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输给了投资

时间:2022-10-10 11:15:12

投机输给了投资

20世纪60年代,华尔街又一次进入了投机时代。然而,这时市场的主力大佬却已经不再是那些券商了,而是林林总总的各种基金。操作这些基金的,也不过是些毕业于名牌商学院的年轻人,但他们都十分精明能干。然而在运作这些资金时,大家习惯上的区别就太明显了。

牛市:不一样的操作

沃伦・巴菲特就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学生。从1957年开始,巴菲特建立了一个小基金。与一般的共同基金不同的是,他是以合伙企业的组织形式来运作,一直坚持他自己在老师传授基础上发展的投资观,并连续10年以将近30%复利的速度让他的基金膨胀着。尽管比起那些庞大的共同基金来,这还不过是个小家伙,但4400万美元的资产规模及其连续10年的业绩,在1966年初已足以使公众将其视为美国最成功的投资企业之一了。

奇怪的是,赚钱越多,巴菲特的亏损恐惧症似乎就越严重。1966年,一直走牛的道琼斯指数在越战的推动下,首次突破了1000点这个以往无人敢想象的大关。而此时的巴菲特,却开始缩小投资规模,并下调对赢利的预期,甚至向合伙人们声明: 超过同期道琼斯指数30几个百分点的赢利率是反常的。

但大多数在30年代出生的人,那时早已经忘记当年大崩溃带来过的大萧条,对崩溃前的狂乱更是书本上的记忆。

当股指在1966年从1000点跌到700点时,一些新进场的资金反而开始了全方位的哄抢,以至于巴菲特有几次刚觉得某种股票价格符合他的投资原则而准备开始购买时,却被别的投资者抢了先。

到1967年,市场更加疯狂了,每一个挂上“电子”俩字的新公司都好像能是下一个施乐,然后就是一阵狂飙。而“投机”则是最最时尚的行为,连以往保守主义的代表――福特基金也生怕被时代抛弃,声称谨小慎微比承受过度风险带来的损失更大。

投机时代的领者决不可能是巴菲特这种有亏损恐惧症的人。于是,一种叫做“业绩基金”的东西粉墨登场了。它们虽然从组织形式上和传统的共同基金如出一辙,但经营者却大都是些一心要以最快速度挣钱的饕餮之徒。所以,它们并不立足于长时间超过市场的平均赢利水平,而是希望在每个季度、每个月甚至每个小时都赢利。因此,这些操盘手频繁买进卖出,不停地追逐市场热门股,以试图抓住市场的每一个小摆动。在他们的字典里,是没有投资这个词的,只有“业绩”、“概念”、“革新”、“组合”等等,貌似时髦的陈词滥调。他们做事总是急匆匆的,连说话也比常人急促。

这些人里的杰出代表,就是弗雷德・卡尔。在卡尔眼里,连华尔街都是保守的,巴菲特简直就是呆在中西部的农民。他喜欢代表最新潮流的西海岸,喜欢开昂贵的“美洲豹”去上班,连办公室都用最流行的欧普艺术来装潢。为了跟上交易所所在的东部时间,他不惜早晨4点半(东部时间7点半)就开始工作,甚至在贝弗利希尔斯自己房间的浴室里,还装了一部电话。

作为新崛起的典范人物,卡尔投资于一些很小的,但据说是突然成长的公司以及成堆的未登记的信件股票。这种信件股票常常是由很多不确定性公司发行,而且没有作价市场,因此其价值往往是很随意地被持有人定出来的。卡尔对外宣称,他的策略非常简单:“我们不会爱上任何东西。每天早晨起来,每样东西都是要出售的――证券组合里的每一张股票乃至我的衣服和领带。”

熊市:不一样的撤退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之一就是:决不投资于自己不了解的行业。所以在那些稀奇古怪的新概念流行时,他仍然只是持有他已经持有并打算长期持有的那几只股票。而在1967年,弗雷德・卡尔获得的利润竟高达116%。这种业绩对于一个相当规模的基金来讲,简直就是梦想突然成了现实,也是巴菲特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度。在各种媒体的吹捧下,弗雷德・卡尔俨然成了时代的领头人。他“冷酷而果断”的投机成功,引导公众以及其它基金也日益热烈地投入到各种投机活动中。

