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

时间:2022-10-11 07:25:34

如何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

一、遵循识字规律,落实识字教学

教材在识字编排上体现了“多识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多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孩子提早实现汉字阅读,使课外阅读这一条“腿”及早发挥作用,支撑起完整的语文教学。所以会认字的要求是,在语境中认识,大致了解意思,能帮助阅读即可;而会写字才是“四会”的要求,即能够读其音、辨其形、解其义,并逐步达到准确运用。准确地把握会认字教学的尺度,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

(1)分散识记并在语境中识记。结合图片,形象地认识;读长句和比较难读的句子时集中解决了一部分生字的认读;在朗读课文时,适时呈现;在与词句、上下文的纵向关联中识字。

(2)整体识记并多次反复呈现。读词语时,加拼音读、去拼音读、打乱顺序抢读;读句子时,把生字所在的词用彩色凸显;指导朗读课文时,又把部分词语再呈现,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直到牢牢地记住它。在第二课时安排巩固识字的环节,如更换语境组成一组词串、儿歌、浅显易懂的短文等等,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同时,还要加强课外阅读,这是巩固识字最好的方法。因为大量识字可以实现汉字阅读,课外阅读又会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相辅相成。

(3)规律识记并加强方法引导识记。识字教学识记字形是难点,字形的记忆应该因汉字的构字特点而异,要通过字理识字的方法进行渗透,不应字字力量均等,方法一律。一些构词率较高的常见字可以引导在词串、文段中识记;有一定构字规律的字,如运用象形、会意、形声、指示等字理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识记规律,是形声字,可从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方面给以引导,让学生从字理上掌握规律,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落实以读代讲,凸显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成共识。朱熹曾说过“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到能自晓其义也。”低年级的选文贴近儿童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浅显易懂,富有情趣,一般来说,读顺读熟、读出感情了,课文就自然理解领悟了,所以,低年级的阅读课要上成朗读指导课就必须做到:

(1)读有目的,读有层次。对于低年级学生,让他们在朗读时建立与词句的一一对应是非常重要的训练。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孩子反复练读,直到能够文通字顺地读下来,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读的层次要非常清晰要体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样一个训练过程。使学生读有目的、练有方向,使初读要求的读正确这点真正落到实处。为了指导学生读流利,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要多多关注到“生字集中的句子、含有多音字的句子、比较长的难读的句子”等,从文中摘出指导学生反复练读,为流利地朗读全好准备。

(2)读有指导。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时刻保持读书的热情,读出美,读出情趣。

①利用插图,创设情境。

②补充资料,丰富认知。

③角色体验,身临其境。

④变换形式,读趣盎然。

(3)读有重点。

①采用重点指导与放手练习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好导与练的关系,体现读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②词语教学不容忽视。低年级阅读教学,词句训练是教学重点之一。在读文的过程中,渗透词句的训练。理解词语最常用的方法是,借助图画、动作、实物,形象直观的理解,或者联系生活实际、上下文、借助经验理解。引导学生先了解词语的本意,再结合朗读体会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和作用,结合实际去活学活用。

教师要准确把握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年段要求,依“标”扣“本”,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识字、读文、积累语言,引领学生在学语习文中历练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作者单位:单位:江西省宁都县会同中心小学)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主提问设计关键点 下一篇:浅谈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