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激发与自主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11 06:23:50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激发与自主能力培养

【摘 要】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生活实践影响的结果.首先要考虑影响学生兴趣培养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 设置疑问 体育与健康课 原因 兴趣 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39

1.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即可以引导,又可以培养。对学生来说,过分的紧张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的抑制,情绪低下,甚至发生恐惧。

2. 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兴趣的原因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学生对运动的喜欢是勿容置疑的。现在教育部门把原来的体育课用体育与健康课代替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与健康课后,就发现现实中正规的体育与健康课和他们的头脑中的一种欢乐的、玩的体育课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于是有些学生就慢慢地疏远了体育与健康课,上课处于被动,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体育与健康课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方法原因

教师标准过高,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手段简单,不灵活,对学生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愿和教师配合。目前在相当多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上,由于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教学时间少、场地器材不足,指导思想陈旧,造成了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简单性、形式化、成人化。目前相当多的学校体育课上,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基于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和练习,让学生做痛苦无聊的重复练习,使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了约束和局限学生的发展。

2.2班级人数及场地的原因

由于现行教育体制教学条件所限,大部分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的人数比较多,大都在四十以上。这对体育教学来说要想上好、教会、教懂、教悦,是很难做到的。中学生对场地、器材布置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新颖,是激发中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中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2.3学生个体的原因

体育与健康的评价比较直接,一个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么样,可以立即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在某些体操练习中,课次较少但难度较大,假如又自卑,怕出丑,在练习时能不练习就不练习的话,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还有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的技能是要相互配合运用的,而其他学科很少存在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相互配合问题。因此,差生在体现这种技能的配合体育比赛中容易受到排斥,自信心容易受到伤害,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3.1建立学生的运动信心

正确引导,激发动机.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学习替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也表现非常实壮。事实上名单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爱护、信任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这一效应十分有力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情感,使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的学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在体育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3.2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氛围,择优教材,身心皆乐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输氧助燃”,使之成为奋发进取的成功者。学生经常受到鼓励、鼓舞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学习。

3.3接近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喜欢这位教师,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授的课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个别学生谈心。学生一有高度的自信心,便会形成一种进攻性、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就会喜欢学习,就会对体育课感兴趣。

4. 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好得多。

4.1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课,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习,仅凭讲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

4.2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对待每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并区别对待。每个学生在人格上和教师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教师对他们一视同仁。然而不同的学生在体力,心智及家庭因素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要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完成具体任务。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已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3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要提倡多组练习的组织形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体育骨干。例如:一堂蓝球课,即有新授,又有分组复习,结合个别指导,穿插教学比赛等,使整个课堂教学展现生动活泼的运动场面。我们不(下转第112页)

上一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在保险查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