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满足小富流油

时间:2022-10-08 09:02:36

从寂寞无高手的后台结算软件市场主动走出来时,新意将自己“逼”到了一个乱战之中

今年入夏以来,业内关于福建新意科技公司即将在香港创业版上市的传闻越传越盛。新意科技以几乎垄断了证券结算软件市场而扬名于证券业内外,也是证券IT厂商中小日子过得最惬意的一个。但是如今,新意已不再满足于小富流油了。它正忙碌着由独步天下的证券结算软件市场向金融证券IT的两翼拓展。

二次创业

其实,行事一向低调的新意公司早在一年半之前就开始了二次创业。

证券公司的IT系统分为前、后台两个部分,前台即柜台交易系统,后台即清算交割系统。当众多的证券IT厂商忙着在前台争夺“奶酪”时,新意则在后台默默地耕耘着。早在2001年,福建新意便确立了国内证券结算软件老大的地位,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但就在此时,新意的董事会却感到了潜在的危机。2002年初,闽发证券副总裁陈芸榕离开了已服务近14年的证券公司,出人意外地从吆五喝六的甲方“跳槽”到了乙方,出任福建新意科技公司总经理。正是这个变动,揭开了新意二次创业的序幕。

2001年,作为一个创立以来没愁过吃穿的企业,主动找麻烦,把企业战略目标、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等一一提到新意科技的董事会议程上来。很快,他们就做出两个决定:一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金融证券IT领域; 二是在纵深发展结算软件的同时,向证券IT的两翼――证券业务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经纪业务管理平台拓展,其应用服务也将向券商的两翼――商业银行与上市公司延伸。于是,新意董事会于2001年底明确提出企业远景目标――3年内,成为中国金融证券行业业务管理软件及应用服务优秀的提供商。

然而,连新意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它从寂寞无高手的结算软件市场走出来时,竟把自己“逼”到了一个对手林立的乱战之中: 新意从证券IT的后台向前台两翼拓展的同时,以柜台交易系统起家的几大证券IT厂商也开始从前台往左右推进,且还不断有业外IT厂商加入这场无声的“肉搏”。然而新意已别无选择,只能披挂上阵。“证券市场还有很多事情可做。其中蕴藏的机会,对每个证券IT厂商而言都是一样的,而新意团队多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和拥有的高端客户资源将使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独具优势。”新意的董事长顾云自信地说。

在新意总经理陈芸榕看来,结算系统是支撑新意二次创业的支点。在这个看家产品上,凝结着大量新意新产品的潜在客户――“结算平台是一头挂两家: 一边是中央登记公司、上市公司,一边挂着结算银行、证券公司。”

除了客户资源,结算系统中流动着海量数据――交易数据,分红、配股等非交易数据。开发结算软件的经验,使新意人对这些数据的钩稽关系了然于胸,新意的新产品便是围绕这些数据做了很多文章:

转型后的经纪人借助他们的经纪业务管理平台、客户服务平台,便能分析出客户的投资习惯、以往的投资收益等,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客户设计合适的投资组合与产品组合;

面向券商总部的业务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券商分析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继而有的放矢地构建各种服务、支持与应用,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构筑核心竞争力;

新意还开发出了证券投资管理系统对券商的自营业务、受托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集中操作、管理与实时风险监控。

此外,新意正在开发之中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系统将有助于上市公司与股东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了解。

搭顺车走捷径

在国内,从结算系统起家的新意在结算上的功力,无人能出其右。

今年7月,福州持续高温。而在新意科技董事长顾云的办公室中,湖蓝色的窗帘将燥热的阳光阻挡在窗外;挂在空调送风口的几串茉莉花串使屋内若有若无地飘荡着清淡的花香,更扫去几分暑气。年届天命的她,像以往一样,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边的事。4年半之前,她与6位伙伴一起创立了新意公司。

