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的整合

时间:2022-10-10 10:29:50

浅谈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的整合

摘 要: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巧(语言、动作、手势、表情)再现作品内容的创造性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符合幼儿心理、生理的需要。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往往在表达上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尝试将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用整合的方式来呈现,能让幼儿在熟悉的音乐旋律中和熟知的背景中,进一步体验音乐旋律的变化以及人物情绪等,实现音乐欣赏的真正价值,并能凭借表演游戏渗透美,在潜移默化、深入浅出的游戏中,萌发了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欣赏;表演游戏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丰富其情感世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其自信心、成功感和合作能力,使幼儿得到美的熏陶。我园音乐欣赏活动涵盖的内容有四个板块:多彩的民间舞、炫动的现代舞、动画之声、悠扬的旋律。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我们尝试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内容,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提供游戏材料,轻结果重过程地让孩子通过互动交往、大胆表达等环节来学习和感知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掌握音乐学习技能。如何真正将音乐欣赏活动和表演游戏整合在一起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选择适宜的内容,将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整合

1.选择形象鲜明、具有故事情节的作品

学龄前期的幼儿都特别喜欢动画片,它以其生动形象的人物、深入浅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在音乐欣赏活动――动画之声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我们设计了一些与角色、内容相关的表演游戏活动,如:小丸子照相馆、黑猫警署等游戏内容,游戏的过程中提供游戏的材料,如:黑猫警署中我们添置了警察服装、道具手枪、警棍等,在小丸子照相馆中放置了小和服、漂亮的头饰、照片的底板等,让幼儿通过装扮、表达等形式,真正走进游戏活动,能真切地体会每个角色的形象、情绪,这样幼儿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新鲜感,学习的兴趣就会高涨。

2.选择旋律特点比较明显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欣赏活动――悠扬的旋律中,我们会让幼儿欣赏一些好听、节奏变化鲜明的歌曲和旋律,如:赛马、挪威舞曲等,在活动中单纯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幼儿会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于是我们以表演游戏为载体,设计《赛马》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不同音响引发幼儿不同版本的“赛马”场景,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地听听、想想、打打、做做、演演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了解了旋律的强弱等内容。

3.挖掘音乐作品中和表演相关的因素

在选择欣赏内容时,我们觉得任何作品必然包含各种因素,有些比较显性,有些比较隐性,需要教师对其认真分析,发掘作品中和表演相关的因素,挖掘表演中相吻合的内容丰富表演游戏。在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小兔乖乖》活动中,兔妈妈要去拔萝卜,然后提起篮子交代后就自己走出了家门。为了让这个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在表演时增加了帮妈妈提篮子,帮妈妈开门,请妈妈慢走等互动的环节。幼儿增加了创造性的语言和情节给表演注入了新的活力,内容也更贴近幼儿,让幼儿更喜欢表演。

二、创设匹配的情境,将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整合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情境。当幼儿进入游戏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我们可以根据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意境和内容来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幼儿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感受、体验音乐。

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的活动中,创设与之匹配的表演游戏环境,通过对音乐情景的模拟、表演,引导幼儿在设置的情绪及情境下,做相应的表演游戏,让幼儿学会在音乐伴奏的形式下通过看图理解内容、学习模仿动作、体验作品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与此同时,创设游戏情境在音乐欣赏后用游戏活动巩固对作品的感受也是值得一提的。又如欣赏完音乐“蓝精灵”后,我们创设了与之相匹配的蓝精灵在森林中生活的情景,幼儿结合对蓝精灵作品的理解,分角色、分职责,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边听音乐边朗诵歌词并自编动作,合作演绎,个个真的像蓝精灵一样游戏、劳动。快乐的旋律能促使幼儿注意倾听音乐,使自己的动作符合音乐的性质、节拍、节奏、速度、力度,这就使幼儿获得的音乐表象更加丰富,同时培养了幼儿对多种性质音乐的初步概念。

三、提供丰富的材料,将音乐欣赏活动与表演游戏整合

1.师生共同参与材料的提供,让幼儿成为材料提供的主体

在表演材料、场景安排上,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表演中需要什么、每个角色需要怎么装扮,幼儿都积极参与,他们感觉自己成了表演游戏的小主人。于是桌子、椅子、袋子、报纸等都成了他们的道具。需要肯定的是幼儿的一些想法可以拓展我们老师的思维,同时,丰富多彩的材料,将有助于幼儿对角色的演绎,使表演锦上添花。

2.利用家长资源,密切家园配合

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多彩的民间舞》和《炫动的现代舞》中,为了让表演更具吸引力,需要一些表演的道具和服饰,于是我们发动家长利用废旧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家长的支持成了我们表演游戏材料丰富的源泉。如:在兔子舞中,家长和幼儿将家中闲置的头箍进行加工,他们将白色塑料板剪出长长的兔耳朵黏上,再用报纸团圆将餐巾纸包裹上做成兔子的短尾巴,一会儿兔子舞的道具完成了,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兔耳朵,套上短尾巴生动地进行表演,还如:在新疆舞的活动中,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里,将皱纸编出长辫子,黏在帽子边上,一顶顶新疆帽就做好了,在表演环节上增添了不少色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幼儿的表演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自主愉悦游戏的兴趣浓厚,增强了同伴间的交往,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再现能力和创编能力。然而,音乐没有固定的意义,体验音乐实际上也是个性化创造音乐的过程。音乐欣赏活动本身就应当使幼儿尽可能地投入音乐创作,通过创作让幼儿体验他们对音乐的探索和发现。但由于幼儿受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幼儿创造性表演还不够,表演的内容还不够深入。只要是出自于音乐本身的内涵和幼儿自己的内心,都是好事。

参考文献:

张翠霞.浅谈表演游戏与主题探究活动的有机整合[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1).

上一篇:联意义 析事理 用思想 下一篇:让儿童语言奏响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