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城改造与风貌保护浅议

时间:2022-10-11 07:22:34

城市旧城改造与风貌保护浅议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中小城市如今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即新城的建设与旧城的改造与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以东京为实例,分析了日本在这方面的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旧城改造;风貌保护;建议

一、旧城改造简述

20世纪是世界大城市旧城改造的高峰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则是旧城改造的第一个契机与转折点。信息数字化浪潮是旧城改造第二个契机与转折点。将来还会出现第三个契机与转折点。首先考察第一个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旧城改造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只是缺少一个契机把这个耗资巨大的事业启动起来。二战在客观上担当了启动者的角色。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城市恰恰多是被战争毁坏最甚的城市(当然也有一些诸如美国等未直接遭受到战争破坏的国家),战后重建的本质就是“旧城改造”,虽然后来发展起来的城市焕然一新,有些已经与其原貌大相径庭,难以辨认了。

二战后期,东京是美国重点轰炸的目标之一,高大建筑物几乎被炸平了,数十万人无处栖身,就连著名画家山下清也不得不住在简易的木棚子中。繁华区新桥变成一片废墟。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望着满目创痍的东京废墟,感叹到:日本已经沦为四等国了!而现在繁华的东京就是在这样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的。

总体看,二战之前的世界城市面貌都是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启动之前的传统城市不具有自我扩张的能力,其规模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大致不变。市场经济启动之后,城市在外延与内涵两方面都随之剧烈地改变与扩张。资本自身的法则只鼓励投资者把资本投向生产要素,一般不会对产出之外领域产生投资热情,比如很少投向环保或投向改善公司外观形象等投资冲动,更缺乏对城市公共设施投资的兴趣,甚至设施更新也是极不情愿的,能凑合使用的,就不会花钱换新的。折旧费不足或用途上变为它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只是从这个角度考察,我们可以断定,如果没有发生大的破坏,城市面貌更新的概念能否牢固地建立起来,是要打问号的。

旧城改造运动就是在战后新兴城市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兴起的。欧洲的城市普遍发展较快,亚洲一些城市也是日新月异。战争不过是一个契机,真正改变城市面貌的最重要的动力是生产力的飞跃与理念上巨大的变革,这两者加在一起使得城市不再是简单的人群聚集的产物,城市担负起表征财富、表征最高文明与表征民族性的三大重任。这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之后的必然结果。三个“表征”实际上在支配世界城市演进与发展,持续地影响着人类。中国城市启动得晚些,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庞大的旧城改造进程。但是中国所走的路,与多数国家炯然不同,值得深入地进行对比研究。

综观世界,旧城改造存在以下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全盘改变,就地“以新换旧”,包括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唯一不同是,建新城市是全面铺开,旧城改造是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完成的。第二种模式是保留旧城不动,仅对其进行局部维护与整修,选择附近的地域建立辅城(或卫星城),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的运转,意大利的罗马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罗马旧城保护得相当好。第三种是不发展模式,维持旧城原样不变,只做局部维修,以意大利的威尼斯为代表。第四种模式是保留旧城的形式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新的“旧城”,日本的东京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二、沿海城市如何做好风貌保护

高效、有序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沿海城市发展要求的新机制,不断推进风貌保护规划工作。

(一)完善管理机制,加大保护力度

设立保护规划管理的专门机构,同时,针对沿海城市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特点,明确了市管、区管、市区共管的风貌保护规划管理模式,形成管理合力。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合法性,建立了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管理的“专家特别论证制度”,明确规划变更的工作原则和运作程序,确保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担任主任,由10多个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统筹管理运作、资金保障、政策支持等内容,共同推进。保护委员会设办公室,由市房地资源局、市规划局和文管委共同组成,各司其职、协同管理。

(二)实施分类指导,探索多元风貌保护模式

加强市、区政府管理部门的目标控制和监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实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实例一:上海外滩建筑群的功能置换与建筑修缮外滩19幢大楼功能置换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有三分之二完成了功能转换,成为金融业办公以及高档休闲场所;通过保护性修缮,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

实例二:原上海啤酒厂及上钢十厂等产业建筑保护与改造

上海啤酒公司是20世纪30年代远东最大的啤酒制造商,厂区位于苏州河南岸,建筑群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其中有三幢建筑被列入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2002年初,在生态公园梦清园建设中,三幢历史建筑被很好的保护和修缮,建设成为苏州河展示中心和公共活动休闲中心。

(三)加强规划宣传,不断提高社会保护意识

加强保护专题规划展示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出版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书籍和宣传画册,拍摄制作专题片“建筑百年”,积极扩大保护规划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发达国家―――无论宗教文化与历史传统有多大差异―――在保护古都风貌这一点上并无二致,他们都格外珍惜“旧城”这一庞大的文化遗产,尽量杜绝人为地毁坏它。即使是实在需要拆除的,一般要经过审慎的论证,采取破坏最小的方案。只是在保护的方式上,日本与欧美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模式。这一点,对于有悠久历史的后进国家极具参考价值。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建筑这一最重要、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民族认同语言,让其成为稳定社会的稳固机制。

参考文献:

[1]:赵应红.旧城改造中城市风貌特色保护探讨.山西建筑. 2005年第24期

[2]:王文元.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以东京为例.城市管理与科技.2002年第3期

[3]:魏成林.北京的旧城改造与城市传统风貌保护.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5期浅谈县(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上一篇:高浓度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能源回收研究 下一篇:浅谈县(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