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时间:2022-10-11 12:14:37

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

一、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界定

有效教学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大教学效果而实施的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中可看出物理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也正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出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把微笑带给学生,把耐心留给学生;要置身于学生之中,要有童趣、童心、童智,要善于激发、赏识和鼓励学生,要和学生一起玩、一起游戏、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弥漫在课堂上,学生的人格就会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学生的思想也会在朋友式的切磋中日臻完善,学生充分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温馨。

三、重视教学的整体性,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面向全体的原则。按照知道、理解、掌握等层次把握好教学内容应达到什么程度,其教学目标不能随意降低,更应防止抬高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中差生的接受能力,并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实施因人施教的原则,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四、优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和谐

中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最佳阶段和疲劳阶段。学生在启动阶段注意力不很集中,思维活动比较迟缓,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特点应创造生动、活泼的物理情景,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佳阶段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敏捷,这一阶段教学方法特点应突出其启发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以便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知识重点。“黄金”时期过去之后,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始出现“疲劳”,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反应速度降低,此时应调整学生思维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多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要让学生有话说。

五、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寻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统一规律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首先要体现的。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中每个重要物理问题的提出、研究解决过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最后转化为学生感兴趣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尝试自己解决或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等)展示或重现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思想方法,给学生以启迪。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和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建构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效学习。

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将具体的形象展示给同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境,而且能使学生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多媒体技术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中,既能学习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省时、高效,课时矛盾迎刃而解。

六、优化教学语言,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形成质量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包括语言逻辑和科学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的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表情,手势、动作、站位、运动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象,对教师偶象的崇拜,容易转化成“粉丝”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七、建立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关注物理课堂效果

课堂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它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

总之,要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讲究科学方法,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充分感染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小学诗词吟诵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