1997年底,我国开始清理整顿全国20几个证券交易中心。时任福建证券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的顾云与同事们站在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顾云是“看着中国证券市场成长起来的,也积累了不少业务基础、人脉关系”。于是,她与福建证券交易中心的其他6位同事决定下海,并于1997年底创立了福建新意科技公司。顾云任董事长,其他高管也都来自原福建证券交易中心的技术骨干。当初,我国最早的结算软件――福建证券交易中心结算系统就是由他们开发的。

新意创立之初并没有明确的商业目标,他们谁都没想到,前方有一个机遇正在等待着他们。

国债期货“3・27”风波之后,上海证券中央登记公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前身)首先意识到了证券市场结算体系蕴藏的巨大风险,决定废除三级清算模式。1997年1月,该公司正式推出法人清算,并开始大规模改造其信息系统。为了打通登记公司、证券公司、清算银行的清算效率瓶颈,上海登记公司准备在三者之间搭建直通、高效的Prop通信平台。1998年初,Prop开始招标。创立不久的新意参加竞标。当时有三家公司竞标,创立时间最短的新意因为熟悉证券结算业务最终胜出。

竞标成功后,新意只在福州总部留了一位财务人员,其余人全杀到上海,不分日夜地开始开发。半年后,Prop简易版问世,上海证券市场的结算业务也终于按照一个规范标准联通在一起。

做完上海登记公司Prop项目没多久,深圳证券登记公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前身)也开始实行法人结算,新意公司的全班人马又赶往深圳。这回,新意成为唯一的竞标者。

至此,中国证券市场――上海交易市场与深圳交易市场的法人结算平台的开发与维护都被新意收入囊中。不仅如此,浸淫于结算软件市场的新意敏锐地发现了另一个商机――“实行法人结算后,券商马上面临总部与营业部之间的二级结算问题。”1999年,新意与中经开证券一起合作开发了最早版的新意券商结算系统。从那时开始,新意专注于后台系统的应用开发,年年升级,用了3年时间,逐步占领了我国证券结算系统市场,奠定了新意在中国证券结算领域IT技术应用的领导者地位。

意在三甲

谈及新意的今天,顾云从不讳言有幸运的成份,“但我们也做好了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准备”。

创立4年半,当初与顾云一起创业的6位伙伴至今都还固守着新意,这也使新意因对市场和证券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对商机有着特殊的敏锐。2002年,新意在上海组建了一家面向证券行业的咨询顾问公司,保持与券商贴身接触。也是从去年开始,新意强制销售部门员工、鼓励技术人员考证券人员从业资格;新意从2001年开始,就已将研发重点转移到新产品开发上。今年部分新品已研发完毕,进入市场、投入试用。

在顾云看来,决定新意二次创业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公司总体管理水平。有着较为丰富管理经验的陈芸榕到新意后不久便发现,新意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于是,他将绩效管理选为切入点。在考量了几个咨询公司报来的方案后,陈芸榕思之再三,决定自己操刀做一套适合新意的绩效管理体系。今年年初,这套体系开始在新意上马运行。陈芸榕这样评价它――“建立了初步绩效管理框架,既考虑到了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对员工发展、其职业生涯规划都有所涉及。”

去年,新意特意利用开发结算系统5.0版的时机,填补了企业技术管理的空白点。此前,新意结算系统的版本基本是统一的,但在应客户要求要做个性化开发以来,维护支持人员必须固定在项目上,形成了成本浪费。5.0版就是为了改以往的精英开发为协同开发,而“两者对技术管理的要求差别很大”,这也使得5.0版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经过艰难的磨合,新意终于规范了开发流程、测试要求、配置要求以及统一的技术文档。

在陈芸榕看来,5.0版的成功出世将新意由“软件作坊变为一个车间。”今后在陈芸榕看来,新意的每个产品都要进入市场前三名。“如果不能进入三甲,就不能称为优秀,我就会将那个产品淘汰”。业界传闻新意上市,寻求资本市场的帮助,恐怕也是争三甲的捷径。

上一篇:保险资金只能进,不能等 下一篇:传统资源是一座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