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网络反腐的障碍分析

时间:2022-10-10 11:57:49

影响网络反腐的障碍分析

摘 要:网络反腐在反腐倡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障碍因素也不能忽视,主要表现在侵权、制度缺陷、监督不力、网民自律差、网民代表性不强、信息解读的多样性、部门排斥和歧视等,因此深入分析网络反腐存在的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反腐;网民;举报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162—02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在科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我们的举报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电话或信件方式,网络举报已作为一种新的举报方式呈现在公眼前[1]。

网络反腐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对腐败事件进行防范、揭露和查处的手段。其作用是反腐力量通过网络媒介举报、揭露官员腐败行为或通过网民舆论的力量来实现对腐败事件的揭露。在这一过程中,打击腐败的主体不在仅仅局限于政府反腐机构,而是包括了社会群众的力量,也就是包括官方和民间两种形式[2]。

几年来,网络反腐的成绩喜人。然而在利用网络进行反腐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网络反腐还存在许多障碍。具体可以作以下归纳。

一、网络反腐过程中存在侵权行为

网络中侵权行为的范围主要指侵犯人身权、肖像权、名誉权与隐私权,以及侵犯知识产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通过网络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现象日益增多。网络反腐的侵权行为特别表现在诽谤、侵犯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等方面。我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受法律严格保护,而通过互联网对任何人隐私的侵犯都是违法和对网络正常秩序的破坏,也会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伤害[3]。

网民大多数是站在一个言论自由的高度,尽其所能地揭发贪官的腐败行为,却没有意识到,在对官员的行为进行披露与追踪报道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已经侵犯了包括其家人在内的隐私权。即使是贪官和其他犯罪分子也有其人格尊严、隐私权和名誉权,何况网络反腐并不是一个司法鉴定的过程,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反腐工作进展的过程。在证据不确凿的条件下,将当事人的资料不负责任地公开,不但侵犯了个人的权利,也会对其家属造成了重大的伤害。鉴于网络的快捷性与普遍性,从长远看,这种趋势可能还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另外,由于是在网上大张旗鼓地公开这些信息,也很有可能导致相关的官员有所准备甚至出逃,给案件的侦办带来困难,不利于反腐工作的进行。同时,鉴于网络反腐的隐蔽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匿名举报有效地保护了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会制造极强的舆论压力,引起民众群情激奋,对当事人的生活影响颇深。因此,不排除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反腐的名义,造谣、诽谤、诋毁他人,对他人生活作风等问题的报道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有些网民甚至会利用网络进行恶意诽谤、侵犯隐私,毁坏他人的名誉,成为打击报复的手段。这样的事件虽然尚未大规模发生,但是在有能力对互联网进行有效控制和甄别的时候,应该加强管理,未雨绸缪,避免诸如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网络的普及率不高,网络反腐代表性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 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我国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4]。

虽然我国目前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但是网络普及率还不高。在西部很多的地方没有网络,更谈不上利用网络反腐了。

从网络监管、我国网民构成以及网民的网络行为来看,网络舆论并不能真正代表最广泛的民意。中国的网络用户虽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网民毕竟只占到整个国民的一小部分,而且不是所有网民都会对某一事件进行关注,参与网络监督和网络事件评论的网民行为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这使得网络监督的民意性和公平性有所降低[5]。

而且我国互联网发展极不均衡,还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区域、城乡等差异。据最新统计,我国网络的主体是思想活跃的35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城镇网民占77.2%,农村地区网民的增长仍显得较为缓慢。显而易见,网民结构的年轻化且大多分布在发达地区和城市,使得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代表性还很不够。网民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在回复网上信息的时候更多的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往往是激愤的情绪淹没了理性的思考,道德的判断代替了法律的分析,惩罚的愿望压倒了正当程序的要求。

三、部门排斥和歧视

在有些党政部门中对待网络舆论和监督存在消极态度,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有排斥的情绪。有些党政部门及其干部怀念没有网络监督的年代,消极对待网络监督,对之持怀疑和排斥态度。如,有的反应滞后,被网络舆论牵制而丧失主动权;有的缺乏必要的反馈,“你说你的,我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的对网络比较抵触,甚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动辄采取“躲、堵、压”的做法,甚至对发帖者进行追踪和报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不愿面对网络监督,不会应对网络监督,导致一些小事酿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工作陷入被动,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使得党和政府形象受到损害[6]。

四、缺乏监督机制 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威性不够

网络媒体的受众对象是一个集信息接受者、者、传播者于一身的多重角色,加上网络的虚拟性、双向或多向传播性及其海量信息,使得人们无法做到像传统媒体那样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筛选,控制和把关的难度非常大,进而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严重影响。网络平台的信息也确实存在着随意性和表面化甚至虚假的问题。如果信息的接受者缺乏足够的分析能力,以假乱真,或者以表面的一般的道听途说代替深入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就会误导而产生错误的意见倾向,严重的还会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极端的行为,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7]。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已有的关于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与互联网的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相关法制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缺乏法律规范已经成为网络反腐的最大硬伤,在如何界定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法规。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管理仅仅停留在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基础之上,因而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网络监督的健康发展。并且我国网络舆论的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面对迅速传播、良莠不齐的网络舆论,管理上已显得力不从心。

上一篇:浅谈医疗卫生事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关于东欧社会主义破产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