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10-05 11:11:34

注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每个物理概念的建立、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高中物理教师应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或物理实验为结论参考,认真思考,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总结出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实验教学费时费力,对高考物理成绩影响甚微,还不如直接加强练习更有成效,如此的教学课堂让学生死记硬背、僵化理解,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针对此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注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教师实验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要明确: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树立科学思想,形成科学态度所不可或缺的。物理教师不要有懒惰心理,照本宣科,错过精彩“实验”提示物理原理和规律的过程,直接给学生灌输物理知识,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物理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建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国家加大投入,崭新的物理实验室建设完毕,配套的实验仪器齐全,这要求物理教师要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强化自己的实验技能,并保证实验过程规范,实验现象清晰、结果正确,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带领学生做好实验,并总结出物理规律,得出结论,消化物理学科知识,让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直观,学生乐学、愿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功,强化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功,强化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明确本次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按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分析总结出物理原理和结论。

在学生每次分组实验时,物理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预习,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各种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充分估计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订出实验操作步骤,尽量减少操作中的盲目性。在进行正式学生分组物理操作实验时,物理教师要正视学生的操作实验失败,及时指导鼓励学生,并引导其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直至顺利完成实验到得实验数据。最后,物理教师要评定每项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完成的数量、质量打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扎实实验基本功,强化实验操作技能。

三、合理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手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演示实验的规范性,激励学生互动

物理演示实验本身就是技能的展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物理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教师做课堂演示实验前应先多次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完整,确保课堂上效果明显,一次成功,使学生信服。另外,演示设计要引起学生兴趣,演示的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则要考虑他们各自的心理特点。

物理教师还要在演示实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其过程之中,避免陷入“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旁观者”的误区。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仔细准确的观察,而且要结合不同的教学环节提供机会让学生评价分析所观察的内容,甚至可以学生上台协助教师一起操作表演,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师生共同配合完成演示实验。另外,物理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还要有意识地暴露一些错误的实验步骤、实验结论,让学生来分析纠错,以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2.探索“分组实验”新模式,提高实验效果

物理教师要积极探索分组实验的新模式,改革传统的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统一模式的实验设计、机械化一的实验器材、刻板的实验程序、样板化的实验结论以及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手把手学的死板乏味的教学模式,探索“情境激趣―尝试操作―师生研讨―完整操作―交流小结―创新探索”等六个环节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效果。还有,物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做分组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对本次实验原理、所用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能清楚了解,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动手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并如实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等等。通过严谨有效的分组实验,可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创新操作的能力,同时,对于训练学生的实验基本功、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多媒体仿真实验的辅助,提升实验效率

对较复杂、危险性、专业性的物理实验,物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仿真实验动画作为辅助,逐步展示真实实验的动态过程,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到实验真实发生、发展、结束过程,有如身临其境。另外,现在物理虚拟实验室引进学校,也为多媒体仿真实验提供一个信息整合的平台,提供了运动对象,小球,弹簧,绳子,联杆,滑轨,电荷等实验器具;并集成了重力场,电场,磁场,万有引力,阻尼介质等实验环境。学生们在多媒体教室通过操作物理虚拟室平台提供的交互式软件,可以在任意组合的实验环境中,搭建自己的实验,并及时反馈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快捷方便,大大提升了物理教学效率,提高了物理学习成绩。

4.开放学校实验室,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向学生开放,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来动手做实验增强物理知识的感性理解和理性升华。学生可向物理老师提交实验申请书─包括实验的名称、目的、原理、器材和时间,然后教师根据实验的可行性、危险性、实验室仪器的准备情况等方面批准实验的申请。而学生则可通过查阅参考书、约请同学或约请教师来指导等途径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切实提高实验能力。另外,还可以在物理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的当天,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继续完成实验或创新性实验,继续探究未知的物理世界,从而拓展、巩固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合高考实验命题,检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高考实验题的形式从最初的简单填空和简单的设计实验,已发展到开放式、获取信息、转换信息、评价实验等多种测试题目类型。物理教师可结合每年的物理高教实验命题,来模拟检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更好的真实考察。另外,通过相应物理竞赛,也可以检验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物理教师可检查、督促、引导学生加强实验操作训练,切实为提高物理知识内化和学习成绩服务。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功,加强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操作流程和规范,引导学生通过形象具体的实验结果来分析、理解物理规律,掌握抽象的物理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的目标。

上一篇:浅析人口老龄化下的旅游产业创新 下一篇:2013中超MVP出炉孔卡带着光环离去