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剂工作的质量管理

时间:2022-10-11 12:19:55

医院药剂工作的质量管理

医院药剂工作的质量管理已成为医院科学规范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药剂人员除了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药剂专业知识,掌握新药的临床应用,医药信息及一套科学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1. 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一切购销活动必须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保证药品质量范围内进行,严格认真执行采购原则:即首先审查对方资质,留存供货方资质证书复印件,签定质量保证协议,严格杜绝不具备批发资格单位药品流入医院药房。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库管人员首先根据发票对药品包装全部内容、药品质量外观及理化性状进行认真检查、核对、登记、然后签收入库。

2. 加强毒、麻、,贵重、新药、特药及有效期药品的管理。

对毒、麻、的管理必按照《品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及《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要求和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即品做到“二严”(严格审批品医师方权、严格规范品处方)、“五专”(专人管理、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管理,严格执行处方限量,并对处方中病人姓名、住址、药品、规格、数量、处方医师、发药人及病名等逐项造册登记,做到帐物相符。凡首次引进的新药须经医院药事委员论证批准后方能少量购进,并及时对药品的药理作用,临床适用症及注意事项介绍给临床医师,同时跟踪了解新药在临床上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对医院基本用药目录进行修订。对特药、贵重药品的管理主要是建立统计药品帐册和药品消耗,差错记录本,同毒、麻、一样要进行逐日统计和交接班制度。对有效期的药品管理,采取药品效期一览表的方法,随时注意效期药品的库存、使用情况,尽量做到集中分类放置和先近后远的使用原则。

3. 加强药品的在库养护

药品在入库验收后,分别存放在冷藏库和常温库,药品养护员对在库药品应按季检查,做好养护,详细记录,建立药品养护档案。特别是中药材进行定期检查,对易质变、霉蛀的药材采取个别存放,除按时进行日光曝晒及控制仓库温湿度外,每年4~10月还应该时用磷化铝熏仓。

4. 加强处方审核复查制度的管理

收方计价后,药剂人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严格遵守“四查十对一交代”原则,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对瓶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向病人交代清楚。对中药处方的管理上要求严格执行“三查五对”,即查配方、查用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名,对实物,对分量,对剂量,对处方脚注。核对无误后,在药袋上填明煎法,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方可发出。要求称量误差一般不超过±3%~5%,并作为中药处方的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分为四色:即淡红色为品处方;淡黄色为急诊处方;淡绿色为儿科处方;白色为一般处方。同时建立计价、配方、发药、签字,核对复查签字或单人双签字。确保无差错事故发生。

5. 加强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

医院药检工作必须大力发展,职责范围必须扩大到商品药物,质量控制延伸到病房药品。检验手段除快检和化学分析外,应有先进的仪器分析,质量范围除定性定量检查外,尚有卫生学检查和毒理学检查,必要时还应做生物利用度监测。

6. 加强临床药学工作的管理

组织药师下临床,参加会诊查房,为临床医师、病人提供合理用药咨询,结合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组织新药临床观察,围绕合理用药开发药效学、药动学、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监测及不良反应监察等研究和药物评价工作。

药剂工作的质量管理,也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为目的,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药剂工作质量的高低,除外部因素外,主要取决于药学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所以药学人员除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外,还需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药学教育,才能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服务。

上一篇:除脂生发片中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 下一篇:河南医药百亿重组平静中的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