而对巴菲特来讲,看到买空卖空的实行者正在越来越富裕(哪怕只是名义上的),着实让他困惑。尽管巴菲特旗下的资产这一年也增长了30%,比道-琼斯指数的增长多出了17个百分点,但巴菲特却因市场的狂热和按照他的原则找不到投资机会而感到迷茫。

牛市里赚钱要容易得多。1968年巴菲特所控制的资产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利润,赢利率59%,总额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但巴菲特却对在疯狂中寻找理智彻底失望了。他认为,这种胜利就像“一局桥牌赢13墩一样”,他不打算把这样的行为继续下去了。

1969年5月,弗雷德・卡尔被《商业周刊》称为“美国最优秀的投资组合经理”,道琼斯指数在1000点附近徘徊不下,各种基金还在买进市盈率已经四五十倍的“蓝筹股”。恰好在同一个月,巴菲特宣布他要引退了。他把除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戴维斯・费尔德零售店以外的巴菲特合伙企业的各种投资都做了清算,合伙人可以选择持有股票或拿现金走路。

在华尔街,人们不到破产决不会关闭企业; 将资金还给投资人,更不是鼎盛时期的做法。一些合伙人认为,巴菲特江郎才尽了,便选择拿着已经增值了几倍的资金退出。但许多投资者尽管不知道巴菲特下一步会怎样运作,却还是保留了伯克希尔的股票。一来,这么多年的赢利记录,使很多人养成了忠诚的习惯; 二来,这时的市场正在向大家宣告: 巴菲特退出的决定正越来越显得英明。

6月,道琼斯下跌了100点,一只只高高在上的股票开始了像瀑布一样的走势。一些曾经充当市场领头羊的股票纷纷出现了70%、80%乃至90%的跌幅。紧接着,业绩基金开始了负业绩的竞争。到了年底,尽管道-琼斯指数在那年只下跌了11%,但业绩基金却已溃不成军。刚刚在5月还被奉若神明的弗雷德・卡尔,到12月时便发现,其资产价格已经下跌了26%。卡尔不愧是聪明人物,他洗手不干了。可他给基金留下的东西,在此之后又下跌了50%之多。

在这崩溃的一年里,巴菲特仍然取得了7%的收益。到他结束合伙企业时,便留下了长达13年的连续盈利记录。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投资组合以29.5%的年利速度增长,在13年里翻了14倍。而同期的道琼斯指数只增长了53%,年利只有7.4%。

后传:各奔东西

清算投资组合后,巴菲特以伯克希尔董事长的身份继续着他的金融生涯。此时的伯克希尔,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纺织公司了。巴菲特利用这个组织,已经把主要的资金投入了能给投资带来长期丰厚回报的保险业和金融业。此后,他继续按他的习惯进行投资。只要发现经营状况和价格符合自己要求的企业,他就大量买进并持有。而当没有符合他要求的企业时,他就等待。不管华尔街的专家怎么评价,巴菲特的资金却在一年又一年地赢利。

再来看精明的弗雷德・卡尔。经过一番努力,他成了美国最高人寿保险公司的老板。他的手里又一次控制了大把的资金。到了80年代,大额债券(又称垃圾债券)风行时,卡尔又一次成了先行者并把他控制的保险基金变成了存放垃圾债券的仓库。

而这时的巴菲特,已经成了全美最富有的投资者。他一边大力抨击这种垃圾债券的不道德,一边小心翼翼地在80年代的牛市里看好他的钱包。直到1990年,华尔街由于大额债券频频爽约而引发了又一次恐慌时,他才在别人挥泪甩卖时,开始了又一次大规模购买。到现在,巴菲特竟然把他连续赢利的年数提高到了30多年。

而同样在1990年,塞满垃圾债券的最高人寿保险,却成了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弗雷德・卡尔由于在同一个地方重重地摔倒两次,也上了美国金融史的名人榜。

上一篇:保险资金只能进,不能等 下一篇:不再满足小富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