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

时间:2022-10-11 08:39:21

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

摘 要选取319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作为被试,主要采用问卷法,考察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结构具有冲突性、依恋性、亲密性和回避性四个维度;(2)师生关系类型包括矛盾冲突型、亲密和谐型和疏远平淡型三种类型;(3)师生关系各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师生关系质量随年级升高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师生关系最好,初二和高二学生的师生关系最不理想;(4)师生关系各类型的人数比例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关键词中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

分类号B443

1问题提出

传统的师生关系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外在条件,或是师生关系被定位在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上。而随着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的深化,师生关系不应被简单地视为某种单一的关系形式,而应是一种多层面的关系体系[1]。从根本上讲,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相互的态度、认知和情感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多结构、多类型的稳定的人际关系体系。比如,有研究者认为师生关系是由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和伦理学关系等不同层级的关系组成的动态系统[2],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三侧面三层面的三棱柱体”式的师生交往模型,认为师生交往包括个性层面、角色层面和群体层面,它们受目标、态度和规范三个因子的影响[3]。

从研究对象来看,以往关于师生关系的结构和类型等特点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幼儿和小学生的。Pianta关于幼儿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可以综合为两种类型:积极型和困难型[4]。Pianta与Steinberg研究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结构具有三个维度:冲突性、亲密性和过度依赖性,不同年级、种族和经济地位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都表现出这三个方面的特征[5,6]。王耘研究指出,小学3~6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具有三个维度:冲突性、亲密性和反应性,并且师生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冷漠型、冲突型和亲密型[7]。

虽然也有研究涉及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特点,比如,张勉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师生关系的亲密程度和信任程度等方面,探讨了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特点[8],但是关于中学生师生关系特点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水平,缺乏深入探讨,更缺乏实证研究的证据。

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主要表现为从童年期幼稚性向成人期成熟性过渡的发展特点,其人际关系也相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9]。教师作为主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者,也作为中学生在学校交往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他们与学生之间建立的师生关系在中学生人际关系网络中应该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随着中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和成熟,中学生师生关系应该表现出独特的结构、类型及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选取牡丹江市一所普通中学,从初一至高三年级随机各抽取一个班级,共320名学生进行研究,删除1名不合格被试,本研究确定的被试人数为319人。表1是各年级被试的分布情况。

2.2 研究工具

参考Pianta和王耘等关于小学生师生关系的特点研究,并根据对中学教师和中学生的访谈,编制中学生师生关系问卷。考虑到中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他们对师生关系的知觉更能反映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学生评定来考察师生关系。问卷由3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等级分别记为1至5分,对反向计分的项目进行处理后,得分越高表示师生关系越好。

2.3 数据处理

对主试进行培训,严格按指导语组织学生回答问卷。对问卷各项目统一编码,所有数据由SPSS for Windows10.0进行录入、管理和分析。

3结果

3.1 中学生师生关系问卷的结构及信效度分析

为了考察师生关系的结构,首先,对问卷的30个项目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Bartlett值为2805.044,p

师生关系问卷的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依次为0.842、0.644、0.633和0.575,师生关系问卷总的α系数为0.832,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相关分析表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非常显著,而且各维度与总均分之间的相关高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这说明各维度对总问卷都具有贡献,而且各维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详见表3。

师生关系问卷各维度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4,进一步的平均数配对t检验表明,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冲突性与依恋性(t=-2.202,p<0.05)、冲突性与亲密性(t=3.397,p<0.01)、冲突性与回避性(t=2.142,p<0.05)、依恋性与亲密性(t=6.893,p<0.001)、依恋性与回避性(t=4.431,p<0.001)、亲密性与回避性(t=-1.991,p<0.05)。

3.2 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分布

运用快速聚类(K-Means Cluster)方法,中学生的师生关系被聚类为三种类型。多元方差分析表明,三种类型对师生关系维度具有显著主效应,F(8,628)=94.914,p<0.001,各维度在三种师生关系类型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

