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中方位词“东”的考察研究

时间:2022-10-11 02:21:01

《诗经.国风》中方位词“东”的考察研究

摘要:词汇是见证文化变迁的“活化石”。在《诗经》中方位词“东”多次出现。通过对它们的集中考察,笔者似乎隐隐感到距今几千年的先民们身上独特的文化脉搏在跳动着。

关键词:《诗经》;东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06-01

一、引言

方位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类。由于经常使用,竟然使我们产生了它们的词义趋向“虚化”或者“语法化”的假象。如果说,一种语言承载着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社团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那么作为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词汇系统便是记录这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的“活化石”。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方位词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它们出现时间早、使用频率高(《诗经》中以方位词形式出现的“东”就有64处!)。通过对《诗经》中方位词的考察应该可以获得有关中华民族在其发端伊始就具有的文化细节。

二、“东”之语料

笔者以人工的方式,对《诗经・国风》的所有篇目进行考察,收集了出现 “东”的篇目和相关诗句。如下:

三、“东”之释义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字在《国风》的16首诗歌中一共出现了23次。根据“东”字所处的上下文,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字词,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对上述出现的“东”字的意义进行如下分类:

(一)东方

这里的东方是指,太阳、月亮、星辰升起时的方向。能够用此义项解释的包括:

1.G彼小星,三五在东。(《诗经・召南・小星》)

2.日居月诸,出自东方!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邶风・日月》)

3.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

4.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诗经・齐风・东方之日》)

5.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东方未,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二)东面

东面是相对于东方来说的,东方是天空中的东面,而东面是地面上的东方。这包括:

1.狐裘蒙戎,匪车不东。(《诗经・邶风・旄丘》)

2.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诗经・卫风・硕人》)

3.首阳之东。(《诗经・唐风・采苓》)

(三)东门

虽然“东门“之东有东面之一,可是在《诗经?国风》中,东门已然成为相当稳定地搭配,颇为典型。故以“东门”作为东的一个义项进行单独考察,下面的“东征”亦如此。包括:

1.东门之,茹在阪。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诗经・郑风・东门之》)

2.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3.东门之,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经・陈风・东门之》)

4.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叔姬,可与晤歌。(《诗经・陈风・东门之池》)

5.东门之杨,其叶。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诗经・陈风・东门之杨》)

(四)东征

东征即向东面的地方征战,核心是征战。所以《东山》虽然只说了打仗的地点,并没有提到“向东”,但是在征战,所以仍将其收到此条目。

1.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诗经・卫风・伯兮》)

2.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N叶曰归,我心西悲。(《诗经・东山》

3.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诗经・豳风・破斧》)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著.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程维.中“东”“南”“北”方位词文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

上一篇:谈意象风景写生中的透视与观察 下一篇:高职高专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