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时间:2022-10-10 06:59:21

指导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不少学生刚升入高中,接触高中数学知识后,一时适应不过来: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浅显的,通过联系生活,反复练习,就可掌握各种题型解答方法,提高熟练程度,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增多密度大、知识逻辑性强抽象性大、知识系统性不强独立性大――面对代数中理论性强的集合、映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大部分学生落入高中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特别是数学功底薄弱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影响了高中数学成绩。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有效指导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高效提升数学成绩。

一、引导学生闯过“过渡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高中数学教师要时刻关注高中生的学习状态,正确引导学生闯过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期”,重新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适应高中数学课堂环境,逐步提升数学成绩。

刚跨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有着十足的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都带着理想和憧憬面对高中学习生涯,都有着升入理想大学殿堂的美好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感觉高中数学门槛高,枯燥无味、抽象晦涩,个别章节如听天书,无从理解与掌握。尤其在做练习习题时,更是磕磕碰碰、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入手解答。其实,高中生已经进入数学学习的“过渡期”,就如同长跑中途会有一个疲劳期一样,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这是正常的数学学习现象和经历的必然阶段,不要自暴自弃,遇难而退。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平面几何、有理数、多项式、二次根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等知识,在数学知识储备和数学能力上都已经作好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准备。这不是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问题,要学生重新建立学习自信心。高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教法,认清高中数学的特点,并督促学生分析原因,总结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学习方法,那么,学好高中数学完全可能,成绩的提高指日可待。

二、指导数学学习方法,有效提升数学成绩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规律和方法可遵循的,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有效指导数学学习方法,培养高中生独立学习能力,做上提升数学成绩的直通车。

1.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扎实进行课前自学、专心上课提高效率、及时复习巩固解题能力、独立作业拓展思维、解决疑难积累题库、系统自我小结和课外大量自学等,让高中生主动学习,必须实现“会学”,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2.提高45分钟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虽然,课堂认真听讲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些老生常谈,但却是最容易让高中生忽略不在意的关键点。数学课堂还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数学成绩提高的关键,要有效提高45分钟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要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不要自作聪明,认为自学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要引导学生着重听取教师开课知识概述,解题思路总结和课堂小结时的知识框架整理,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联系”。

3.加强复习提高,创建数学错题、难题库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理解教材,加强基本概念体系的建立与记忆,加深例题的典型解题思路和普遍意义,并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同时,把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疑难问题建立复习题库,做好平时的反思积累,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思考提高,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题能力,长期坚持下来,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错”到“无”,由“熟”到“活”。

4.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教学中,适时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理解力等等。数学教师要大力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让学生面对各种数学复杂问题,都能游刃有余,举一反 三,达到“好做、能做、会做、巧做”的学习境界,从而轻松提升数学成绩。

5.加强课外拓展学习提高,补充课内学习的不足

课内45分钟时间有限,学习效率再高,也需要课后大量重复性练习,才能把数学知识点融会贯通。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知识讲座、数学课外题集等,都是课内学习的拓展补充和延续提高。并且通过课外精彩的数学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数学求知欲与学习热情,使提高数学成绩成为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课外数学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和累赘,要丰富扩大学生的数学视界,在实践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继续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6.及时阶段性系统小结,揭示所学数学知识的规律

高中数学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做好阶段性系统小结,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解题规律,对所学知识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小结:课堂小结、课后小结、阶段小结、月考小结、期中期末小结、竞赛小结等,能自行对所学数学知识由“活”到“悟”的一个飞越提升。通过小结,学生能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进步,从而大幅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三、加强合作学习,团队帮扶,使全体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数学教师指导数学学习方法,不能仅照顾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更要带动全班同学成绩提升,这才是最终目标。数学教师在注重培养学习自学意识,引导学生自学的同时。因此,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共同探讨;倡导学生之间交流,共同提高。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要组织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尽量尊重、照顾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自愿结对,让优等生在帮助同学获得成功的能量和自我满足感,激励自己向更高学习目标努力;让差等生愉快接受同学的帮扶,消除自卑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努力跟上学习节奏,享受解题的快乐和学习成绩逐步提高的喜悦。数学教师要时刻跟踪关注帮扶对子进展情况,及时切入引导,使全体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学业成绩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反思数学教学课堂,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有效指导高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渡过数学学习的“过渡期”和“困难期”,提升数学学习成绩,使高中数学成为一门学生喜欢的学科。

上一篇: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内燃机车实际运用中四代机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