事后平均数检验(Scheffe)表明,各种类型配对比较都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6。根据以上分析,对三种师生关系类型分别命名。第1类是矛盾冲突型:该类学生在冲突性和回避性维度上得分最低,在依恋性和亲密性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第2类学生,表明该类学生与教师的冲突最高,最倾向于回避教师,而且对教师的依恋和亲密程度也比较低;第2类是亲密和谐型:该类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最高,表明该类学生与教师之间具有亲密、依恋的师生关系,与教师之间的冲突最少,最不倾向于回避教师,具有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第3类是疏远平淡型:该类学生在依恋性和亲密性维度上得分最低,其冲突性和回避性维度上得分也比较低,表明该类学生最倾向于不依恋教师,也不亲近教师,对教师的态度比较回避,与教师之间有一定冲突倾向。

三种师生关系类型的人数分布为:矛盾冲突型21.9%,亲密和谐型34.8%,疏远平淡型43.3%。卡方检验表明,三种类型人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23.574,df=2,p<0.001。

3.3 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

3.3.1 中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考察年级与性别对师生关系各维度及总均分的差异情况。结果发现,在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年级主效应显著,F=4.307,df=5,p<0.001,且在各维度及总均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7。师生关系各维度及总均分在各年级的发展趋势见图1,图2。

事后平均数检验(Scheffe)发现:(1)在冲突性维度上,初一显著高于初二、高一、高二,高三显著高于初二和高二,表明初一与高三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最少,而初二与高二学生与教师交往中冲突最多;(2)在依恋性维度上,高三显著低于初一、初三、高一,中学生对教师依恋程度呈下降趋势,初一和初三学生对教师最为依恋,初二阶段对教师的依恋明显降低,而高中阶段对教师的依恋持续减少,高三降至最低;(3)在亲密性维度上,初一得分显著高于初三、高二、高三,表明初一学生与教师亲密程度最高,初二有所降低,初三显著降低,高一与教师的亲密程度有所回升,但高二、高三学生与教师的亲密程度又有所降低;(4)在回避性维度上,初一得分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在p<0.001水平上显著高于初二和高二,在p<0.01水平上显著高于初三、高一和高三)。表明初一学生最不回避与教师交往,其它各年级比较回避与教师交往,初二和高二最回避与教师交往。整体来看,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年级发展呈波浪下降趋势,表现为:初一学生的师生关系最好,显著好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各年级,初二和高二学生的师生关系相对而言较不理想。

3.3.2 中学生师生关系类型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各年级的师生关系类型人数分布的χ2检验表明(详见表8),师生关系各类型的人数比例没有显著性别差异,而各年级(除高一以外)的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初一和初三的亲密和谐型学生的比例高于其它两种类型,而其它各年级的疏远平淡型的比例高于其它两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其它各年级而言,疏远平淡型和矛盾冲突型在高二和初二的人数相对较大,亲密和谐型的人数比例在高二和初二相对较小,疏远平淡型的人数比例也在高三比较大。

4 讨论

4.1 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

本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中学生师生关系具有四种因素,即冲突性(是否经常在情绪或行为上表现出与教师的冲突)、依恋性(是否表现出对教师的钦慕和敬意)、亲密性(是否表现出与教师亲密相处、相互接纳的态度或行为)和回避性(是否回避或不愿意与教师的交往)。这四个因素构成了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内在结构,也体现着师生交往的质量。

本研究表明,中学生师生关系仍然部分保持着与小学生类似的冲突性和亲密性的特点,这与王耘[7]和Pianta[5]关于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的研究结果有相同之处,但有所不同的是,随着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成熟,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师生关系表现出回避性和依恋性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开放性和闭锁性等两极性特征[9],体现出他们既希望依恋教师,又希望表现自我独立性的内心矛盾。中学时期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独立性、自觉性迅速增强,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但他们的人际交往仍保留儿童的幼稚性和对成人的依赖性。当然,中学生师生关系的依恋性不同于幼儿和小学生,中学生对教师的依恋是中学生向师性的体现,其内容更加深刻丰富,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敬佩、钦慕和积极关注等。

