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蹦床运动发展现状综述

时间:2022-10-11 01:24:30

中国蹦床运动发展现状综述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和概括当今世界蹦床运动发展现状及最新动态,为今后蹦床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蹦床运动 发展现状 综述

【中图分类号】G8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194-02

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选手黄珊汕获得了女子蹦床个人铜牌,实现了我国奥运会史上蹦床零奖牌的突破。在2006年荷兰世界锦标赛上,中国蹦床队又一举夺得女子团体冠军,2007年蹦床世锦赛中国蹦床男女队分别获得团体冠军,男子个人包揽前两名,女子个人获得银牌,表明蹦床运动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一个新的金牌增长点。事实也给予了证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陆春龙和何雯娜分别夺得了男子和女子个人蹦床金牌。本文通过对蹦床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和概括了当今世界蹦床发展现状最新动态,为今后蹦床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一 发展现状分析

1.世界的蹦床发展情况

自1964年国际蹦床联合会成立以来,现已举办了24届世界蹦床锦标赛。蹦床具有高、美、准、难的特点,技术发展追求着“难、美、稳”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成套动作的难度值在不断增加,空翻向多周方向发展,动作的技术规格与质量不断提高,运动员以个性化创意为主基调,在赛台上充分展示个人的演技。从历届世界锦标赛得知,参加比赛的国家愈来愈多,动作难度愈来愈大,具有争夺奖牌实力的国家愈来愈多。从技术水平和实力格局看,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蹦床技术属世界一流水平。在亚洲,日本开展蹦床运动较早且水平较高,曾获得世界锦标赛第三名的好成绩。2000年悉尼奥运会将蹦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而使蹦床运动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目前,世界蹦床的实力格局,表现出男子项目以俄罗斯的综合技术实力最强,处于领头羊的优势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白俄罗斯和加拿大,对俄罗斯有较大的威胁。澳大利亚、法国、丹麦等国的运动员近几年进步也很快,是一支争取奖牌的新生力量。女子蹦床目前也以俄罗斯为领头羊,加拿大、乌克兰、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实力相当,水平接近,构成第二集团。

2.蹦床运动规则的变化情况

2005~2008年的奥运新周期,蹦床新规则在200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变化是在第一套动作中增加了部分动作难度分的计算,即在第一套动作中明确规定有两个动作计算难度,计分方法为三个有效技术分之和再加上两个计算难度的动作难度分。并且,这两个计算难度的动作不允许在第二套动作中出现,如果出现,将不计难度。这一变化对蹦床项目技术训练的直接影响是运动员必须掌握更多的难度动作,否则比赛时在难度上就会先逊人一筹,并最终有可能因此而败于对手。二是由于第一套动作规则的变化使第一套动作的“规定”性质完全弱化,表现出了第二套动作“自选”的特征。随着规则的进一步修改,第一套动作的评分办法完成向第二套“自选”动作的过渡只是个时间问题。根据此前我们对世界蹦床项目的认识、新规则的要求,以及多次国际比赛表现出的一些技术特点来看,我国运动员参加各类比赛将面临如下不利形势:(1)第一套和第二套动作需要重新编排;(2)我国运动员普遍掌握的动作数量和动作类型有限,预赛两套动作的难度将受到一定的限制,给比赛带来了很大的不利;(3)在当前形势下,国内运动员必须学习一些新动作或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高水平的比赛中难度是取胜的基础,动作的质量是取胜的关键。动作的质量如果上不去,难度再大也没有意义,难度、质量、稳定性三者缺一不可。(4)我国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还不够全面,表现为运动员所掌握的动作数量及动作类型均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有一定差距。从蹦床规则的修改方向来看,掌握多类型的不同动作是优秀蹦床运动员在未来的世界高水平比赛中必须具备的本领。

二 蹦床运动动作发展趋势

自1997年蹦床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蹦床运动发展很快,开展的国家增多,运动水平快速提升。现将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归纳为四个方面:(1)各国蹦床竞争实力重新排序,旧格局受到挑战;(2)整套动作的难度值在逐年上升;(3)规定动作的技术趋于完美,动作的个性化更为突出;(4)难度值决定成绩的作用更加明显。

2001年之后,各国的竞争更加激烈,格局难以确定;老牌的蹦床强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颗粒无收”,德国男、女水平上升很快,中国女子异军突起,另外,加拿大、英国的女子也大有超越俄罗斯的趋势。蹦床运动员培养周期缩短的过程应不会持续太久,蹦床运动员的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之所以在蹦床运动进入奥运会后运动员的培养周期有一个缩短的过程是因为蹦床进入奥运会前,人们对蹦床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强,竞争不是特别激烈,而一旦面临激烈的竞争,自然会使教练员们加速对运动员的培养,导致培养周期缩短,最终,运动员的培养会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进行。整套动作的难度值目前仍在继续上升,难度已经从2000年的最高16.2增加到2004年的16.8,国内运动员已经达到了16.7的难度。此前的规定动作目前在称呼上已经改为第一套动作。在规定动作的比赛中,难度分能够达到27.5左右,已经是这类动作的极限,再提高已经很难。而且,一般运动员的分数也达到了27分以上,因此,可以说规定动作从编排到完成情况,已经趋于成熟,没有太多的发展。因而一些运动员为了提高规定动作的层次,开始在细节上创新,形成动作个性化特点。

由于规定动作发展的空间有限,出于创新和提高项目吸引力,提高整套动作中的变化和提升难度成了近些年蹦床项目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实施新规则后,中外运动员第一套动作的构成发生了三个主要变化:(1)两周空翻明显增加,一周空翻相对减少;(2)第一套动作出现了三周空翻和多周纵轴转体的高难度动作,其中转体动作以两周转体540°~720°居多;(3)空翻动作采用团身和屈体姿势增多,已成为第一套动作的主体姿势,而直体姿势明显减少。

三 小结

世界竞技蹦床的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基本格局发生了改变,除了欧洲少数国家称雄世界蹦坛外,中国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新的金牌增长点。我国女子优秀蹦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已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但在难度水平、动作质量、稳定性、动作的高度等还需要继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兴.新规则对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9~12

[2]刘兴.竞技蹦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国家体育总局.国际体操联合会蹦床比赛评分规则(2001-2004年)

[4]刘兴.对参加北京奥运会蹦床比赛的16名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实力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1~3

上一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关键点控制应用 下一篇:高职《摄录像及编辑技术》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