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酸碱平衡等

时间:2022-10-11 02:59:06

食物的酸碱平衡等

说到酸性食物,通常人们会认为带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的,其实不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好似一种缓慢的“燃烧”过程。食物在经历这一“燃烧”过程后剩的“灰烬”,也就是代谢产物,决定了它的酸碱性。

凡食物中所含的氯、硫、磷元素较多,其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的,即为酸性食物。这类食物主要包括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谷类以及硬果中的花生、核桃、榛子等,它们从味道上可都不是带酸味的。

凡食物中所含的钙、钾、镁等元素的总量较多,其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呈碱性的,即为碱性食物。这类食物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奶类以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而山楂、西红柿、柑橘,甚至醋等酸味食物都是典型的碱性食物。

还有部分食物既非酸性也非碱性,如烹调油、黄油、淀粉等,被称为中性食物。

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将酸性食物分为“强酸类”和“弱酸类”;可将碱性食物分为“强碱类”和“弱碱类”。

大量的科学研究早已证实,如果长期偏重于肉类和糖类的摄取,又缺乏蔬果的调和,可导致酸性物质在体内聚积过多,不但促使新陈代谢作用发生变化,加速衰老,更会带来各种疾病。

为保持好膳食酸碱平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食物多样化,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应包括主食、奶制品、蛋类、瘦肉、蔬菜、水果、豆类、油脂和硬果等。过分偏荤或过分偏素,都于健康不利;

②每日应保证吃1斤(生重)蔬菜、1个水果、1两豆类制品,以保持机体弱碱性;

③每日摄入的瘦肉不超过3两,鸡蛋1个,鲜牛奶250毫升(1袋);

④尽量不吃油炸食物、肥腻食物、动物内脏。

附:食物酸碱度分类

强碱类:牛奶、黄瓜、红萝卜、柑橘、萝卜、番茄、菠菜、葡萄、葡萄干、黑胡麻、海带、芋艿、无花果

弱碱类:马铃薯、卷心菜、养乐多(一种乳酸菌)、南瓜、苹果、香蕉、菠萝、樱桃、琼脂、梨、桃

强酸类:牛肉、猪肉、猪肝、香肠、牡蛎、清酒、乳酪、砂糖、饼干、花生米、鲟鱼、椰子汁

弱酸类:火腿、蛤蜊、鲍鱼、茄子、巧克力、奶油、章鱼、葱白、淡水鱼、油炸物、虾、白菜、鲷

(摘自《中老年保健》)

五种食物有利心脏健康

总的说来,营养学家推荐以鱼、谷类、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和种子为主的地中海式饮食。如果你的饮食与之迥异,那么你应该考虑在餐桌上增加这些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食品:

鱼??美国心脏学会推荐多吃鱼,尤其是鲑鱼、鲭鱼和长鳍金枪鱼之类含脂肪较多的鱼,每周至少吃两次。这些鱼富含Ω-3脂肪酸,能减少冠心病风险。

大豆??最近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豆、豆奶、豆豉之类的豆制品可以降低人体内的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允许豆制品生产商在产品包装上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可以减少心脏病风险。

豆类和坚果??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一组心脏病发作后的幸存者进行调查。他们最新调查报告发现,每天吃三分之一杯干豆能使心脏病再次发作的几率减少38%。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保护心脏,但每天只适合吃一把(大约1.5盎司)。

燕麦??燕麦中含有的纤维不仅能降低人体内的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而且还能降低血压。这两种因素都容易引起心脏病。

大蒜??大蒜含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化合物。研究人员还指出,大蒜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抗氧化作用,能防止心脏病发作。

三种不宜多吃的食物

红肉:这些肉类含有大量阻塞动脉的饱和脂肪,不利于心脏健康。

汽水:汽水含有大量单糖和热量,是引起儿童和成人肥胖的食品之一。

薯条:薯条含有饱和脂肪和转脂肪,会引起人们肥胖,增加心脏病风险。

(摘自《参考消息》)

咽喉不适不可乱服润喉片

润喉片是临床常用的消炎润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滋阴止渴、润喉止痛、利咽祛腐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咽喉炎、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声音嘶哑及口臭等疾病,因其作用快、经济方便而受到欢迎。但不少人咽喉稍有不适,就自行含服润喉片,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

在含服润喉片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注意事项及禁忌症。有的润喉片含有碘分子,活性大、杀菌力强,对细菌繁殖体、芽胞和真菌有良好的杀菌和抑菌作用,但是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很大,不宜长期含服。另外,有碘过敏史或怀孕、哺乳的妇女均不能含服。对碘过敏的人如果含服含有碘分子的润喉片后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皮肤丘疹、全身湿冷等症状。哺乳的妇女含服含碘的润喉片,碘可经乳汁影响幼儿生长发育。

另提请注意,含碘润喉片不能与含有朱砂的六神丸同服,因朱砂中的二价汞能与碘结合,形成碘化汞类有毒汞盐沉淀,可导致赤痢样的药物性肠炎。如果咽喉部无明显炎症时滥服润喉片,可抑制口腔及咽喉内正常菌群的生长,会扰乱口腔的内在环境,造成菌群失调,使本来不致病的细菌乘虚而入,导致疾病发生。

(摘自《光明日报》)

有几类药服后别急喝牛奶

服下列药物时,与服牛奶的间隔不宜过短,更不宜与牛奶同服。

抗生素类:因该类药物与牛奶中的钙离子在肠道形成络合物,会大大减少其吸收,降低疗效,甚至完全失效。

降压药:严重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时,同时喝牛奶或奶制品,可能引起血压骤升,重者会使血压持续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

强心药:心衰病人服用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时,又喝大量牛奶,容易产生中毒反应,甚至发生意外,因为牛奶中所含的钙能增强心甙(洋地黄、地高辛)的毒性。

含铁药物:缺铁性贫血是妇女、儿童的常见病。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铁剂在十二指肠吸收部位发生竞争,使铁剂吸收减少,降低其疗效,故有些病人即使长期服用铁剂也不奏效,就是同服牛奶所致。

抗精神病药物:精神病患者服抗精神病药物,或佝偻病患儿服钙粉或钙片时,喝牛奶、吃母乳、酸奶、奶酪,都会降低药物疗效。

(摘自《人民日报》

如何选择补钙品

骨质疏松症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补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个措施。

目前市场上有10余类钙补充剂,200多种品牌。面对五花八门的钙制品宣传广告,消费者该如何选择钙剂呢?有关专家指出,科学选钙应注意:

元素钙含量高 元素钙是衡量钙剂真正的钙含量。钙源不同,元素钙的含量差异很大,各种钙剂中碳酸钙的元素钙含量最高,达40%,即每1000毫克碳酸钙制剂含元素钙400毫克,同样重量葡萄糖酸钙仅含元素钙90毫克。在选择钙剂的时候应当注意辨别它的标签,了解其实际的元素钙含量。

含适量的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肠道对钙质的吸收和骨骼对钙的利用,是钙的得力助手。老年人户外活动少,进食少,皮肤制造维生素D能力下降,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所以老年人尤其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摘自《人民日报》)

上一篇:法国老人的浪漫生活 下一篇:如何防治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