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的银川城市发展路径

时间:2022-10-10 08:37:25

基于质量的银川城市发展路径

摘 要 本文在对我国质量建设和城市质量发展从政策指引、质量奖评选、质量竞争力与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几方面认识城市“质量化”进程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概念新的内涵和城市经济发展理论,形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功能建设,应以不断改善、提升和满足公众当前与未来对物质、生活、环境、文化的需求质量水平以及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认知;并借鉴深圳城市质量发展的模式、方法和经验,为构筑从“质量兴市”到“质量强市”、走质量型经济之路的银川城市质量发展理念认知、政策导向、科学评价与实施措施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质量 城市发展质量 市长质量奖 质量强市 质量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反映,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银川市自2013年起设立和评选市长质量奖,这标志着以政府行为和责任开始步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新时代。为此,本文对我国城市质量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所进行的分析与得出的结论,对银川市城市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市“质量化”进程与实践

(一)城市质量发展政策指引。

以《产品质量法》(1993年)颁布为标志开启我国质量建设历程以来,国务院分别于1996年12月和2012年2月颁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和《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质量作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上升到了战略地位,并将质量强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推动全国广泛开展质量强省(区、市)活动,国家质检总局于2012年起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活动,通过宣传典型,树立标杆,开展区域间质量对比提升,发挥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质量强国战略实施。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90个市(地、州)设立了政府质量奖,有25个城市成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3个工业园区成为首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已推动16个省(区、市)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二)质量奖评选。

2001年,中国质量协会主办首启“全国质量管理奖”评选。2006年“全国质量管理奖”更名为“全国质量奖”。2013年,经中央批准正式设立“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授予质量领先、技术创新、品牌优秀、效益突出,为建设质量强国做出突出贡献,在全社会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组织和为提高我国行业和地方质量水平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历年来我国质量奖设置与评选情况如表1所示。

(三)质量竞争力评价。

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设立课题,开展“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的研究。2004年课题通过鉴定形成我国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和体系。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首次联合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之后每年连续,并针对各地质量状况向各省提供了分析报告。质量竞争力指数在质量竞争能力方面统一了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质量评价标准,使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定量比较、对国民经济总体质量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

(四)城市发展质量评价。

1、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

《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经过长期深入的调研、建模分析,联合推出《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2013),首次尝试对城镇化质量状况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报告》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效率、城乡协调的程度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7项、三级指标30多项。结果表明,城镇化质量指数与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和城市规模大小等指标呈正相关性;与城乡居民收入比、单位GDP的SO2排放量等指标呈负相关性。

2、城市生活质量指数。

2011年6月,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生活质量指数”主观指数包括收入、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及生活便利程度等满意度;客观指数包括人均财富、通货膨胀率、绿地面积、恩格尔系数等。

二、质量与城市经济发展

(一)质量概念的演进。

质量的概念与含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过去近一个世纪里从“符合性”向着“经济性”演进,期间经历了五个具有不同特征与内涵的变化历程和阶段(表3)。

(二)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产业产生和发展引起的,产业的规模决定了城市建设的规模。一个城市如果产业日渐发达,这个城市就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产业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又没有新的产业来替代,这个城市就可能失去经济发展的支撑。因而,城市的生命力在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地优化与升级。

城市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标志,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成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追求的最本质的目标。影响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可分为基本因素和推进因素两个方面。基本因素是指城市的区位条件与地理环境,这是城市先天所拥有的。推进因素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入力、物力与资金,通过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城市更新,创造新的人居、工作与休憩环境,形成城市现代化的基本素质。

因此,城市经济发展不仅是一种追求经济规模扩大及其增长速度的过程,而是涉及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等多方面的调整与变化。针对我国过去和现在的现实,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从重数量增长到重质量提升的转变,着力于增强经济发展内涵,合理利用资源,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状态,从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优化、城市品位、城市文明、城市管治与服务水平等方面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发展。

三、“深圳质量”借鉴

2004年,深圳在全国首设“市长质量奖”。宗旨为强化激励,培育卓越企业;推广卓越绩效标准,帮助企业完善运营体系并取得理想经营业绩;示范带动全社会质量改进,提升区域竞争力。十年来,“深圳市长质量奖”已由单一评奖活动发展为具有成果推广、人才培育、应用研究、文化培育等综合的政府质量奖体系,并示范带动全国23个省(区、直辖市)参照设奖。

根据深圳市长质量奖设立评选以来十年的实践,其在城市发展中所形成和发挥的主要作用可概括为打造高绩效组织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并形成了以“国际水准评定体系、示范带动的推广机制和向民生领域及中小企业倾斜”为特征的城市质量建设体系。

以市长质量奖为引领的深圳城市质量发展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实践表明,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质量,从而凝聚全社会的巨大合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让发展真正回归其本质意义。质量引领的新理念在深圳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深圳质量”也已成为城市的追求和价值导向。

四、对银川城市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构筑从“质量兴市”到“质量强市”、走质量型经济之路是银川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与经济进步过程中的贯彻与体现。本文在上述质量与城市发展理念以及考察深圳城市质量建设实践过程与经验的基础上,就基于质量的银川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从产业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与环境质量等方面,按照“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条件,将质量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把质量目标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顶层进行设计和实施城市质量发展战略。

2、建立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氛围与良好环境。

3、建立质量统计考核与评价制度,将质量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4、以提升质量发展能力和完善质量发展制度为根本,提升质量创新能力,标准引领能力,计量、认证认可服务与检验检测能力以及质量信息化应用能力。推行实施内容涵盖质量诚信、质量教育、质量激励、品牌培育、质量改进和质量文化的质量发展工程。

5、积极倡导并践行城市质量文化,形成符合城市特点的质量理念和质量精神。逐步构建符合银川发展要求、体现银川城市特色的质量文化体系,不断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

五、结语

探索建立与城市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新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银川今后和未来面临的重要历史责任和使命。以市长质量奖的设立评价为契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质量强市”,将为银川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作者: 经济师,先后在银川市物价局、银川市发改委、银川市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德利、方创琳.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进展及展望.《现代城市研究》,2012.07

[2]程虹、李清泉.我国区域总体质量指数模型体系与测评研究 《管理世界》,2009.01

[3]《质量发展刚要》(2011―2020)

[4]《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2005―2010)

[5]《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2013)

[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2011)

上一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探讨 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