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等待第三春

时间:2022-10-11 05:14:54

艺术品投资等待第三春

申城的九月,三大艺术品展会就将联袂上演,这无疑也让许多投资者投来了关注的目光。不过与此同时,时下的艺术品市场却是寒气袭人,但是从长期来看,艺术品投资的第二春却将比上半场的疯狂更让人值得期待。

申城上演展会潮

“走,去上海看看艺术品!”在九月,这或许会成为人们的一句口头禅,因为就在这个初秋的季节,三场艺术品的盛宴就将集中在申城上演。不知不觉,它们使艺术品成了9月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更成为了一个社会各方议论纷纷的热点话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先浏览一下这三次展览会的脉络: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从9月10日至14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届时我们可以欣赏到的艺术品可谓是琳琅满目,包括近10幅陈逸飞的油画作品、重量级的雕塑作品以及中外画廊提供的当代艺术精品等。与此同时9月10日~13日,“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一个“当代艺术的新舞台”将被勾勒得淋漓尽致。而近年来以新锐姿态迅速跻身全球著名当代艺术大展的上海双年展也在日前宣布,定于2008年9月9日开幕的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将以“快城快客”为主题。

9月,这三大展览东西呼应、南北夹击,烘托出一个浓烈的“艺术上海”的气氛。其实如果我们放眼世界,在9月上旬上海三大展会“三碰头”的前后,亚洲诸多城市也将相继举办5个艺术博览会,而经过十二年历练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因其特有的超大规模和强劲的国际化程度,已经成为了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名副其实的旗舰。由此有不少观点认为,上海正在成为中国乃至是亚洲的艺术品交易中心。

艺术品是与证券和房地产并列的三大投资市场之一,现在人们对其的关注程度正越来越高,而这也可以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上海800号艺术论坛上得到充分的反映。论坛举办时会场的大厅可以说是座无虚席,许多投资者提出的问题都异乎寻常的及时和尖锐。在现场,记者就遭遇了这样一位投资者,他说:“9月的上海三大展会同步演绎的确是艺术界的一件盛事,热闹非凡引人关注。但据我了解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步入了低谷,甚至还有观点提出了‘崩盘’的论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而它最终也成了我们这组文章需要去寻找的答案。

市场寒气逼人

冷、冷、冷!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的市场,那就是寒气逼人。为了完成这组文章的采访,记者曾分别联系了两家北京和上海的知名拍卖公司,他们都以不同的理由避开了记者的提问。其中一家拍卖公司艺术品部负责人的说法颇为坦率,他说:“现在市场不好,等以后好起来了再谈吧。”异乎寻常的举动耐人寻味,表露出了当前市场的一种无奈。

而近期不少画廊同样也遭受了寒流的冲击,一位画廊经营者这样对记者说:“现在很多画廊都非常不景气,一个月卖不出一幅画是经常的事,压力非常大。”画廊是市场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他们的感受往往是切肤之痛。

同样的动荡也发生在了拍卖市场,2008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集体遭遇“滑铁卢”。这场拍卖中,“天价王”张晓刚的《untitled》和《2001no.8》流拍,王广义、蔡国强等一向被国际市场追捧的艺术家大多遭遇挫败,仅以估价或略超估价成交。而6月30日在伦敦结束的佳士得“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58件拍品中仅有2件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一件张晓刚的《父亲和女儿》因90~150万英镑的超高估价再次遭遇流拍。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从我们所掌握的数据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2008年春拍的回落态势,此前一直气贯长虹的当代艺术品走势也同时出现了回调。虽然数据本身给人的感觉还并不猛烈,但在实际市场中投资者对个案的感受却要强烈得多,有些品种的回落幅度已经超过了50%。

如果说前几年的当代艺术品是放了一颗“卫星”,而在今年,“颓势”、“泡沫”、“崩盘”则成了市场的主旋律,整个市场突然一下子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局面。而不少境外资金已早早地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其快速套现的举动无疑加重了市场的颓势。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香港苏富比春拍的108件中国当代艺术拍品全部来自美国艺术基金“仕丹莱收藏基金”,虽然这一“全球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机构之一”解释此举的原因是由于美国次债危机,但中国艺术品处在悬崖边的高价位无疑是其最根本的动因。

拐点已经出现

市场萧条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拐点已经来临。如果要用证券市场来做个比喻,当前的艺术品市场就如同今年的沪深股市,同样处在一个从6000点回落的过程当中。

此前的这波艺术品艺术品行情最出彩的非中国当代艺术莫属,在过去3年中,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飙升让整个世界都感到了震惊。在这一轮疯狂的上涨中,一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数十倍、数百倍的价格飙升,比如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2007年底以90万英镑成交,是1996年价格的63倍,与此同时,不少二流至四流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价格也获得了近20倍的上涨。2007年底,《福布斯》杂志发表的一项五大热门藏品排行榜,名列首位的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品,但是越来越多的国际评论家开始给这轮疯涨泼冷水。

