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数学更精彩

时间:2022-05-02 12:43:30

生活让数学更精彩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指导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效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在情境创设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 情境创设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式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小品)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案例1 在教学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客乙,其余同学当看客。

甲为了招揽生意,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下,如果同时正面朝上或正面朝下,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试,看看你的运气如何。”

过路人乙听了后念叨:“同时朝上或朝下,我们可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

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

结果一连投了五次,乙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他不敢再玩下去了。他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

二、 情境创设的应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

案例2 如在学习经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先引入这样一个情境问题:元旦文艺晚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个位置进行抢气球游戏,当老师把气球放在直线MN(如下图)的什么位置时,对甲、乙两位同学才公平?

学生被这一现实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地探索发现问题: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在哪里?

教师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三、 情境创设的诱导性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沈村中心初中)

上一篇:在化学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学会“说话”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