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融合

时间:2022-10-11 06:40:54

论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融合

摘要: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建筑与环保并行就必须充分发挥当代实行的绿色建筑技术的作用。同时,还应当看到每个地方有其气候、地貌的特点,在建筑过程中要做到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本文对绿色建筑技术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查尔斯·柯里亚利用现有技术材料建立具有印度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体系的研究,对我国的地域建筑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地域性融合

中图分类号:TU-0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适时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在城市建筑行业日益火热的发展中更要做到绿色与安全,在建筑中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与地方本土实际相结合。布赖恩·爱得华兹(Brian Edwards)在自己的著作《可持续建筑》一书中写道:“人类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必须坚持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不断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知识——关注和理解过去乡土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内部结构乃至风格,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当地提供的能源和传统技术。”现代社会正是非常重视在建筑中使用“绿色”的社会,因此,我国建筑行业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必须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做到绿色建筑技术和地区建筑完美结合,走出一条综合性发展的新路子。

一、绿色建筑理论的认识

1.绿色建筑理论的出现

在当今,世界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水平有了一个巨大的提高,但是,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逐渐引起人类的重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第一次在《世界保护策略》一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向全世界倡导“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发展理念的出现,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人类社会在发展中进行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于绿色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同时,世界各国都力图对这一理念进行定义,并全力指出其中的精髓,在多种定义之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演讲中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了可以说至今为止最为精辟的论述:“可持续发展就是使社会资源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类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一理论阐释中可以看出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和对需要的“制约”。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满足当代处于贫困环境下的人民最基本的需要;对于需要的“制约”主要是为了防止对未来的需要构成危害,这种制约一旦不被关注就必然会危机人类生存的环境。

“绿色”集中体现为一种文化,主要表现为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发展,也可以表述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而本文所讲的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术语技术研究的范围,其并不是独立不变的,而是通过“绿色”的眼光对过往的建筑技术进行一种新的认识,属于一种交叉与重新组合的学科,可以说这是能够实现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技术。

2.绿色建筑的理论体系

麦克哈格在自己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要做到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理论,从现代人的理解上看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思想,二十一世纪,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特点,可以称之为生态建筑或者绿色建筑。我国在上世纪末就制定了发展绿色建筑技术的思想,如将“绿色建筑体现研究”纳入国家第九个五年发展计划之中。对于促进该技术发展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绿色建筑体系的内容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过程中注意建筑工程和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环境的结合,实现综合考虑,充分顾忌各个方面的内容,保障三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使之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从以上内容和学者的研究表明绿色建筑体系注意包括三个部分,即自然生态环境——表现为自然资源和地域环境;人类建筑活动——主要为营建程序与法规和人工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主要为人类活动形成的经济条件、社会水平、文化环境等。[1邹得侬、刘从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载《建筑学报》,2012年第5期。]1

二、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技术的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1.绿色与地域技术的结合

这一内容注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绿色建筑技术的地域层次性,二是柯里亚对地域建筑的探索。首次对第一个问题进行论述。人类要想充分了解新的技术,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新技术的发明最终是为人类进行服务,而新的生态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能够极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符合长期发展的需要。但是,因为受到地域原因的影响,过去的建筑总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后来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并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文化也逐渐向同一方向发展,在发展可持续建筑及设计时要特别关注对于建筑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应当做到新建筑要与其所在城市地域环境相结合,另一个方面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设计的积极性,尊重当地实际生活方式。

第二个问题就是柯里亚对地域建筑的探索。本文所讲的绿色建筑要做到充分利用科技,但并非仅仅如此,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建设,比如利用现有的环境和符合标准的材料。当代最受欢迎的就是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强调在概念性和象征性的层面上,全面理解当地的环境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安排建筑。柯里亚在加尔各达对建筑进行设计时,针对当地的炎热气候选择了一种棚架覆盖的模式,保障通风顺畅。另外,其著名作品是“管式住宅”的设计,就是把烟囱拔风原理应用于剖面设计中,保障室内的通风。

柯里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特别注重根据当地的实际特征选择技术和材料,而不仅仅是现代西方设计者所推崇的一味选择高技术的方式。为了实现在建筑物造价与地区环境相符合的目的,柯里亚发展了一种新的地域主义,即做到传统设计和当代的技术、材料进行结合,综合考虑之后做出选择,这就是当代备受推崇的适宜技术。这一技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对我国地域建筑的启示

我国建筑史在世界上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建筑文化也是极为丰富。但是如何将这种先进的文化发展传承下去,这是当代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对于柯里亚建筑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建筑过程中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科技的力量取代过去的落后建设方式,做到绿色建筑技术和地域性的完美结合,共同发展,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邹得侬、刘从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载《建筑学报》,2012年第5期。

作者简介:

李东昱(1978-)女,汉,天津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王伟(1988-)男,汉,天津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方向研究 下一篇:电气倒闸操作原则与关键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