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共享·未来

时间:2022-10-11 02:32:52

参与·共享·未来

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

由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所著的《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中指出: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又称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或者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公民的一种行为,即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或者信息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的一种行为。这种参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独立、可信、准确、内容丰富而又相关的新闻信息。

从目前的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受众参与,比如受众在新闻后进行有关评论、个人博客、照片或者个人移动相机拍摄的录像、社区公民所写的本地新闻。第二类,独立的新闻和信息网站,如Consumer Reports和Drudge Report。第三类,真正的参与式新闻网站,如Ohmynews。第四类,合作型和提供型媒体网站,如Slashdot,Kuro5hin,Newsvine和Human Times。第五类,其他类“稀少的媒体”(thin media),如邮件表、电子邮件新闻信。第六类,个人广播网站,如专门播出录像的网站Ken Radio。

随着手机的逐渐普及,相关的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通过收集传播新闻信息正逐渐成为公民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汶川大地震中的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迅速投入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回顾这些新闻信息传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涌现出的新闻信息传播特点,尤其是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配合各媒体对抗震救灾进行独特的新闻信息传播。

传统媒体中的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大地震发生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罕见的速度对地震进行全天24小时直播。从信息公开透明的角度看,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系列台和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为主流舆论导向的媒体,结合现代网络等通信技术,将这些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立体化的传播方式。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网络博客、网络播客等互动平台,在全国迅速形成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氛围,“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集体意识。

从我国中央级国家媒体及其网站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信息传播可以看出,各媒体在进行传统的新闻报道的同时,尽可能地利用网络将相关的报道延伸,尤其注意和网络受众之间的互动,注重“以人为本,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尊重生命”的情怀。这样的理念与政府强调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相吻合。

新媒体中的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应该说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尤其是博客的出现而日渐兴盛的。在本次汶川大地震中,新媒体更是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对大地震的新闻信息进行传播。由于这些非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没有采访资格,因而这一类新媒体的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则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对于新浪网和腾讯网这类转载其他媒体新闻信息的门户网站,它们更是利用网站自身QQ网民的人气,推出各种形式的可供网民直接参与的新闻信息传播。其中腾讯网推出了“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逝者安息,生者奋发”的专题。在此专题之下,“前线直击、物资需求、博客圈、明星义演、QQ祈福、特别策划、祈福、互动、防疫、防灾、寻亲、募捐、心理援助、寻找盲区、唐山来信、纪念馆、征集诗歌、儿童救助”等主要栏目更多地体现出该网站利用其独特的优势,使得网民与网站密切互动,传播有关大地震的新闻信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腾讯网推出的“前线直击”专题,以安妮为首的各路人马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集结,向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进发,由此而形成的沿途见闻成为“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应该说,安妮日记的内容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信息传播,它更像一种见闻式的记录,用简单的文字和大量的图片将奔赴震中的所见通过腾讯网传递出去,以亲历者的身份告知网民有关地震的真实情况。但无论是安妮日记、东来连线、传举镜头,还是笑一传真和赵磊快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直击小分队成员发回的亲历见闻都还不是网民自发报道的参与式公民新闻信息。相反,博客圈等栏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公民新闻信息。这些无论是地震一线还是在非震区的网民撰写的博客,用各自独特的视角传递着自己在地震发生后的所见所闻。这些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信息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更有一种亲自参与和见证地震的感觉。

而另一家门户网站――新浪网站,也如腾讯网一样推出了地震专题。不过新浪网利用的是该网站博客的凝聚力,推出了“博客专题”,设立了“博友关注‘5・12’地震,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告慰逝者;重建家园;来自震区的博客;博友为灾后重建献策;寻找抗震救灾志愿者榜样;博友献诗精选集;新闻中心地震专题报道;绿丝带新浪网友大行动;新浪赈灾总动员”等栏目,尽可能地调动网民参与其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为网民参与抗震救灾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同时也提升了新浪网站的品牌效应。为了更进一步发动网民参与抗震救灾,新浪网发起了绿丝带行动,从“强震袭川、我们关注、我们心悸、我们行动、绿丝带在传递、凝聚13亿人的力量、绿色通道、中国脊梁、中国力量、中国信念、最新滚动”等视角让最大多数的网民参与其中,形成一种网络社区,为抗震救灾取得进一步胜利建言献策。

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一方面拓展了人们参与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使人人都成为记者、编辑的梦想成为现实,然而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两面性。这在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这一现象中也不例外。仔细探究,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问题。一直以来,新闻的真实性常常成为新闻传播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以今年6月底尘埃落定的“华南虎事件”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网民中形成的“挺虎派”和“打虎派”之间针锋相对的新闻信息之争,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争论。当然,这个事件中所涉及的其他问题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但由华南虎假照引发的网民之争让人进一步看清了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的力量所在。

第二,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的价值观问题。应该说整个社会中人与人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允许有多元的价值观存在于主流价值观所主导的社会中,更能促进社会对自我的反思、和谐与进步。但如果任由网络社会由公民组成的网络虚拟社区如此打压不同的价值观,那无异于在使用网络暴力对不同价值观的人实施侵害。因此,在这种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中,如何营造一个在主流价值观占主导的网络社区里存在多元的价值观便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一味用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为推动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主流媒体要做好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为首的国家级媒体,迅速及时地利用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全方位地对抗震救灾进行报道,使得其他媒体都迅速地向这些媒体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靠拢,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集体氛围,为凝聚中华民族力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出现这样的可喜局面,是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关的。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后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继续向前发展。

其次,要提高公民的素养,尤其是媒介素养。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媒介素养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力图通过相关的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免受或者少受电影等媒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接触、分析、选择、评价、传播媒介信息的能力,亦即人们具有使用媒介为自己服务的能力。

今年6月20日,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由于“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而公民参与式新闻报道必将成为互联网发展领域的重要部分,推动我国社会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新旧媒体的博弈与合作成就了立体奥运会 下一篇:报网改革:从“互动”走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