与此同时,艺术评价家朱其提出的“谎言共同体”的观点更让市场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他认为很多艺术家和拍卖公司暧昧,有些艺术家直接参与和导演拍卖,请自己的人去竞拍,只为赚取高价的名声,吸引媒体的注意,以便第二年卷土重来。他说:“当代艺术市场已经不像收藏,更多地是一种投资,甚至沦为一种投机行为。”

“谎言共同体”是否存在似乎没有必要进行太多的争论,但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泡沫却已经显而易见。苏富比董事、亚洲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张晓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每个人都担当着多重身份,相互之间角色串位,而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和格局与西方整个艺术体系的巨大差别,将会成为未来市场良性运转的障碍。”

在这组文章中,艺术品投资者伍劲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是一位市场的弄潮儿,见证了这几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大潮的变迁,而且从中收获不菲。但他并没有回避当前的市场窘境:“股市到了4000点的时候大家都在说拐点,然而市场却继续在上涨,然而等到了6000点的时候,拐点真的来了,当前的艺术品市场就是这样。”

大洗牌在所难免

拐点的出现是残酷的,它所引发的是市场自我矫正,在这个时期里,许多被人为炒高的艺术品将会被淘汰出局,甚至最终成为“艺术垃圾”。这个比例有多少,有的说在当代艺术品中会占到50%,更有观点认为会达到90%,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优胜劣汰已在所难免。

马维建是中国台湾最知名的油画收藏家之一,他这样感叹道:“有些艺术品,价格怎么上去,还会怎么下来!”全球权威艺术品市场行情网站Artprice每年都发表《艺术市场趋势》,2007年发表的《艺术市场趋势》运用大量的数据论证认为“2007年投机泡沫已达到了顶峰”,未来应该进入一个“矫正期”。在一轮市场大疯狂之后,那些没有灵魂的艺术品,就会如泡沫般烟消云散。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许多一线当代艺术家的走红,他们也成了无数年轻画家疯狂效仿和跟风的对象。批评家李晓峰忧虑地指出,现在的当代艺术给人一种“近亲”的感觉,那些大头、傻笑、元素、红色中国,多得让人腻烦。如今一线画家的作品反映的是20年前的观念和思想,因此国际上更期待红色中国以外的当代艺术品,既现代又跟更深层的中国有关的东西。这会丰富既有题材,使市场资源更大化。

瑞士藏家安德利也表示,很多中国艺术家尽管如今在市场上很红火,但他们10年来几乎在画同样的东西,没有突破,也不敢去突破,因为他们完全被市场俘获了,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国际市场和海外的藏家更希望看到更多元的中国当代艺术,很反感那些跟风效仿之作。

等待未来第二春

但是市场的震荡并不可怕,大浪淘沙潮起潮落,艺术品市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经过了一轮优胜劣汰的大洗礼之后,我们迎来的将是艺术品投资的第二春。

这次,记者特意采访了多位业内权威专家,他们来自方方面面,包括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拍卖公司、画廊和艺术评论界等,其对后市的看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总结起来是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品市场不会“崩盘”,我们刚刚经历的只是市场的第一波,而未来的下半场则更值得期待。

对此,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分析认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3年中国嘉德敲下的第一锤开始,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15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3年到2000年,这个阶段是拍卖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从2000年到2003年短短的三年间,拍卖行业则经历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从2003年开始,艺术品拍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以平均每年55%的高速度在增长,瓷杂工艺品、中国近代书画、中国油画、当代艺术,佛造像等品种轮番起舞,艺术品拍卖引起了社会巨大的关注。

其实,当前艺术品市场的崛起是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无关联的。过去几百年,世界艺术品市场基本上是以西方艺术品为中心,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们更多地用艺术品来记录历史,这无疑带给了市场巨大的潜力。

当前的市场其实也带给了投资者更多的空间,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机会以低价买到艺术精品;二是不少此前被“冷落”的艺术家会脱颖而出。当然为了抓住这样的机会,学习和眼力是前提,而在9月举行的三大展会无疑就提供了我们“实习”的场所。

相关衔接 三大展会9月闹申城

2008(第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10日~14日在世贸商城盛装登场。与此同时,新创办的系列展――“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也将于9月10日~13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倾情上演。

据悉,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主展将在位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地段的世贸商城举行,一馆、二馆两大展馆设为画廊专区,同时增设“中国陶瓷艺术馆”。另有风格鲜明的主题展“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和“新笔墨?中国画大展”闪亮登场。而且今年上海艺博会招展模式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再次提高入选门槛,不再接受画廊报名,所有参展画廊将以被邀的方式参与。

而本次系列展――“上海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则再度由上海艺博会和意大利博洛尼亚集团强强联手,在被誉为“东方罗浮宫”的上海展览中心,继续为纯粹经营当代艺术的中外画廊构建一个“当代艺术的新舞台”,届时将有来自亚太、北美和欧洲的130家画廊同台竞技,争奇斗艳。

另外,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将于年9月9日~11月16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户外作品一直是上海双年展的重头戏,而此届双年展亦不会令参观者失望。据悉一列长四十五米左右的火车将“驶进”美术馆的正门,这列曾经承载着中国知青梦想的历史火车将拉开“快城快客”的序幕。

上一篇:中秋题材藏品走俏拍坛 下一篇:现在只是中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