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学会“说话”

时间:2022-10-11 09:15:51

在化学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学会“说话”

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常常是通过双方“说话”而实现的。即不但教师要说话,学生也要说话,才能实现教学中的有效沟通。

一、要让学生有话想说

首先,要创设情景,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欲望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新奇蕴疑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就会引起他们积极思维、有效思考,从而引起他们有话想说的欲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交流。

其次,按照学生心理特点和师生相容理论培养发展学生说话的欲望。师生间的心理关系和谐,可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引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同,并积极配合,双边活动积极开展,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师要注意:放下架子,平易教态,让学生接受教师;声情并茂,充满爱意,让课堂充满温暖;耐心等待,鼓励思考,让学生获取信心;容忍错答,利用错答,引导学生错中求解。

再次,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有说话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改变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并拥有独立思考表达自己见解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要有所选择,不能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获取知识。

二、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堂上学生说的欲望再强,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那也只能是“望”说兴叹。所以,要让学生说话,就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要加强化学概念、化学用语及化学原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此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知识的推演和化学问题的表达都离不开化学基本概念。如不掌握物质和分类、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等主要概念,就难以构筑化学知识结构,学生就没有说话的材料。所以,对化学概念,不仅要让学生记忆积累,更要理解其本质含义,以便在“说话”中应用。

化学原理是指以命题的形式表达出的化学物质与现象的一般关系。例如,“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句话反映电解质与在一定物质的状态下的导电现象的最一般的关系。这就是一条常见的化学原理。在教学中对于重要的原理,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应用这些化学原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化学用语

各学科都有自己的专用语言,它是表述学科问题时最简洁、准确的语言,化学学科也不例外。在说明化学问题时,应该正确使用化学用语,做到不但准确而且易懂。在现实教学中,有些学生甚至教师错误地使用化学用语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表述物质的氧化性时,学生随便使用“大、小”,而不使用“强、弱”;在表述化合价改变时,不知道只能说“升高、降低”,不能说“增加、减少”等等。

3.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化学有关的词汇的使用与积累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素养,即能准确、规范、生动地将词汇运用于问题的表述中。词语选用的最基本要求是做到准确、贴切,即不靠辞藻的堆砌来追求表面的效果,往往一个很平常的词语由于用的精当巧妙而显得格外生动传神。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恰如其分的词汇表达化学过程和现象。

三、要让学生有话会说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主动举手要求回答问题,但让他说时又说不出来,或者说的颠三倒四,废话连篇,怎么也说不到点上去。对此可利用下列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1.开展课前演讲活动

每周安排一次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每次一名学生演讲。开始的时候,教师要安排演讲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可以写好讲稿,但必须脱稿演讲。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即兴演讲,内容可以是课外收集的化学知识、小品等,也可以是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化学史故事、学习体会、学习内容的概括、实验方案设计等等。刚开始时讲的可能不太好,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和指导,长期坚持下去,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

2.让学生根据化学图表复述学习内容

在每节的最后几分钟,可以投出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表格、图片、实验装置图等,让学生有条有理地复述或小结本节的学习内容,也可以就某一化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投出《氯化钠形成示意图》和《氯化氢形成示意图》,让学生复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还原剂的确定方法。

3.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

当学生扮演一个角色时,就迫使他们对这个角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就能在情境体验中去理解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锻炼、提高自己说话能力的机会。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合作完成作业,共同解决问题,分享资源,参加讨论,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增加了发言的机会,为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提供可能。

让学生说话,不是让学生无目的、无节制的乱说,不能为了说话而说话,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学生的说话加以引导。同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要让学生说话的机会基本保持均衡;②要对学生发言给予恰当的应答;③教师的发言要保持平衡,不能为了让学生说话而教师应该讲的不讲。

(作者单位:安徽省潜山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下一篇:生活让数学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