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探析

时间:2022-09-11 12:48:29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探析

摘要:路基作为公路的支撑基础所在,其质量的优异与否,也直接关系着公路的整体使用品质。因此在当前强化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有效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及强度,存在着必然的现实意义。本案以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为例,自路基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着手,系统阐述了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整体质量控制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路路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内容研究

对于公路路基施工的前期准备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准备,分别为组织准备及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

组织准备:全面健全工程施工管理组织部门及机构,确保生产机械的组织到位。

物资准备工作:依据施工作业的计划书要求,展开工程物资材料和设备机具的采购、调配及运输、储存工作,同时于现场展开“三通一平”工作。

技术准备:在路基施工之前,施工方需就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做到全面熟悉,依旧设计文件资料,对路基施工整体范围之内的地质、水文情况展开系统的调查考证,以取样试验的方式进行确定其具体性质及范围,就近了解周边建筑物对于特殊土所作的处理措施,并需对来自借土场和挖方的路堤填料,做取样试验和复查程序。技术人员方面需在设计文件全面熟悉的基础上,协同设计单位机构展开核对、复测、交桩、放样等工作,依据要求完成现场地表的清理,有效作出翻松及压实处理,确保可以达到密实度的规定要求,为路基的填筑做好准备工作,并依据设计的规范要求,统筹设置排水及坡面台阶等工作。同时需进行路基填筑试验,以同等规格的压实设备与填料展开试验,以此确定正确的工程施工工艺参数,为正式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图一、路基施工流程图

路基的填土施工内容研究

路基通常均采取自然土进行修筑,在进行路基的填筑之前,需要就所用自然土做出试验分析,就自然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精准确定,并就其最大的干容量与最佳的含水量予以测定,以便作为路基施工指导依据及对路基填筑成品进行有效检测的依据。根据相关试验的结果得出:自然土的土质颗粒愈为精细,那么其相应回弹模量也便越低,而砂性土存在着较高的回弹模量,因此将砂性土作为筑路的材料予以使用尤为必要。在施工中进行取土场的选择时,要考虑选取适合于路基填筑的塑性指标比较小的土场。在路基填料无法达到规定的最低强度时,应选择掺和粗粒料或者石灰等较为稳定的材料进行处理。

路基精加工施工内容研究

在进行高等级的路基施工时,路基顶部之下的精加工层工序极为关键,其会直接影响到公路基层摊铺与面层施工的质量。

先采取以推土机进行初步找平,继而采取平地机完成粗平,平地机能够运用前轮向土方沿着刮刀移动方向进行倾斜,刮刀的前倾能够促使涂料进行向前滚移,方便于推开土料及压实土层。刮刀的后倾可以强化切土的能力,降低土料出现的滚动,在完成土料的基本推平后,便能够由高至低把土进行直移和侧移,做出路堤,达到平整的目的。在初步找平之后,采取以压路机进行一遍静压,复测标高,依据检测所得结果,按照桩位的标注进行逐一的挂线,完成添土和减土,在满足要求后,作精平工作。继而在测量工程师与施工人员的统筹配合之下,依据规定要求打出标高桩,调对平地机工作的角度。自中桩将土进行直移抑或侧移。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操作时,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掌握控制好刮刀升降的时间,切忌动作幅度过大,将刀痕置于标高之下。在最后一轮将达标高的时候,平地机械必须要保证走直,再把刮刀的角度调整至七十度角---八十度角,使土料不能自刀尖溢出前提下,把土进行直移均匀的控制刮刀升降,尽收干净上轮留下的刀痕,直到达到标高为止。

切实掌握路面压实技术,统筹布置施工机械作业

对于地面的压实,在压实顺序上应当保证先进行两侧压实,再作中间压实,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路拱情况。其次压实力度方面要保证先轻后重,以逐步适应持续增加的土基强度。再者速度方面,要保证先慢后快,避免土层松软遭机械设备破坏。同时在进行碾压之前,要先完成整平工作,从路面中线向着路堤的两边整为2%--4%的横坡(如图二所示)。在作弯道处的碾压之时,需要由较低一侧的边缘向着较高一侧的边缘进行碾压,以利于出现单向的超高横坡。对于前后两次碾压的车轮痕迹要趋于重叠12厘米至20厘米,同时应着重注意均匀的压实度,以免发生沉陷的情况。对于机械作业的安排应趋于合理化,从工程的地貌地形及路基的断面形状和综合的用土数量及土方的调配情况出发,统筹进行合理的设定机械行进路线,并予以详细全面的机械作业图作为机械施工参考依据,保证在土层含水量出现不足时,配有专门的洒水车进行洒水,在含水量出现过大时,配有翻晒机进行翻晒。通过机械设备的合理调配组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展,以优质的施工质量,最大化实现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效益目标。

图二、坡面路基的整理

路基施工的裂缝防治内容研究

(一)道路基层裂缝控制

在基层施工时,应选取收缩性较小的水泥,并考虑水稳材料出现裂缝的原因。通常水泥材料收缩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因素,即干缩和温缩,而这二者的出现又同水泥材料的塑性指标及含水量相关。因此在材料的选择时需要先对水泥材料进行塑性指标试验,只有保证塑性指标存在于规范要求范围之内方能予以采购。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能够以缓凝减水剂等相关方法,促使水稳材料满足最佳含水量,最大程度减少裂缝的出现。

道路面层裂缝的控制预防

沥青道路非荷载裂缝为疲劳裂缝及低温裂缝的综合,其出现的原因通沥青品质息息相关,主要发生于沥青的针入度及适度敏感性两个范畴,通过诸类实验证明,沥青针入度的指标愈高,那么其温湿度的敏感性便愈低。诸如高粘度的沥青其温度的敏感性能便相应较低,因此在进行道床材料的选择时,便需着重考虑到这类因素的存在,因为出现裂缝之后,雨水便会沿着裂缝进行下渗,不断对下方的结构层进行侵蚀,大大降低结构层的强度,导致道路道床整体的严重破坏。

结束语:

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在当前的路基施工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及较大的技术难度,同时还面临着各类难以预测的环境条件。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依据道路施工的技术标准要求,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管理,以科学的技术全面提升高速公路路基的持久性能,以此促使高速公路施工质量向着更深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国群.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1,(3)

[2]刘文静,张智星,程涛.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0,(20)

[3]卢议平,吕辉辉,管敏超.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1,(22)

上一篇:码头集装箱装卸系统管理应用简介 下一篇: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