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事须讲和谐

时间:2022-10-11 06:31:29

赏石的人如今日渐增多,以致采石、购石、赏石成了一种行当,有些地方发展成了一种产业,一种品牌,一种形象,成了一部分人和一些地方赖以生存发展的依靠。赏石日渐成为时尚,很快就赏出了石馆,赏出了石店,赏出了奇石一条街,甚至于赏出了奇石文化节、奇石城、奇石之乡,昔日冰冷无语的石头,已成为热门收藏品。

因为每个人的文化差异和阅历的不同,赏石的视觉及其引发的感验是千差万别的。于石商而言,赏石,也许是欣赏自己“毒到”的眼光,庆幸捡了大漏,奇石在他的眼里,应该是个“金元宝”“银元宝”之类了。我和几个朋友常在一起赏石,我们经常谈到了另一种体验,那也算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吧:忘机陶然。通过眼观、手摸,使人沉浸在赏石所产生的意境之中,忘了世事烦忧,陶然而单纯,身心全然放松。赏石的这种乐趣,是大有裨益的:静下心来,与石对话,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感悟和谐的真谛,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精神生活。

赏石离不开一个情景交融的赏石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人石一体、天人合一的意境。邀上三五知己,进得石馆,在琳琅满目的奇石展品中,品评石相、石质、石韵,那是需要默契的。真正的赏石,便在于个“独”字,这是赏石的另一种环境。最佳的赏石环境,室不在大,三五十平方米的地方,高低错落地摆上数十块奇石,给每块奇石放好位置,墙上配些书法(不要绘画),灯光不要太亮(不要色灯),点燃一炷檀香(不要多炷),放段钢琴曲或轻音乐。当然,在房子的一角,在恰当的位置,有茶几,可喝茶。如果您已沐浴完毕,便可轻松进入此间石室,在赏石中与天地对话,与自然共呼吸,便可陶然而忘机了。

比如在红木几架上,一块华安玉奇石“举头望明月”,该石披上了一层神秘光彩。仔细一看,画面上一位,正迎着皎洁的月光,举头遥望屋顶前的明月,像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超越时空,和她一起赏月,一起思想……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华安奇石“金字塔”时,我们的思绪又飘向遥远的埃及。造化神奇,竟然能造出如此奇石?岁月留下的沧桑显示出古铜色,古人砌石留下的施工痕迹依稀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古老的金字塔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向人们诉说遥远的历史。再回头细看华安玉奇石“敦煌壁画”,饱满的石相,线条流畅的外形,画面中一丝淡淡的斜阳余晖拂照在如玉如瓷的石面上,那古朴的纹样和丰富的色彩清晰地呈现出来,人们似乎看到飞天,看到古寺,看到多彩的云天,那敦煌壁画的精华浓缩在画面上,让人惊叹自然与社会的奇妙相通。

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赏石之事,也应该处处体现科学发展观。在赏石文化产业方面,石事和谐更显急迫。石农在采石之时,如果过度开采,就会破坏生态;如果石商造假,蒙骗购石人,就会坏了石界声誉。那些一心想捡“漏”的人,一旦又看花了眼,那必定是十分无奈的吧?如果老是处心积虑抬高自己、压低别人,甚或在买卖中互相倾轧、中伤,那岂不悲哀?凡此种种,都不可取,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

石事和谐,就是采石要适度,不能竭泽而渔,坏了环境,而要把开采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石事和谐,就是要还奇石一个真面目,不要作假,营造一个讲诚信、重信誉的环境,石事和谐,就是要就石论石,赏石怡情,积极参与石事。闲暇之时,袅袅茶香中触摸那历经亿万年的美石,去欣赏她的形、质、肤、色、纹、韵,真的,那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责编 鹏超

上一篇:组合石该怎么组合 下一篇:艺超专栏:中国拍卖,傻大胆还是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