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法 培养兴趣 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时间:2022-10-11 04:12:34

创新教法 培养兴趣 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应当创设合理情境,重视实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语言艺术水平,有效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 兴趣;实验;多媒体;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107-02

打造高效课堂是现代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要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爱学,才想学;想学,才去学。反之,学生带着厌学情绪或者畏难的心理,无论教师怎样导,学生不积极学也达不到高效,这样提高课堂效率就只是一句空谈!那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因此,生动有趣的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演示“硬币跳高”“倒置漏斗向下吹乒乓球,而乒乓球不下落”“两张纸向中间靠拢”等实验,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己得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一结论,学生知识升华的同时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做好学生实验 初中生天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准备上好每节实验课,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扭转“讲实验”的老方式。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自己选取器材、设计方法步骤。当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时,那种自豪感溢于言表,俨然就是一个个小“物理学家”。不但开齐开足学生实验,而且还把部分演示实验转换成学生实验,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科学技能。

做好小实验、小制作 物理小实验、小制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为了做小实验,把两个班的学生按照成绩和家庭住址分成8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全组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完成课本中“纸锅绕水”“瓶吞鸡蛋”等小实验,并共同参与制作“直流电动机模型”“潜水艇模型”。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也更强了,真正达到益智的目的,特别是原来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喜欢学物理了。

2 创设合理情境导入,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合理的情境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利用“浇不灭的蜡烛”这一实验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把一块玻璃直立于桌面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空烧杯,里边放一支同样大小的蜡烛;拉上窗帘将屋子变暗,点燃蜡烛(这只蜡烛不让学生看到),烧杯里的蜡烛跟着被点燃;向烧杯里的蜡烛火焰上倒水,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怎么也浇不灭。学生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这时候提问:“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在极其自然的情境下,笔者带领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学生顺利进入本节课探究的课题。

除了实验情境导入,还经常利用直观情绪导入、实践导入、故事情境导入、生活情境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情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理,那么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3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笔者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教师把一瓶装着知识的饮料灌入学生的口中。这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一线教师应该增强创新意识,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学中的串联、并联有些知识很难把握,于是归类分析,帮学生想出一些“偏方”:一般情况下,串联时闭合的开关,并联时断开;串联时填电压表(电流表)的变成并联要填电流表(电压表);用电器串联全部不工作是因为断路,并联时全部不工作是发生了短路。由难变易,由易变通,学生的畏难情绪没有了,学习兴趣随之而来。

笔者还经常利用直观手法引导学生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难点。如在电路故障分析中,串联电路的短接、电压表检测串联电路的故障,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每次考试都丢很多分,学生都很苦恼。为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兴趣,笔者把这些问题都转换成实验验证,给学生直观概念,利用事实说话。学生不但学会了这一类习题,克服了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也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4 提高语言艺术水平,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的艺术美是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一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及文化知识水平,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让自己的课堂语言严谨、精炼。如:总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可以比喻为父子必须有先后;将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内部结构比喻成上课、下课和放学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加强记忆。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途径。学生喜欢教师,才有可能喜欢这门课程。笔者在每节课上都带着饱满的情绪、满脸的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赞扬,学生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从不歧视差生,只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就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因为他们本身有一种自卑感,受到表扬后得到激励,自信心增强了,就有了学习物理的劲头。教师提高语言艺术水平,既赢得学生的敬佩、信赖和喜欢,上课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又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长技能,培养学习兴趣。

5 有效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有些物理理论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磁场的认识、物质内部的分子结构等,应用计算机来演示,让学生从声音、图像全方位感受,直观地掌握该内容。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一些演示实验,如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对比、碘的升华和凝华,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动画功能,重复播放、放慢镜头、旋转画面、瞬间定格,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理论的科学性。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途径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物理、爱学物理,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应江兰.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兴趣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5(3):271.

[2]沈建民.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15-78.

[3]何巨伟.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保山师专学报,2004(2):85-87.

上一篇:“四个化”增强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微课应用破解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