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记忆策略

时间:2022-10-11 03:39:39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记忆策略

摘 要: 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有显著的影响。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语言实际和记忆的一般原理,探讨了词汇记忆策略,对掌握词汇学习的技巧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高中学生 英语 词汇学习 记忆策略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过程,记忆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词汇学习绝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有效的词汇学习包含各种学习策略,尤其是记忆策略。“词汇教学的开展应有利于词汇的记忆和发展。因此,在进行词汇教学之前有必要了解词汇记忆的规律和词汇学习的策略”(王笃勤,2002:80)。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记忆规律、开发记忆潜能将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习,极大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自觉性。

1.记忆的奥秘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把学习与记忆看成信息加工过程,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暂时储存信息,不进行任何加工,如果不予注意,信息很快消逝。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胜编码、视觉编码、语义编码、形象编码、声音编码甚至动作编码。短时记忆又扩展为工作记忆,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工作记忆能力与许多复杂的认知技能,例如,阅读理解、言语理解、词汇学习、逻辑推理和复杂学习等联系十分密切。短时记忆是识记效果非常关键的阶段,信息能否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对停留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程度。长时记忆指短时记忆的部分信息经加工或复习,得到永久保存。学习的目标是使学习内容永久保持,以备以后提取。长时记忆具有极大的容量,一般取决于信息的强度(内容的重要性)和频率(内容出现的次数)(北师大,2003:198-199)。人一天的记忆力基本情况是:上午10时为最佳短期记忆,下午3时最佳长期记忆,下午5时记忆最差。就词汇学习而言,要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必须充分利用短时记忆,组织好每个记忆单位的信息,使之向长时记忆转移。

2.遗忘的规律

但是,进入记忆的词汇被遗忘是不可避免的。遗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德国哲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是匀速的,其总趋势是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到了一段时间后,留在记忆中的内容几乎就不会遗忘了,即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遗忘过程的规律是: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两种相似材料,前后间隔短,容易相互干扰而遗忘;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容易遗忘(北师大,2003:202)。

要克服遗忘,学生首先要注意及时复习和巩固,每复习一次,保存的时间就可以延长。一个单词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的语境里出现几次,就能够记得更牢。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单词就会在记忆中淡化,直至遗忘。因此,牢牢把握记忆的每一个环节,解决好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关系,记忆和复习同步进行,才能保证记忆保留长久。

3.复习的策略

复习的质量取决于复习的方式。训练时,我向学生介绍记忆理论,强调复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同遗忘作斗争,学习下列复习策略。

3.1“先密后疏”

因为遗忘先快后慢,所以学生要及时复习当天新学习的内容,“趁热打铁”;复习的频率先高一些,以后间隔逐渐变大,即,“及时复习与延后复习”相结合;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赶在遗忘大量发生之前巩固所学单词,使保持效果始终处于较高水平;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复习,例如,晚上识记过的词汇,早上进行复习,可取得较好效果。因此,要注意调整记忆的时间。

“及时复习”并不能一劳永逸,还要注意经常性复习,做到“学而时习之”。除了及时复习外,学生还要注意安排间隔复习的时间。间隔时间应先短后长,复习所花的时间则应先长后短。例如,当天上午学习了40―50个单词,最好当天晚上复习20分钟,第二天复习15分钟,第三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复习5分钟。根据自身的特点,总结出自己的记忆规律。

3.2全感官参与

科学实验的结果表明:我们能记住10%通过阅读获得的信息,能记住20%通过听获得的信息,能记住30%通过看获得的信息,能记住50%通过听和看获得的信息,能记住70%我们说出的信息,能记住90%我们自己尝试和做涉及到的信息(潘亚玲,2004:9-10)。因此,在记忆词汇时,学生要动员多种感官参与记忆,充分发挥各种感官在识记时的综合作用,尽量要眼看、口诵、耳听、手写等,使用多种感官参与。在背诵单词时,不仅要注意音、形、义,而且要同时书写。注意采用丰富多彩的练习巩固词汇知识,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在练习中巩固记忆,在练习中学会应用。真正做到在做中记忆,在用中记忆,使词汇知识内化。

3.3分散复习

每次学习的数量不要太多,避免单词之间造成较大干扰,避免身心疲劳。Ebbinghaus的实验结果表明,识记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识记材料数量的影响(北师大,2003:202)。材料越多,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诵读的次数就越多。如果我们记忆50个单词花了1小时,那么我们记忆100个单词所花的时间就会超过2小时。学生尤其要注意每天花一点时间分散识记一定数量的词汇,并在一定的时间集中复习。所以,平时不复习,考前想突击记住所有单词是行不通的。

一般来说,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个内容,识记的效果好。但时间过分集中,容易发生累积抑制;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而不利于记忆的巩固。从识记与保持的关系看,最初识记词汇时,应该安排较多时间集中练习,并间隔较短时间分散复习;机械识记的词汇材料,采用分散练习,其优越性比较明显;词汇越容易,兴趣越浓,动机越强,越应该集中学习,反之,就应该适当分散。

3.4信息编码

“被大脑认为重要的、有意义的、与以往信息有密切关联的信息最容易进入长期记忆”(潘亚玲,2004:5-6)。记忆材料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并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我们需要相应使用精细加工策略、系统化策略和动机参与策略等。精细加工的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联系越多,能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复习时,学生要深入理解复习内容,不浮于表面,设法把新词汇和已掌握的词汇联系起来,使词与词之间发生某种关联;形成一个有层次的记忆网络。此外,对复习的内容要化繁为简,化简为繁,对单词进行归纳总结,延伸出丰富的知识信息。

背生词时,用一、二分钟记熟单词,然后阅读课文,做练习训练,快速瞬间。但仅仅瞬间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重复强化,变瞬间记忆为长时记忆。学生应有计划地经常复习英语词汇,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看几个单词。第一遍看的目的是知道词义,标出没记住的词;第二遍只看有标记的词汇。以一个长的时间周期去重复,减少大脑的疲倦,达到巩固的目的。经过访谈,我发现,除了老师布置的硬性任务外,学生很少在课后花时间复习巩固已学词汇知识。为此,我为他们设计了两种竞赛性学习任务:把全班同学分成个比赛组,采用组长负责制,编出10道一个单元的词汇练习题(5道选择题、5道翻译题);运用一个单元中至少10个生词,编写一段文字,形式不拘,可对话、故事、日记、书信等;全班交流,相互评阅,评出最佳测试题和最佳学习小组,制成班级小报,张贴在公布栏。

4.结语

英语学习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的过程,词汇的掌握关系到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无论一个学生语法学得多么好,无论他第二语言的发音掌握得多么成功,如果没有单词来表达广泛的意义,用二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就不可能产生”(McCarthy,1990:viii)。英语词汇的记忆策略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好的策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常芳.记忆模式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2]潘亚玲.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北师大.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及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王惠萍.谈谈英语学习中词汇记忆的策略[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上一篇:高中阶段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案例教学”在高职饭店情景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