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2-10-11 05:11:52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历史回顾

摘 要:本文介绍了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以及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发展过程,并回顾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水产养殖;饲料;营养

我国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其教育则起步更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却发展很快。笔者经历了该课程的发展过程,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其发展历史做一概述,希望对以后有关资料的整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水产养殖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养殖生产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58年,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总结了过去的丰富经验,归纳出了“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精养法。在该精养法中,“水、种、饵”三个方面是构成水产养殖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水产养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饵”在“水”中通过“种”转化为水产品的过程,“饵”是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

二、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发展简介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西部营养研究所J.E.Halver等人进行对虹鳟的营养和代谢基础的研究。这是全世界第一次用配合饲料养殖虹鳟并获得成功的案例,由此带动了世界各国对鱼类营养和配合饲料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六七十年代没有坚持下来。改革开放之后,这方面的研究才真正开展起来。鱼类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也带动了甲壳动物等其他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促进了配合饲料的生产和水产养殖的生产,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和生产也促进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产生和发展。

三、课程设立的历史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水产养殖工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量多质优的水产品。在当时,“八字精养法”中的“七字”(即七个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饵”成了限制高产的瓶颈。要想实现高产高效,必须解决饲料的问题。当时研究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人很少,这就给水产动物配合饲料的研究、生产和普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水产院校相继将该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四、讲课内容

在本课程的开设初期,我国的专业设置不一致,有的学校设置水产养殖专业(包括淡水和海水),有的学校设置淡水渔业专业,有的学校设置海水养殖专业,也有的学校同时设置淡水渔业和海水养殖两个专业。海水养殖专业主要讲授鲜活饲料的培养,如单胞藻、轮虫、卤虫等的培养。配合饲料所占分量较少,其中主要是虾蟹的配合饲料。淡水渔业专业则主要讲授淡水鱼的营养与配合饲料。水产养殖专业则只讲授淡、海水动物的营养与配合饲料。课程名字也不同,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学校将其改为现在的名字,到了90年代末期,很多学校将淡水渔业专业和海水养殖专业合并为水产养殖专业,此名也在大多数学校使用了。

1.营养部分

在本课程开设初期,我国对本土的水产动物的营养素需求的研究很少,相应的规律也没归纳出来。所以,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理论性知识。随着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在2000年前后,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也逐渐显现出来了。尽管以后还会不断发展,但总的来看这部分内容已趋向成熟。

2.饲料部分

(1)配合饲料。①配方设计方面。在本课程的开设初期,没有设计配方的软件,全靠手工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如方块法、方程法、推算法、试差平衡法等。前几种方法只能满足一种营养素(蛋白质)的需要,相对简单。试差平衡法虽能满足多个营养指标,但计算量很大,所以,考试时也只能考前面的设计方法。随着科研的发展,大约在2000年前后,出现了设计配方的软件。软件设计配方速度快,还能满足饲料成本最低的要求,是发展方向。所以教师讲课时就重点讲该方法和试差平衡法,对满足一种营养素(蛋白质)需要的设计方法也就几乎不讲了。②加工工艺方面。在本课程的开设初期,成套的自动化生产机组极少,主要是单机生产,所以教师讲课时只讲单机加工工艺。后来,随着成套的自动化生产机组的普及,单机逐渐减少。所以教师讲课时,就重点讲解自动化机组,对于单机的生产工艺仅仅简单讲解。

(2)其他饲料。在本课程的开设初期,营养和配合饲料的知识少,关于鲜活性饲料的内容也在本课程中讲解。随着营养和配合饲料知识的增多,本课程就不再讲解鲜活性饲料的内容,而是将其划分给其他课程。

上一篇:独立学院英语教师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下一篇:高职学业困难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