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化”增强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2-08-08 06:01:01

“四个化”增强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摘 要:尽管课程不断改革创新,但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依然让人堪忧。教师应该着眼于有效教学,立足于学生实际,改变教学思路,注重“四个化”,即课堂开放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意境化、语言诗意化,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达到提高认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的德育目的。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课;开放化;一体化;意境化;诗意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51-02

部分职校生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技能轻理论的心理,职业学校德育课一直被边缘化。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承担起德育课教学改革的重任,改进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四个化”,即课堂开放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意境化、语言诗意化,从而让学生爱学、乐学、好学,真正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实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课堂开放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现实中不少教师仍然习惯于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较少出现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和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课堂一言堂现象依然明显。改变这种枯燥乏味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就要着力构建开放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谈话式、讨论式、对话式、合作式等互动化教学法,注重学生体验、感悟、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比如,在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珍惜人身权利”时,可以融合对话式与合作式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抢答竞赛。借助视频逐一展示员工排队接受搜身、搞恶作剧致人身体受伤、教师偷看学生信件、网上说别人坏话等各种现实案例,再提出问题:这些当事人侵犯了受害人什么人身权利?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然后由各小组进行抢答,并对优胜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干劲。这种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培养语言表达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指出,德育课“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现实中不少教师仍然讲归讲做归做、理论与实践脱节,德育课堂只是纯粹枯燥的说教,结果往往以其昭昭,使人昏昏。事实上,德育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要通过一系列课内外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行为体验、情感熏陶、思想锤炼。在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手段广泛搜集信息资料,在课间进行集体探究,引导学生分析信息中反映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课堂上,可以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入相声、小品、话剧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展演,让他们进行情感体验。特别是面对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的教学难点,面对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教学重点时,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辩论、表演等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比如,在教学“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职业生涯要善于把握机遇”时,可以结合教学进度,设计“求职成功的关键是外部机遇”与“求职成功的关键不是外部机遇”以及“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与“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等与学生现实相关的辩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在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模拟案情再现或法庭审判等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这种实践性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意境化

部分职校生学习德育课兴趣不浓、自主性差等,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环境等外部因素入手,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意境化,就是创设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采用设疑引思法,布设一个个故事、案例等情境,提出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留下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避免误入犯罪歧途”时,可以通过视频展示近期发生在社会上的盗窃、杀人、醉驾等案例,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案例发生,启发学生思考后进入教学主题。在课题讲解时,可以设计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例如,结合新课导入时介绍的盗窃案例,延伸设问:假如你在公共汽车或街上,发现小偷正在行窃别人,应该怎么办?假如发现本人正被偷窃怎么办?假如抓住小偷又该怎么办,能不能将他打伤打死?在课件设计环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编辑一些情节引人入胜、带有启示意义的情景短片,增强意境效果,真正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例如,在教学“哲学与人生”中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时,可以播放我国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视频资料,再现宇航员太空漫步的优美画面,带学生进入太空的美好意境;再播放傅笛生演唱的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让学生欣赏优美壮观又激荡人心的画面,展现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巨大力量,发挥德育渗透作用。在板书设计环节,坚持直观性、醒目性、新颖性、简洁性、多变性原则,采取纲要式、图表式、线索式、推导式、阶梯式等多种方法,且经常花样翻新、形式多变,增强板书的意境效果。

四、语言诗意化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教师的语言风格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效果。德育课教师要改变语言刻板、枯燥无味的习惯,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诗意的课堂。

(1)运用形象语言。借助各种语言修辞手法,运用俗语、谚语、俏皮话等形象化语言,增强教学生动性、趣味性,有助学生的理解与识记。比如,在教学“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透视经济现象”时,可以用棒子、鞭子、筛子进行比喻,指出价值规律像一根棒子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又像一根鞭子鞭策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像一把筛子,能促进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在教学“哲学与人生”中的“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时,可以引用“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拿什么钥匙开什么锁”等谚语,增强学生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

(2)巧用抒情语句。引用一些诗词歌赋等抒情性语言,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或借助课件给予再现,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中明理,在明理中体验情感。比如,在教学“哲学与人生”中的“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时,可以引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个中哲理。

(3)妙用典故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生动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寓言故事、轶闻趣事、热点新闻等,有助于诠释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哲学与人生”中的“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时,可以介绍唇亡齿寒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成语典故;而在教学“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有关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外交政策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就业形势与择业观”等内容时,可以录播时事新闻,并进行适当评论,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引用热词新语。巧用流行语、顺口溜、歇后语、笑话幽默等,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碰撞。比如,在教学“哲学与人生”中的“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时,先介绍社会上一些人不当言行后,来一句“现实中就有这么些人,好像他爸是李刚,所以就这么任性”,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流行语为什么会流行?它说明什么?经过小议之后,得出结论: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尊重他人、主动关心他人、维护他人的正当权益。

五、结束语

总之,德育课教学要从枯燥无味的说教中摆脱出来,改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就要坚持“四个化”要求,注重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探究之趣、思辨之悟、成功之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程逊.中职德育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2]林鹏程.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3(09).

[3]王丽梅.浅谈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

[4]薄淑芬.浅谈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上一篇:中职美术课堂中几何体写生教学探究 下一篇:创新教法 培养兴趣 打造高效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