4.2 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类型

本研究把中学生的师生关系聚类为矛盾冲突型、亲密和谐型、疏远平淡型三种类型。矛盾冲突型的学生与教师交往具有较多的冲突和回避,与教师之间的依恋和亲密感也比较低;亲密和谐型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具有多亲密、多依恋、少冲突、少回避的师生关系,具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疏远平淡型的学生与教师交往主要表现出少依恋、少亲密、多回避的特点,与教师交往的态度和行为比较回避疏远。以往有调查指出,有52.6%的中学生认为自己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非常密切[10]。本研究也发现,亲密和谐型师生关系的学生人数比例仅占34.8%,而矛盾冲突型和疏远平淡型师生关系的学生比例占65.2%。可见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现状潜伏着对学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的危机,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从当前教育实践来看,中学生师生关系中疏远与冷漠、冲突与对立的现象经常发生,虽然从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来看,这些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妥善引导和处理,势必会影响学生人格与行为的发展。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亲密和谐型的师生关系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提倡。

4.3 中学生师生关系具有鲜明的年级发展特点

4.3.1 中学生师生关系呈波浪下降趋势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年级特点。初一师生关系最好,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师生关系呈波浪下降发展趋势,初二和高二表现相对最不理想。

探讨其原因,可以发现:(1)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进入中学以后,其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很快,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发展[11],因此他们可能会越发以独立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与教师的关系;(2)Erikson指出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同一性混乱相冲突,并获得新的自我同一性的时期。中学生处于这一时期,他们常常会陷入困惑、矛盾的心理冲突之中[12],这使得中学生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3)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较高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师生心灵沟通受到限制,可能增加师生之间的冲突和冷漠的成分。

4.3.2 初二、高二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

从年级发展趋势来看,高二和初二的矛盾冲突型学生人数明显多于其它年级,而亲密和谐型学生人数明显少于其它各年级。从师生关系类型来看,高二和初二都表现出疏远平淡型人数最多,其次是矛盾冲突型,亲密和谐型最少。整体来看,初二和高二学生的师生关系发展明显不同于其它年级,表现出更冲突、更疏远和更不亲密,可见,这两个年级是中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的两个特殊阶段。

探讨其原因,可以发现:(1)初二阶段是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转折期,其思维批判性有较快的发展,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困惑。在与教师交往中,他们经常审慎地看待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但他们的整体认识水平仍比较幼稚,认识问题易于偏激,容易引起师生冲突或疏远;(2)高二阶段也是中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转折期,高二阶段是形式逻辑思维已经基本成熟时期,而且辩证逻辑思维也趋于占优势的地位,但是并没有完全发展成熟[11],因此,与教师交往也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3)独特的认知发展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这两个年级的学生表现出独特的情绪情感和自我意识,比如,初二学生产生较强的成人感,高二学生产生较强的成熟感,但从本质上讲他们的身心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4)从教师角度来看,如果教师对这两个特殊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征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也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冲突与疏远。

总之,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职能之一就是创造和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通过师生关系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13]。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师生之间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认识中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有助于不断调整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本研究获得了一些具有显著意义的研究结果,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被试数量的局限,本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关于师生关系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及相互作用也有待于今后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瑾瑜. 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 教育评论, 1998, 4: 34~36

2 李瑾瑜. 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6, 33(3): 57~61

3 陈枚. 试论师生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 心理学报, 1986, 8(3): 238~244

4 Pianta R C. The patterns of t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994, 32: 15~31

5 Pianta R C, Steinberg M, Rollins K. The first two years of school: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deflections in children′s classroom adjustment.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5, 7: 295~312

6 Pianta R C. Adult-child relationship processes and early schooling.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January 1997, 8(1): 11~26

7 王耘, 王晓华, 张红川. 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 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3): 16~21

8 张勉, 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3, 9(4): 53~58

9 傅丽萍, 陈庆良. 青少年人际交往特点浅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 1: 104~108

10 涂敏霞. 平等互动: 现代学校师生关系的新境界. 当代青年研究, 2000, 2: 44~48

11 黄煜峰, 雷雳. 初中生心理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12 Erikson E H, 孙名之译.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13 邓光平, 张学斌. 论师生发展与人的交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15(4): 24~26

上一篇:朱祖祥先生与《工业心理学大辞典》 下一篇:面孔加工特异性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