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上的多样化教学

时间:2022-10-11 04:12:10

信息技术课上的多样化教学

摘要: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师生和谐,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

关键词:信息技术;方法;课堂效率;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154-01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然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不断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师生和谐,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下面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信息技术课上的比喻教学法

信息技术包涵三部分内容: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其中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这就预示着学生们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除了计算机课程中的操作实践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理论知识。

信息技术课中的理论知识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乡镇中学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若单凭死记硬背,不但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很容易遗忘。如果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适当地运用比喻教学法,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网络中的域名和IP地址时,我是这样讲的:同学们,什么是域名和IP地址呢?老师在这里给同学们打个比喻――试想,我们学校这么多同学,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咱们大家肯定会想到用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可是我们经常会遇到同名同姓的同学,那时我们又怎么来区分呢?身份证号码怎么样?咱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与我们个人是一一对应的,对吧?计算机也是如此,我们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就相当于计算机的域名和IP地址。虽然身份证号与某人是一一对应的,那为什么我们平时总是叫这个人的名字而不是身份证号码呢?对,那是因为它太难记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IP地址虽然可以指定唯一的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因此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同时也轻而易举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二、信息技术课上的兴趣教学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众所周知,汉字输入训练是很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往往在学会了输入方法之后就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样就无法提高他们的汉字录入速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想到了用兴趣来解决这一难题,在上这部分内容时,我创设了一种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

首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着提示学生打开并安装课前我发送给他们的的打字游戏软件,比如:机器猫练打字、打字灭蜘蛛、超级打字员、魔法女巫等。各式各样的打字游戏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软件进行练习。然后举行几次游戏比赛并建立起班内QQ群,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地练习打字,由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学生很快就能熟悉指法与键位。随着时间的推进,可以再安装上几款汉字录入的测速软件,举行几次汉字录入的竞赛,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信息技术课上的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把每个单元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四、信息技术课上的学生帮教,教师点拨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问题:学生们眼高手低――老师讲解的时候,学生感觉都会并且很简单,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但等到真的放开让他们自己做,他们往往又不知该如何下手,往往在下面对着显示器发呆。起初我很困惑,进过反复研究学生,找他们谈心,终于明白:他们只是在课堂上比着葫芦画瓢,没有理解其操作的真正意义。

针对以上现象,我突发奇想:能否让学生教学生,他们应该更容易沟通。因此,我试着给学生分了几个小组,让几个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既让他们上台演示又让他们在组内进行实践讲解,教师只是适时的进行补充、点拨,没想到这样一来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操作好的学生积极性更加高涨,操作较差一点的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学生之间比我们与他们更便于沟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能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劲头,又能弥补其他学生的不足。我们不妨多给学生们这样的机会。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上一篇:“翻翻课”教学 下一篇:将CAI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