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农机培训工作

时间:2022-10-11 08:01:00

浅谈现阶段农机培训工作

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农机队伍的扩大,而这些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专业素质较低,是生产率和机械利用率发挥较低,机具损坏,浪费严重,作业质量差的直接原因。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将会阻碍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那么这项工作由谁来完成?又有谁来保证这项工作的完成呢?只有靠农机技术培训来解决。为此,如何抓好农机培训工作是现阶段最突出也是应该得到尽快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该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下面就现阶段如何搞好农机培训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现阶段培训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先进的生产工具,又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有一定科学头脑的人来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认为农机培训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的。

1.农机培训工作的地位

农机培训是整个农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因为人员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机械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率,尽而影响经济效益,要想机械化真正发挥其效能,体现其机械化的优越性,为广大农民勤劳致富服好务,必须得有技术过硬的农机专业人才。所以抓好农机培训是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重要地位。

2.农机培训工作的作用

农机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承担农机人才的培训,为农机化事业培养和输送各类农机人才,以不断提高其技术素质和专业水平,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使农机化得以健康的发展必须具备先进条件——即人。实践证明,机械再先进,如果没有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来使用。是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农机培训工作在农机化工作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二、加强农机培训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是我市农机化发展速度和人员素质状况看

要使农机化真正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服好务,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机械的作用,具有加强农机培训工作。尽快提高人员素质,才能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机服务领域的扩展,农村更需要实用技术面广,具备多种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向多元化发展,必须培养一支数量足,思想觉悟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实用技术要求面宽广,即有传授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多方面的教师队伍。?由于农机培训工作是直接为农业生产一线培训农机操作人员,规范操作和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必须精通农机业务知识,熟悉农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能、维修保养技术,能够回答和解决农机手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以保证安全生产。同时,农机培训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农民群众,他们都是怀着对生产的直接需求,而且是带着家庭的期待和尽快致富的目的来参加培训的,求知欲强,欲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来学习的。为了让农民群众看到实际效果,培训班经常办在居住相对集中的村镇和田间地头,需要进行现场演示和现场指导,这也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养成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

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基础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是搞好教学的首要条件,先进教学的设备是搞好教学的保证,二者相互促进,先进的设备如摄像机、投影仪、计算机,总成等透明模型设备,无疑提高了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争取多投入,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逐步完善和扩大学校的基础建设,这样农机校才有更大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各级农机部门对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教学设备、教学机械和教学手段落后,有的机械农民已经拥有了,可培训部门却没有;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可多媒体教学在农机培训中还没普遍应用。极大地挫伤了农机教学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技术培训的积极性。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才是核心,资金投入是关键。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党和政府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领导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首先,要最大限度的争取国家的有关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并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机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其次,要争取把农机培训费用纳入财政支出计划,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排除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开展农机化有偿服务,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加强农机化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完善教学条件,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对农民群众进行新技术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机化培训工作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3.创新培训形式,做好五个结合

农机化培训工作要在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大胆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和新方法。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农民的培训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项目,创造培训机会,搞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做好五个结合。即:教育培训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示范基地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把农民之需,农业之需,企业之需和新农村建设之需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对列入政府支持的新产品、新技术,要注重做好用前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农机部门及所属农机化学校要主动与企业联合,争取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利用企业现场的设备和场所,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培训质量。要积极参与政府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时,要真对示范基地建设的需要,做好相关机具及技术的培训服务工作,要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做到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示范功能,为农民增收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无公害番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