达120次以上),惊恐不安,眼球突出,全身出冷汗。病牛最后多站立不稳,皮温不整,常突然倒地抽搐而死亡。

慢性瘤胃臌气多是继发症状,瘤胃臌气多呈进行性或周期性发生。病情弛张,时而消胀、时而胀大,奶牛常于采食或饮水后发生短期的轻度或中度的气体性臌气,瘤胃收缩力正常或减弱。本病发展缓慢,病程可达几周,有的甚至拖延数月,往往发生间歇性便秘或腹泻。随着病程的延续,病牛逐渐消瘦、衰弱,奶牛的泌乳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停止,此时,须注意原发性疾病的检查,如食道麻痹、瓣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和结核病等。

3 瘤胃臌气的诊断要点

对于原发性瘤胃臌气,一般可根据病牛采食的品质,发病较快及特殊的临床症状,如腹围增大,肷部变平或突出,叩诊可闻及鼓音和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困难等表现即可确诊。继发性瘤胃臌气发生得较慢,多呈间歇性、反复发生,通常伴有食管麻痹或创伤性网胃炎等疾病。

4 瘤胃臌气的治疗方法

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是:诱发排气、制止发酵和促进内容物排出。

4.1 诱发排气

诱发瘤胃内气体排出的常用方法是瘤胃按摩,即用拳头强力按摩瘤胃,每次进行10~20min,同时使病牛站在前高后低的斜坡地上,以便将气体排出;也可在病牛口内置1根短的木棍,木棍两端拴好细绳,结扎在角根后固定;或用一束稻草或麦秸,通过牛口结扎在下颌上,以便使牛口张开、舌头不断地运动而利于嗳气。

对急性病例或有窒息危险的病例,必须进行急救治疗,常用套管针进行瘤胃穿刺放气。瘤胃穿刺的套管针应固定在腹壁上较长时间,缓慢放气,待气体放完时再拔出。如果没有套管针,也可插入胃导管放气。瘤胃内气体过多时,放气应是间歇性的,不能过快放气,以免引起脑贫血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4.2 制止发酵

制止瘤胃内容物发酵的主要措施是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防腐发酵的药物,这些药物既可内服,也可于穿刺放气后直接注入瘤胃。常用的制酵药有:来苏儿、克辽林(10~25ml)、鱼石脂10~15g(溶于50~100ml酒精)、松节油20~30ml,以上药物各溶于300~500ml温水中内服。也有灌服氯化镁50~100g的水溶液,或镁乳(8%的氢氧化镁混悬液),或新鲜澄清的石灰水1000~3000ml,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民间常用烟叶150g+食用油300g,混合后一次性灌服;或用臭椿皮或叶捣碎投服;或萝卜籽300g、大蒜头120g,捣烂后加麻油150g,同调灌服;有的用熟石灰120g、豆油300g灌服,也能收到较为理想的疗效。

对于泡沫性臌气,即由于病牛突然采食大量青嫩豆科牧草,瘤胃内发酵产生的小气泡常附在饲料草渣上,而不能浮到瘤胃上部融合成大的气体层,从而形成泡沫性瘤胃臌气,此种臌气即便是用套管针放气效果也不佳。此时应投服聚合甲基硅油和松节油等,以促使小气泡脱离其所附着的草渣而上浮并融合于瘤胃上部,此时再行放气效果就更好。如果已插入套管针放气,则在拔出前可经套管针筒注入松节油-鱼石脂-酒精合剂(制酵膏)100~200ml,这样有利于泡沫性臌气的消除。很多兽医主张对泡沫性嗳气应用豆油(或花生油)200~300ml,混水充分振摇后投服。

4.3 促使内容物排出

促使瘤胃内容物迅速排出的常用药物有2类:一是泻剂,二是瘤胃神经兴奋剂。常用的泻剂有硫酸镁(钠)、液状石蜡和人工盐等;兴奋瘤胃神经的药物,常用的有陈皮酊、龙胆酊、稀盐酸、姜酊、辣椒酊等。此外,拟胆碱药(如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也有加强前胃蠕动的作用,但由于这些药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因此,对重症病例、体弱病牛应慎用。

4.4 对症治疗

对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的重危病牛,在进行输液的同时还应配合强心剂和呼吸兴奋剂等药物进行抢救。对继发性瘤胃臌气,除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外,还应积极诊治原发性疾病。

5 瘤胃臌气的预防措施

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饲养管理人员应增强责任心,了解本病发生的基本知识,避免在有露水或霜雪的牧草地放牧,还要防止短时间内过多地给奶牛饲喂大量的青嫩牧草,尤其是豆科牧草;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即便是轻度发霉的饲料也不能饲喂;将奶牛从舍饲转变为放牧饲养时,要给奶牛一个适应性的过渡阶段。

参考文献

[1]刘长松.奶牛疾病诊断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黄克和.兽医临床工作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3]潘耀谦,吴庭才.奶牛诊治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沈建忠,赵德明.奶牛疾病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5]齐长明.奶牛疾病学[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贺普霄.家畜营养代谢[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7]郭定宗.兽医内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蜂王浆高产技术 下一篇:蚕桑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