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11 12:05:24

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

摘要:传统教学总是被作为“旧事物”一概否定。而许多“舶来品”被当成真理一样的大肆倡导。作者使用同课异构的方法,观察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发现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利弊,需相互取长补短。故找到传统教学与新兴教学模式的相互融合点,才能够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关键词:课堂观察;支架式教学;传统教学;比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0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3

2014年2月起某地区中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实验,随机选取高二年段的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其它班级使用传统教学进行对比。该高二年段下学期使用用的教材为江苏教育出版社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作者将实验班和平行班就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进行同课异构观察对比[1]。本单元支架式教学使用2.5个课时,传统教学使用2个课时进行教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的第一课时。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具备了化学反应的方向、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等基础知识。为本节课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做铺垫。同时,本单元的教材编写采取先分后总的方式,先让学生学习影响反应平衡的方式,再总结出勒夏特列原理。

二、目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故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为本单元的重点。并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探索世界,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观察对比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学过程中“脚手架”的搭建,使学生主动攀爬。故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有一个比较自然的传达。作者选取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与传统的以“传递接受验证”为主要特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四、对比分析

以下将上述使用支架式教学的称为A,将对比使用传统教学的称为B。

1. 教材处理比较

A按照课本编排的方式,依次让学生分别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后再进行总结分析出勒夏特列原理。B将物理学科的“增缩减扩”规律迁移至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实质是先“暗中”向学生传授“勒夏特列原理”等规律,再对有关“规律”进行应用。

2. 教学内容比较

A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主要采取用微观原理解释宏观现象的方法。尽量利用同一化学反应做不同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讨论其可以得出都结论,教或学的过程中都留下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可供今后练习课中进行探讨。B在教学内容编排上,条理性、系统性强,课容量较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最多的集成性知识。

3. 教学方法比较

A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较多,实验教学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配合适当的方法支架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最终用任务支架的方式撤去脚手架,完成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穿越,并留下较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B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弱化了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规律的分析,但补充了较多的图像分析以及课堂练习等内容。

4. 学生行为比较

A的班级较为活跃,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多位学生向老师提出了生成性问题。B的班级在老师的多次提醒下能认真做笔记,班级很安静、纪律较好。

五、观察反思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发现支架式教学模式确实可以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特征也比较明显,也可以感觉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总体上可以认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

但是,支架式教学的实施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例如,支架式教学从教学设计到实施都需要在学生原有发展水平上合理搭建支架并使之形成一种较为科学的“生态循环”,但在我们所面对的大班制教学并且学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教师难于顾及所有学生,可能会造成部分的中低水平的学生学习效果相对较差。另外,支架式教学的课堂较为开放,师生互动频繁,学生生成性问题较多,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应变能力,但当前许多年轻教师却因难以驾驭而不敢或无法采用。

支架式教学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稳定的教学环节,在促进高效课堂方面有明显优势。尽管我们的某些实际教学条件有碍于其发展,但我们可以针对特定的学生以及特定的课程,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注意融入支架式教学的适当环节,必将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以及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 化学反应原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李彩平:三点导读 下一篇: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学科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