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6例

时间:2022-10-11 06:02:32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方法。方法 3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采用对耳廓假性囊肿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36例患者, 28例一次性治愈, 5例显效, 局部皮肤增厚;3例因提供负压的注射器中途脱落而无效, 经二次治疗后囊肿基本消失, 总有效率为100%, 随访3~6个月无复发, 无耳廓畸形及瘢痕形成。结论 耳廓假性囊肿经穿刺抽液, 持续负压吸引治疗, 疗效可靠, 可避免手术痛苦。

【关键词】 耳廓;囊肿;持续负压吸引

耳廓假性囊肿, 发病原因不明, 是耳科常见疾病, 目前治疗方法较多, 本科于2003~2012年对耳廓假性囊肿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11例, 年龄14~75岁, 囊肿位于舟状窝28例, 三角窝6例, 耳甲腔2例。均因无诱因觉耳胀感而就诊, 表现为耳廓前面局限性肿胀隆起, 呈半球形, 界限清楚, 表面皮肤颜色正常, 无触痛, 有弹性感或波动感, 透照时透光度良好。其中初诊20例, 另16例曾行穿刺抽液无效后复诊。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 患侧耳廓常规消毒。用一次性动静脉留置针刺入囊肿内并固定, 接5 ml注射器针管抽净囊液, 取下针管, 另换一5 ml注射器针管经留置针反复向囊腔内注入及抽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 直至抽出液体清亮, 无囊液混合。尽可能吸尽囊腔内的药物, 再另换接一10 ml注射器针管, 并适当外拉注射器活塞, 使注射器内产生负压, 以一注射器针头垂直活塞方向刺入卡住活塞, 使其固定, 用钳子去除注射针头尖端。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 耳廓前部适当加压包扎, 于耳廓背面固定注射器管体, 留置7~10 d后拔出留置针。术后给抗生素5~7 d, 预防感染。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囊肿消失, 耳廓外观正常;显效:局部肿胀基本消失, 病变部位增厚;好转:囊肿较前缩小;无效:囊肿依然存在[1]。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28例一次性治愈, 5例显效, 局部皮肤增厚, 3例因提供负压的注射器中途脱落而无效, 经二次治疗后囊肿基本消失, 总有效率为100%, 随访3~6个月无复发, 无耳廓畸形及瘢痕形成。

3 讨论

耳廓假性囊肿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积液所形成的囊肿, 病因不明, 可能受到某些机械刺激, 如硬枕压迫、无意触摸等, 引起局部循环障碍所致。田勇泉[2]认为是先天发育不良所致。陈乾美等[3]认为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3]。囊肿多出现于舟状窝、三角窝、少数隆起于耳甲腔, 但不侵及耳廓背面。患者常无意中发现, 可有胀感或灼热感, 一般无痛感。耳廓假性囊肿治疗目标是保持耳廓正常形态, 防止囊肿复发。一般的穿刺抽液后软骨间难以粘合, 其间隙常导致液体再次渗出而复发, 本治疗持续负压吸引, 不留死腔, 使软骨紧密粘合, 防止液体再渗出。另外通过反复向囊腔内注吸药液, 使囊腔内囊液彻底清除。囊腔内剩余庆大霉素可以防止耳廓感染, 地塞米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能抑制囊壁炎性反应和抑制渗出作用, 可防止囊液再生。输液用一次性动静脉留置针, 外套管所用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与组织相融性好, 且刺激性小, 可随耳廓形状而弯曲, 且能保持管道持续通畅, 留置针密闭性好, 一般留置5~7 d, 不会引发感染, 最长可留置15 d。本组病例中有3例因治疗中途提供负压的注射器脱落, 囊肿复发, 属意外现象。本治疗中关键点, 首先要尽量抽尽囊液, 其次要使10 ml注射器管内产生足够真空, 以囊肿消失, 皮肤与软骨足够熨帖为准。再次要注意避免中途脱管, 否则将前功尽弃。

耳廓假性囊肿目前治疗方法很多, 采用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法, 复发率高;石膏固定可出现耳闷、耳胀、耳鸣等不适;囊腔内注射高渗性药物, 如抽液后将15%高渗盐水、50%葡萄糖或2%碘酊等注入囊腔再加压包扎, 常可复发, 且可使局部增厚;手术切除又可遗留瘢痕。持续负压吸引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治愈率高, 操作简单, 无需住院, 经济高效, 无瘢痕遗留, 患者乐于接受, 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 叶方. 曲安奈德加石膏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60 例.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6, 20(21): 1000.

[2]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14.

[3] 陈乾美, 费樱. 耳廓假性囊肿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临床耳鼻咽喉杂志, 2001, 15(7):304-305.

[收稿日期:2014-04-25]

上一篇: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老年乳腺癌... 下一篇:早产儿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